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古诗词

【叔达及第书走笔答之】_陈藻 | 宋代

【叔达及第书走笔答之】作者:陈藻 朝代:宋代

[叔达及第书走笔答之]叔达及第书走笔答之原文

君在临安落第时,我从融水寄君诗。
君归莆阳为荐首,我到渔溪饯君酒。
龙飞唱第才俊多,健笔如君非甲科。
终然学问有知已,姓名不记今卑矣。
人灵世上如豺虎,我行厄运遭其侮。
白头胶膝变须臾,一面那知深肺腑。
书报青山七月还,开书已觉开愁颜。
何时七月听君话,话我年来路转囏。

[叔达及第书走笔答之]诗词问答

问:叔达及第书走笔答之的作者是谁?答:陈藻
问:叔达及第书走笔答之写于哪个朝代?答:宋代
问:陈藻的名句有哪些?答:陈藻

[叔达及第书走笔答之]参考注释

[叔达及第书走笔答之]临安

县名,在浙江省杭州市西部。县内的天目山多奇峰、竹林,为浙西名胜地

[叔达及第书走笔答之]落第

科举考试未中。又指输掉

[叔达及第书走笔答之]龙飞

旧时比喻升官提职

吾兄既凤翔,王子亦龙飞。——傅咸《赠何劭王济》

[叔达及第书走笔答之]唱第

(1).科举考试后宣唱及第进士的名次。 唐 元稹 《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》:“唱第听鸡集,趋朝忘马疲。” 宋 何薳 《春渚纪闻·毕渐赵谂》:“ 毕渐 为状元, 赵諗 第二,初唱第,而都人急於传报。” 清 唐孙华 《喜姜西溟及第》诗:“殿鼓雷鸣唱第时,卿云旭日交辉映。”

(2).指进士及第。 唐 刘禹锡 《同乐天和微之深春好》诗之十四:“何处深春好,春深唱第家。” 清 徐士銮 《宋艳·果报》:“ 魁 后唱第,为天下第一。”

[叔达及第书走笔答之]才俊

亦作“ 才雋 ”。1.才能出众。《晋书·嵇康传》:“ 康 临去, 登 ( 孙登 )曰:‘君性烈而才雋,其能免乎。’” 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﹝ 边让 ﹞才儁辩逸。” 宋 梅尧臣 《吊唐俞》诗:“通闺年最少,才俊罕能双。” 清 秦瀛 《答王惕甫书》:“僕意方今少年中,非无才俊之士,而华而鲜实,类由渐染时习。”

(2).才能出众的人。 唐 韩愈 《赴江陵途中寄赠三学士》诗:“同官尽才俊,偏善 柳 与 刘 。” 宋 文天祥 《江行有感》诗:“莫恨吾生误, 江 东才俊多。”《明史·太祖纪》:“所过不杀,收召才雋,由是人心日附。”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辛亥革命·沉荩》:“ 汉 事之败,吾国才俊之戮辱消耗殆不忍言。”

[叔达及第书走笔答之]健笔

雄健的笔,谓善于为文。亦借指雄健的文章。 南朝 陈 徐陵 《让五兵尚书表》:“虽復 陈琳 健笔,未尽愚怀。” 唐 杜甫 《戏为六绝句》之一:“ 庾信 文章老更成,凌云健笔意纵横。” 宋 朱熹 《伏读二刘公瑞岩留题追次元韵偶成》之一:“谁将健笔写崖阴?想见当年抱膝吟。” 清 赵翼 《瓯北诗话·苏东坡一》:“其尤不可及者,天生健笔一枝,爽如 哀 棃,快如 并 剪,有必达之隐,无难显之情。” 马茂元 《桐城派方刘姚三家文论评述》:“ 姚鼐 虽每每自恨才短,无雄文健笔,然而他的散文,却能温润清深,自成体貌。”

[叔达及第书走笔答之]如君

妾的别称

[叔达及第书走笔答之]甲科

(1).古 * 试科目名。 汉 时课士分甲乙丙三科。《汉书·儒林传序》:“ 平帝 时 王莽 秉政……岁课甲科四十人为郎中,乙科二十人为太子舍人,丙科四十人补文学掌故云。”

(2). 唐 初明经有甲乙丙丁四科。 唐 宋 进士分甲乙科。 唐 白行简 《李娃传》:“於是遂一上,登甲科,声振礼闈。” 唐 王建 《送薛蔓应举》诗:“一士登甲科,九族光彩新。” 宋 苏轼 《司马温公神道碑》:“公始以进士甲科事 仁宗皇帝 。”

(3). 明 清 通称进士为甲科。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四:“这段话文乃是 四川 新建县 有一乡宦,姓 杨 ,是本朝甲科。” 清 方苞 《重订<礼记纂言>序》:“ 李公 早岁登甲科,五十以后始开府於畿南。”

(4).指登甲科的人。 清 周亮工 《书影》卷一:“一甲科问 于莲池 曰:‘世间何等人最作孽?’”

