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古诗词

【水调歌头 赠宝蟾子】_李道纯 | 元代

【水调歌头 赠宝蟾子】作者:李道纯 朝代:元代

[水调歌头-赠宝蟾子]水调歌头 赠宝蟾子原文

学佛学仙要,玄妙在中诚。
真铅真汞无非,只是性和情。
但得情来归性,便见铅来投汞,二物自交并。
日用了无间,大药自然成。
识抽添,明进退,要持盈。
坤炉乾坤,阴符阳火慢调停。
一穷玄关透了,八片顶门裂破,迸出宝蟾明。
功行两圆备,谈笑谒三清。

[水调歌头-赠宝蟾子]诗词问答

问:水调歌头 赠宝蟾子的作者是谁?答:李道纯
问:水调歌头 赠宝蟾子写于哪个朝代?答:元代
问:水调歌头 赠宝蟾子是什么体裁?答:词
问:李道纯的名句有哪些?答:李道纯

[水调歌头-赠宝蟾子]李道纯水调歌头 赠宝蟾子 书法图

【水调歌头 赠宝蟾子】_李道纯 | 元代
水调歌头 赠宝蟾子书法作品

[水调歌头-赠宝蟾子]参考注释

[水调歌头-赠宝蟾子]学佛

(1).学习佛法。谓出家做和尚。 唐 方干 《贻亮上人》诗:“人间学佛知多少,浄尽心花只有师。” 唐 黄滔 《送僧》诗:“纔年七岁便从师,犹説辞家学佛迟。” 五代 徐夤 《山寺寓居》诗:“披緇学佛应无分,鹤氅谈空亦不妨。” 宋 李觏 《回明上人诗卷》诗:“学佛有餘力,吟诗过一生。”

(2).指信仰或研究佛教。 唐 郑愚 《潭州大沩山同庆寺·大圆禅师碑铭序》:“知余学佛,求为讚説。”《新五代史·杂传·马胤孙》:“ 胤孙 既学 韩愈 为文,故多斥浮屠之説,及罢归,乃反学佛,撰《法喜集》、《佛国记》行於世。”

[水调歌头-赠宝蟾子]学仙

亦作“ 学僊 ”。学习道家的所谓长生不老之术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 黄帝 且战且学僊。” 唐 段成式 《酉阳杂俎·天咫》:“人姓 吴 名 刚 , 西河 人,学仙有过,謫令伐树。” 五代 徐夤 《溪隐》诗:“将名将利已无缘,深隐清溪拟学仙。” 金 元好问 《后饮酒诗》之三:“为言学仙好,人间竟何为。”

见“ 学仙 ”。

[水调歌头-赠宝蟾子]玄妙

深奥微妙

玄妙的学说

[水调歌头-赠宝蟾子]中诚

内心的真情。 汉 班固 《 * 通·丧服》:“故吉凶不同服,歌哭不同声,所以表中诚也。” 晋 张华 《答何劭》诗之二:“是用感嘉貺,写心出中诚。” 明 陈子龙 《送勒卣之金陵省试》诗之二:“黽勉望寥廓,结交繇中诚。”

[水调歌头-赠宝蟾子]真汞

纯水银。《参同契》卷下:“如审遭逢……復起驰走” 蒋一彪 集解引 宋 俞琰 曰:“真汞产于离。”

[水调歌头-赠宝蟾子]无非

不外;没别的

他无非就有三板斧功夫

[水调歌头-赠宝蟾子]只是

(1) 仅仅是

我来找你,没有什么要紧的事儿,只是拉拉家常罢了

(2) 但是

他的作业全做对了,只是字写得不够端正

[水调歌头-赠宝蟾子]来归

(1) 归顺;归附

(2) 古代称女子出嫁(从夫家方面说)

(3) 归来,回来

[水调歌头-赠宝蟾子]交并

不同的感情、事物交织在一起

悲喜交并

[水调歌头-赠宝蟾子]日用

(1) 日常生活的费用

(2) 日常生活应用的

[水调歌头-赠宝蟾子]无间

(1) 中间没有间隙

亲密无间

(2) 不间断

气象观测,日夜无间

(3) 不分别

无间是非

[水调歌头-赠宝蟾子]大药

道家的金丹。 唐 杜甫 《赠李白》诗:“苦乏大药资,山林跡如扫。” 唐 白居易 《浩歌行》:“既无长绳繫白日,又无大药驻朱颜。” 清 孙枝蔚 《句容遇颜含章请予题二颜公祠》诗:“或寻神仙求大药,或随老衲坐 * 。” 章炳麟 《五无论》:“大药既成,入腹不腐,神仙之説固然。”

