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寄元叔】作者:李正民 朝代:宋代
[寄元叔]寄元叔原文
湖海飘零畏甲兵,敢将笔墨论功名。
好官未忆羊元保,万户难侯李北平。
智短云霄曾踠足,老来农圃合谋生。
王维荐弟虽无愧,尚恐诸公厌祢衡。
[寄元叔]诗词问答
问:寄元叔的作者是谁?答:李正民
问:寄元叔写于哪个朝代?答:宋代
问:寄元叔是什么体裁?答:七律
问:李正民的名句有哪些?答:李正民
[寄元叔]注释
1. 七言律诗 押庚韵
[寄元叔]参考注释
[寄元叔]湖海
(1).湖泊与海洋。《南齐书·王敬则传》:“ 会 土边带湖海,民丁无士庶皆保塘役。” 唐 韦应物 《登重玄寺阁》诗:“山川表明丽,湖海吞大荒。”
(2).指湖泊。《明一统志·应天府·形胜》:“ 长江 千里,险过汤池,外连 江 淮 ,内控湖海。”
(3).泛指四方各地。 唐 李颀 《送綦毋三谒房给事》诗:“惜哉湖海上,曾校 蓬莱 书。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:“小人虽在湖海飘零,自信有此絶艺,不甘轻配凡女。” 郁达夫 《乘车赴东京过天龙川桥》诗:“十年湖海题诗客,依旧青衫过此桥。”
(4).指浪迹江湖,不与朝政。 清 陈济生 《怀友》诗:“颇忆 元龙 久湖海,近来风雅復何如?”
[寄元叔]飘零
(1) (花叶等)凋谢脱落;飘落
黄叶飘零
(2) 比喻漂泊流落
[寄元叔]甲兵
(1) 铠甲和兵器
王于兴师,修我甲兵,与子偕行。——《诗·秦风·无衣》
甲兵顿弊。——宋· 苏轼《教战守》
(2) 兵士或军队
抑王兴甲。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[寄元叔]笔墨
(1) ∶指文字或文章
我们的心情难以用笔墨来形容
笔墨酣畅
(2) 笔和墨
泪珠和笔墨齐下。——清· 林觉民《与妻书》
[寄元叔]功名
功绩和名位;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
丈夫处世兮立功名,立功名兮慰平生。——《三国演义》
但是,他们(指东林党人)比起那一班读死书的和追求功名利禄的人,总算进步多了。——《事事关心》
[寄元叔]好官
(1).较好的官职(如品位、俸禄、地域等)。亦指美差、肥缺。 宋 王谠 《唐语林·补遗三》:“﹝ 宣宗 ﹞问宰臣孰为 丹 后, 周墀 曰:‘臣近任 江西 见 丹 行事,遗爱餘风,至今在人。其子 宙 ,见任 河阳 观察判官。’上曰:‘速与好官。’”《宋史·曹彬传》:“人生何必使相,好官亦不过多得钱尔。”
(2).清廉贤明的官员。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五回:“﹝ 安学海 ﹞是一个‘清如水,明如镜’的好官:真是金山也似的人。”《宦海》第一回:“也有几个不要钱的好官,要认真的禁开赌馆。”
[寄元叔]万户
(1).一万户。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诸将以万人若一郡降者,封万户。”亦指万人。 宋 陈师道 《赠魏衍》诗之二:“寧须万户权轻重,不待千篇一已多。”
(2).万家;万室。万,极言其多。 汉 班固 《西都赋》:“张千门而立万户,顺阴阳以开闔。” 唐 李白 《子夜吴歌》之三:“ 长安 一片月,万户擣衣声。”