(5).泛指科举考试。 唐 高适 《送桂阳孝廉》诗:“ 桂阳 少年西入 秦 ,数经甲科犹白身。”

[叔达及第书走笔答之]学问

(1)

(2) 系统知识

(3) 泛指知识

[叔达及第书走笔答之]有知

有知觉;有知识。《礼记·三年问》:“凡生天地之间者,有血气之属,必有知。” 南朝 梁 范缜 《神灭论》:“人之质所以异木质者,以其有知耳。” 唐 韩愈 《复志赋》:“昔余之既有知兮,诚坎軻而艰难。”

[叔达及第书走笔答之]姓名

人的姓氏和名字

[叔达及第书走笔答之]人灵

(1).人的性灵。《后汉书·张衡传赞》:“三才理通,人灵多蔽。” 李贤 注:“言人虽与天地通为三才,而性灵多蔽,罕能知天道也。”《北齐书·文宣帝纪》:“代终之迹斯表,人灵之契已合。”

(2).生灵,百姓。人为万物之灵,故称。《文选·颜延之<车驾幸京口侍游曲阿后湖作>》诗:“人灵騫都野,鳞翰耸渊丘。” 李善 注:“都野,民灵所居。”《文选·文孝标<广绝交论>》:“比黔首以鹰鸇,嫓人灵於豺虎。” 李善 注:“《尚书》曰:‘惟人万物之灵。’”《旧唐书·外戚传·武延基》:“岂不固宗社之基,允人灵之愿?”

[叔达及第书走笔答之]世上

世界上;人间

世上无难事,只怕有心人

[叔达及第书走笔答之]豺虎

(1).豺与虎。泛指猛兽。《诗·小雅·巷伯》:“取彼譖人,投畀豺虎;豺虎不食,投畀有北。” 晋 张载 《七哀诗》:“季世丧乱起,贼盗如豺虎。” 明 李东阳 《风雨叹》诗:“山豗谷汹豺虎嘷,万木尽拔乘波涛。” 清 陈鹏年 《新春杂感次韵和中山》:“蛟螭蟠地轴、豺虎踞天关。”

(2).喻凶狠 * 的寇盗、异族入侵者。 汉 王粲 《七哀诗》:“ 西京 乱无象,豺虎方遘患。” 唐 杜甫 《久客》诗:“狐狸何足道,豺虎正纵横。” 明 王鏊 《震泽长语·国猷》:“当时 燕 蓟 沦于 契丹 不能取,是中国与豺虎杂此土以处也。” 清 徐昂发 《铁岭关》诗:“缅昔豺虎鬭,百战争要害。” 邓中夏 《过洞庭》诗:“问今为何世?豺虎满道路。”

[叔达及第书走笔答之]我行

犹言我这里。《水浒传》第十四回:“ 雷横 又駡道:‘贼头贼脸贼骨头,必然要连累 晁盖 !你这等贼心贼肝,我行须使不得。’”

[叔达及第书走笔答之]厄运

不幸的遭遇;苦难的时运

与图国艰,以度厄运。——扬雄《元后诔》

遭遏厄运

[叔达及第书走笔答之]白头

(1) 白头发,多指年老

少白头

白头到老

(2) 老年

(3) 不署名的

白头帖子(不署名的字帖儿)

白头材料

[叔达及第书走笔答之]须臾

(1) 片刻

须臾不可离

(2) 一会儿

须臾,蛇不见了。——《三国演义》

[叔达及第书走笔答之]一面

(1) 物体的一个表面

(2) 方面

(3) 表示一个动作跟另一个动作同时进行

他一面跑,一面喊

[叔达及第书走笔答之]肺腑

肺脏。内心深处;心腹

这一席话的确发自肺腑

公真知魏王肺腑也。——《三国演义》

[叔达及第书走笔答之]书报

图书报刊的合称

[叔达及第书走笔答之]青山

长满绿色植物的山

留得青山在,不愁没柴烧

[叔达及第书走笔答之]七月

《诗·豳风》中的一首。反映 西周 农奴终年辛劳而不得温饱的苦况。全诗八章八十八句,为《国风》中第一长篇。 南朝 齐 王融 《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》:“无衣无褐,必盈《七月》之叹。” 宋 梅尧臣 《依韵吴冲卿秋虫》:“今者《秋虫》篇,不异《七月》章。” 清 王鸣盛 《蛾术编·诗序》:“盖,《诗》有咏古而意在伤时者,《七月》、《信南山》、《采菽》之类是也。”

[叔达及第书走笔答之]愁颜

犹愁容。 唐 李白 《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赠》诗:“且寄一书札,令予解愁颜。” 宋 柳永 《雪梅香》词:“临风,想佳丽,别后愁颜,镇敛眉峰。” 清 姚潜 《饮孙子鱼琴来阁同汪度若吴方明曹殷六杜吹万》诗:“把酒心犹热,依人鬢早斑。 阮宣 钱已罄,赖尔破愁颜。”

[叔达及第书走笔答之]何时

(1).什么时候。表示疑问。《楚辞·九辩》:“皇天滛溢而秋霖兮,后土何时而得乾?” 唐 韩愈 《赠别元十八协律》诗之六:“寄书 龙城 守,君驥何时秣?”《宋史·岳飞传》:“或问:‘天下何时太平?’”

(2).什么时候。表示时间难以确定。 刘大白 《石下的松实》诗:“一棵松树,落下许多松实;不知何时,被压着一块大石。”

[叔达及第书走笔答之]来路

(1) 来的道路

挡住敌人的来路

(2) 来历

来路不明

,

  • 【晚次湘源县】_张佖 | 宋代
  • 【晚次湘源县】_张佖 | 宋代 >> 【晚次湘源县】_张佖 | 宋代...

  • 【淳化乡饮酒三十三章】_佚名 | 宋代
  • 【淳化乡饮酒三十三章】_佚名 | 宋代 >> 【淳化乡饮酒三十三章】_佚名 | 宋代...

  • 【夏雨】_陈与义 | 宋代
  • 【夏雨】_陈与义 | 宋代 >> 【夏雨】_陈与义 | 宋代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