[水调歌头-赠宝蟾子]自然

(1) 宇宙万物;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总和,即整个物质世界,自然界

改造自然

自然之理也。——宋· 欧阳修《新五代史·伶官传》

择于自然。——赫胥黎著、 严复译《天演论》

近于自然。——蔡元培《图画》

(2)

(3) 属于或关于自然界的、存在于或产生于自然界的、非人为的

自然现象

自然之验。——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

(4) 不勉强,不拘束,不呆板

他的动作很自然

复得返自然。(指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)。——晋· 陶渊明《归园田居》

自然蛾眉。——唐· 李朝威《柳毅传》

(5) 不经人力干预而自由发展

听其自然

(6) 当然

带露折花,色香自然要好得多。——鲁迅《朝花夕拾》

[水调歌头-赠宝蟾子]进退

(1) 前进和后退

进退不由。——宋· 文天祥《指南录后序》

进退无颜仪。——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
进退坐作之方。——宋· 苏轼《教战守》

进退维谷

(2) ∶该进则进,该退则退,指言行适度

不知进退

[水调歌头-赠宝蟾子]持盈

保守成业。语本《老子》:“持而盈之,不如其已。”《国语·越语下》:“夫国家之事,有持盈,有定倾,有节事。” 韦昭 注:“持,守也。盈,满也。”《后汉书·蔡邕传》:“心恬澹於守高,意无为於持盈。” 唐 刘禹锡 《上门下裴相公启》:“然持盈之术,古所难也。” 清 魏源 《圣武记》卷九:“俾后御民者咸知懔朽索,戒持盈。”

[水调歌头-赠宝蟾子]乾坤

(1) 天地

扭转乾坤

(2) 男女

[水调歌头-赠宝蟾子]阴符

(1).古兵书名。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:“﹝ 苏秦 ﹞乃夜发书,陈篋数十,得《太公阴符》之谋,伏而诵之。”

(2).泛指兵书。 唐 杜甫 《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》诗:“从容询旧学,惨淡閟《阴符》。” 明 张以宁 《过辛稼轩神道》诗:“岁晚《阴符》仙蠹化,夜寒雄剑老龙吟。” 清 吴伟业 《送杜公弢武归浦口》诗:“牀头真诀幸犹在,肘后《阴符》復何有。”

[水调歌头-赠宝蟾子]调停

(1) 居间调解,平息争端

通过调停达成了双方都满意的解决办法

(2) 〈方〉∶照料;安排

[水调歌头-赠宝蟾子]穷玄

研究 老 庄 之学。

[水调歌头-赠宝蟾子]顶门

(1).指头顶的前部。因其中央有囟门,故称。 宋 范成大 《问天医赋》:“觉邪梦邪?陆离纷紜。神马具装,出於顶门。”《西游记》第三四回:“金箍棒,离顶门祇隔三分;七星剑,向心窝惟争一蹍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九回:“ 匡超人 不看便罢,看了这款单,不觉颼的一声,魂从顶门出去了。” 赵树理 《小二黑结婚》二:“顶门上的头发 * 了,用黑手帕盖起来。”

(2).谓两家大门相对。《醒世恒言·赫大卿遗恨鸳鸯绦》:“ 赫 家是顶门主顾,故此家中大小无不认得。”

(3).支撑门户。《西游记》第四四回:“我家里烧火的,也是他;扫地的,也是他;顶门的,也是他。”

[水调歌头-赠宝蟾子]裂破

撕坏。《南史·谢举传》:“ 邵陵王 纶 於 娄湖 立园,广讌,酒后好聚众宾冠,手自裂破,投之唾壶,皆莫敢言。” 徐迟 《狂欢之夜》:“黑暗,像一幅黑缎子似的,被裂破了。”

[水调歌头-赠宝蟾子]出宝

* 的一种。在宝盒内装上带点数的宝子,供赌徒们押。有人秘密装宝盒,有人传送宝盒,有人开宝盒。传送宝盒称为出宝,整个活动也统称为出宝。 姚雪垠 《长夜》三四:“出宝的宝倌是独眼的 李二红 。” 碧野 《没有花的春天》第八章:“几个伙计高据在赌桌上,一个‘装宝’,一个‘出宝’,一个‘算宝’。”