(3).官名。 金 初设置, 元 代相沿,为世袭官职。万户为“万夫之长”,总领于中央的枢密院;驻于各路者,则分属于行省。设万户府以统领千户所,诸路万户府各设达鲁花赤一员,万户一员。又有海道运粮万户府,设官与诸路万户府同。参阅《元史·百官志七》。
[寄元叔]北平
北京旧称
[寄元叔]智短
智虑短浅;见识浅薄。《吕氏春秋·骄恣》:“智短则不知化,不知化者举自危。” 晋 张华 《答何劭》诗之二:“道长苦智短,责重困才轻。” 元 关汉卿 《窦娥冤》第二折:“也是我一时智短,将他赚到荒村,撞见两个不识姓名男子,一声嚷道:‘浪浪乾坤,怎敢行凶撒泼,擅自勒死平民!’吓得我丢了绳索,放开脚步飞奔。”
[寄元叔]云霄
(1) 云块飘浮的高空
三三两两的鸣鸟冲向云霄
哭声直上干云霄。——唐· 杜甫《兵车行》
上干云霄 。——宋· 陆游《过小孤山大孤山》
(2) 旧时比喻极高的地位
[寄元叔]踠足
(1).谓马曲腿举蹄,意欲奔驰。语本 汉 班固 《东都赋》:“马踠餘足。” 清 《秋怀诗》:“风外马嘶频踠足,霜前鹰意欲离绦。”
(2).比喻贤士隐居,意在待时。 唐 沉迥 《武侯庙碑铭》:“伊昔 武侯 ,踠足 南阳 ,退藏於密,不曜其光。” 宋 欧阳修 《谢张先辈启》:“方育贤而在阿,久俟时而踠足。”
(1).足扭屈致伤。 唐 段成式 《酉阳杂俎·天咫》:“马小踠足,竟后此僧。” 宋 洪迈 《夷坚甲志·邵南神术》:“告命且至,偶使人未到城二十里,为石踠足,愿选一健步者往取之。”
(2).脚蜷曲而行走迟缓貌。 晋 傅玄 《白杨行》:“当奈此驥正龙形,踠足蹉跎长坡下,蹇驴慷愾,敢与我争驰。” 唐 储光羲 《效古》诗之二:“君门峻且深,踠足空夷犹。” 宋 王安石 《游土山示蔡天启秘校》诗:“胡为阡陌间,踠足仅相躡。”
[寄元叔]老来
年老之后。 唐 杜甫 《哭韦大夫之晋》诗:“童孺交游尽,喧卑俗事牵。老来多涕泪,情在强诗篇。” 宋 陆游 《孤坐无聊每思江湖之适》诗:“老来閲尽荣枯事,万变惟应一笑酬。” 明 刘昺 《忆秦娥》词:“少年离别,老来依旧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十回:“若不早为筹画,到了那展转不开的时候,还是请公公重作出山之计,再去奔走来养活你我呢?还是请婆婆摒挡薪水,受老来的艰窘呢?”
[寄元叔]农圃
1.农田园圃。 2.指农家。 3.耕稼,农耕。
[寄元叔]谋生
讨生活,营求生计
靠土地谋生
我们两个各自谋生
[寄元叔]王维
(701—761或698—759)。唐代诗人、画家。字摩诘,祖籍祁(今山西祁县东南)人。开元中进士。累官至给事中,后官至尚书右丞。现存《雪溪图》、《写济南伏生像》相传是他的作品。今存《王右丞集》
[寄元叔]无愧
没有什么对不起别人之处
于心无愧
[寄元叔]诸公
(1).众公卿。《公羊传·隐公五年》:“天子八佾,诸公六,诸侯四。诸公者何?诸侯者何?天子三公称公,王者之后称公,其餘大国称侯。” 汉 班固 《 * 通·礼乐》:“诸公六六为行,诸侯四四为行。”
(2).诸多年老长者。《史记·田叔列传》:“ 叔 为人刻廉自喜,喜游诸公。” 张守节 正义:“诸公谓丈人行也。”
(3).泛称各位人士。 唐 杜甫 《醉时歌》:“诸公衮衮登臺省,广文先生官独冷。” 元 贡师泰 《送江西傅与砺赴广州教授》诗:“买得 吴 船便欲东,更骑羸马别诸公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七回:“三位先生,小弟有个疑难在此,诸公大家参一参。”
宋代,李正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