首页 > 古诗词

【偈颂六十首】_释昙华 | 宋代

【偈颂六十首】作者:释昙华 朝代:宋代

[偈颂六十首]偈颂六十首原文

一茎两茎斜,其意毒如蛇。
三茎四茎曲,无疑入地狱。
言下若知非,心空及第归。
堪笑蒋山老,无端入荒草。

[偈颂六十首]诗词问答

问:偈颂六十首的作者是谁?答:释昙华
问:偈颂六十首写于哪个朝代?答:宋代
问:释昙华的名句有哪些?答:释昙华

[偈颂六十首]释昙华偈颂六十首 书法图

【偈颂六十首】_释昙华 | 宋代
偈颂六十首书法作品

[偈颂六十首]参考注释

[偈颂六十首]一茎

(1).原意为植物的一条茎,后表数量,多用于条状物。 汉 焦赣 《易林·震之师》:“一茎九缠,更用牵挛,宿明俯仰,不得东西。” 晋 王嘉 《拾遗记·方丈山》:“莎萝草细大如髮,一茎百寻。” 唐 白居易 《初见白发》诗:“白髮生一茎,朝来明镜里,勿言一茎少,满头从此始。” 明 无名氏 《宫词》:“况我瘦身躯怎和愁肠挣,刚剩得担害怕恩情骨一茎。”

(2).中医术语,脐带。 明 李中梓 《医宗必读·肾为先天本论》:“婴儿未成,先结胞胎,其象中空,一茎透起,形如莲蕊。一茎即脐带,莲蕊即两肾,而命寓焉。”

[偈颂六十首]无疑

没有可疑之处,表示非常肯定

确信无疑

[偈颂六十首]地狱

(1) 某些宗教的说法,指人死后灵魂在地下受折磨的地方,跟[天堂]相对

(2)

(3) 比喻受苦受难的地方

(4) 黑暗、喧闹、混乱和坏人无法无天的地方

[偈颂六十首]下若

见“ 下箬 ”。

[偈颂六十首]知非

(1).五十岁的代称。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:“故 蘧伯玉 年五十,而有四十九年非。”谓年五十而知前四十九年之过失。后因以“知非”称五十岁。 唐 白居易 《自咏》:“诚知此事非,又过知非年。” 宋 李清照 《<金石录>后序》:“余自少 陆机 作赋之二年,至过 蘧瑗 知非之两岁,三十四年之间,忧患得失,何其多也?” 清 钮琇 《觚賸·除夜觇士》:“﹝ 陈楚产 ﹞齿踰知非,始补弟子员。”

(2).省悟以往的错误。 唐 赵嘏 《东归道中》诗之一:“平生事行役,今日始知非。” 宁调元 《东蜕庵三什》:“北瘦南肥各迥然,知非遥想待他年。”

[偈颂六十首]心空

佛教语。谓心性广大,含容万象,有如虚空之无际。亦指本心澄澈空寂无相。 唐 王维 《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集》诗:“眼界今无染,心空安可迷。” 唐 庞蕴 《杂诗》:“十方同聚会,个个学无为。此是选佛场,心空及第归。”

[偈颂六十首]及第

指科举考试考中,特指考中进士,明清两代只用于殿试前三名

状元及第

[偈颂六十首]堪笑

可笑。《封神演义》第七九回:“堪笑 徐芳 徒逆命,枉劳心思竟何从!”

[偈颂六十首]蒋山

即 钟山 。又名 紫金山 ,在 江苏省 南京市 东北。 汉 末有 秣陵 尉 蒋子文 逐盗死于此, 三国 吴 孙权 为立庙于 钟山 ,因改称 蒋山 。见《初学记》卷八引《丹阳记》。

[偈颂六十首]无端

(1) 没来由;没道理

无端滋事

(2) 品性不端正

无端贱婢

(3) 没有尽头

,

【偈颂六十首】_释昙华 | 宋代
  • 【夜坐】_项安世 | 宋代
  • 【夜坐】_项安世 | 宋代 >> 【夜坐】_项安世 | 宋代...

    【偈颂六十首】_释昙华 | 宋代
  • 【九里松路上】_潘玙 | 宋代
  • 【九里松路上】_潘玙 | 宋代 >> 【九里松路上】_潘玙 | 宋代...

    【偈颂六十首】_释昙华 | 宋代
  • 【初寒对酒】_陆游 | 宋代
  • 【初寒对酒】_陆游 | 宋代 >> 【初寒对酒】_陆游 | 宋代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