[水调歌头-赠宝蟾子]功行

(1).功绩和德行。《后汉书·杨震传》:“今 瓌 无佗功行,但以配阿母女,一时之间,既位侍中,又至封侯。” 唐 韩愈 《科斗书后记》:“天下之欲铭述其先人功行,取信来世者,咸归 韩氏 。” 宋 欧阳修 《<江邻几文集>序》:“余窃不自揆,少习为铭章,因得论次当世贤士大夫功行。”

(2).僧道等修行的功夫。 唐 吕岩 《五言》之十五:“二十四神清,三千功行成。”《醒世恒言·灌园叟晚逢仙女》:“ 司花女 道:‘ 秋先 ,汝功行圆满,吾已申奏上帝,有旨封汝为护花使者,专管人间百花。’” 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谈·谈异三·陶松云》:“吾弟子三十餘人,皆在下界,汝其一也。今命汝以度人为功行,汝其慎之!”

[水调歌头-赠宝蟾子]圆备

(1).完备。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明诗》:“自 商 暨 周 ,雅颂圆备,四始彪炳,六义环深。” 鲁迅 《汉文学史纲要》第三篇:“ 中国 出世之説,至此乃始圆备。”

(2).团圆。 元 关汉卿 《侍香金童》套曲:“不求富贵豪奢,只愿得夫妻每早圆备者。”

(3).特指身体恢复健康。 元 马致远 《寿阳曲·洞庭秋月》:“想思病,怎的医?只除是有情人调理。相偎相抱诊脉息,不服药自然圆备。”

[水调歌头-赠宝蟾子]谈笑

说笑;又说又笑

谈笑有鸿儒。——唐· 刘禹锡《陋室铭》

谈笑间。——宋· 苏轼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

[水调歌头-赠宝蟾子]三清

(1).道教所指玉清、上清、太清三清境。 南朝 梁 沉约 《桐柏山金庭馆碑》:“此盖栖灵五岳,未驾夫三清者也。” 唐 吕岩 《七言》诗之四八:“津能充渴气充粮,家住三清 玉帝 乡。”

(2).道教对玉清境洞真教主 元始天尊 ,上清境洞玄教主 灵宝天尊 ,太清境洞神教主 道德天尊 的合称。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七:“知观与同两个道童火攻道人,张挂三清,众家铺设齐备,动起法器。”

(3). 唐 殿名,在 长安 大明宫 内。 唐 李白 《金陵与诸贤送权十一序》:“我君六叶继圣,熙乎玄风; 三清 垂拱,穆然紫极。” 王琦 注:“《玉海》: 唐 大明宫 内有 三清殿 。” 唐 人亦借指朝廷。《旧唐书·郑畋传》:“陛下过垂採听,超授恩荣,擢於百里之中,致在 三清 之上。”

(4).酒名。即清酒。 晋 潘岳 《桔赋》:“三清既设,百味星烂。” 唐 骆宾王 《初秋登王司马楼宴得同字》诗:“缔赏三清满,承欢六义通。”参见“ 三酒 ”。

(5).一种以松实、梅花、佛手和雪水烹沏之茶。 清 陆以湉 《冷庐杂识·玉泉雪水》:“遇佳雪,必收取。以松实、梅英、佛手烹茶,谓之三清。”

(6).三位清廉的人。 明 陈道亨 , 新建 人, 万历 十四年进士,官 南京 吏部郎中。同里 邓以讚 , 衷贞吉 亦官 南京 ,为官皆清廉,人号“ 江 右三清”。见《明史·陈道亨传》。

,

【水调歌头 赠宝蟾子】_李道纯 | 元代
  • 【王员外赴京】_陈谟 | 元代
  • 【王员外赴京】_陈谟 | 元代 >> 【王员外赴京】_陈谟 | 元代...

    【水调歌头 赠宝蟾子】_李道纯 | 元代
  • 【玉堂春】_刘处玄 | 元代
  • 【玉堂春】_刘处玄 | 元代 >> 【玉堂春】_刘处玄 | 元代...

    【水调歌头 赠宝蟾子】_李道纯 | 元代
  • 【无俗念 乐道】_丘处机 | 元代
  • 【无俗念 乐道】_丘处机 | 元代 >> 【无俗念 乐道】_丘处机 | 元代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