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相和歌辞。子夜四时歌六首。冬歌二首】作者:郭元振 朝代:唐代
[相和歌辞。子夜四时歌六首。冬歌二首]原文
北极严气升,南至温风谢。
调丝竞短歌,拂枕怜长夜。
帷横双翡翠,被卷两鸳鸯。
婉态不自得,宛转君王床。
[相和歌辞。子夜四时歌六首。冬歌二首]诗词问答
问:《相和歌辞。子夜四时歌六首。冬歌二首》的作者是谁?答:郭元振
问:该诗写于哪个朝代?答:唐代
问:该诗是什么体裁?答:乐府
问:郭元振的名句有哪些?答:郭元振
[相和歌辞。子夜四时歌六首。冬歌二首] 书法图
相和歌辞。子夜四时歌六首。冬歌二首书法作品
全唐诗:卷66_9
[相和歌辞。子夜四时歌六首。冬歌二首]参考注释
[相和歌辞。子夜四时歌六首。冬歌二首]北极
(1)
(2) 从地球最北端看去的天顶
(3) 磁铁自由悬挂时指向北方的一极
(4) 北方边远之处
(5) 地球的最北端,地轴的北端
[相和歌辞。子夜四时歌六首。冬歌二首]严气
(1).寒气。《文选·谢惠连<雪赋>》:“玄律穷,严气升,焦溪涸,汤谷凝。” 吕延济 注:“严气,寒气也。” 唐 王勃 《春思赋》:“解宇宙之严气,起亭皋之春色。” 宋 梅尧臣 《垂拱殿起居闻南捷》诗:“一朝严气变和气,初令漏泄飞四方。”
(2).刚正之气。 清 黄鷟来 《题高价人坐石小像》诗:“孰能抱君怀,严气兼正性。”参见“ 严气正性 ”。
[相和歌辞。子夜四时歌六首。冬歌二首]南至
即冬至。《逸周书·周月》:“惟一月既南至,昏昴毕见,日短极,基践长,微阳动於黄泉,阴降惨於万物。” 朱右曾 校释:“冬至日在牵牛,出赤道南二十四度,故曰南至。”《左传·僖公五年》:“春,王正月,辛亥,朔,日南至。” 杜预 注:“ 周 正月,今十一月。冬至之日,日南极。” 孔颖达 疏:“日南至者,冬至日也。” 唐 杨炯 《浑天赋》:“太平太蒙,所以司其出入;南至北至,所以节其寒温。” 宋 王禹偁 《南郊大礼》诗之五:“圣寿久长南至日,寳图高大北星辰。”
[相和歌辞。子夜四时歌六首。冬歌二首]温风
(1).和暖的风。《列子·汤问》:“温风徐迴,草木发荣。” 明 刘基 《双燕离》诗:“四月温风起,榴花发红蕋。”
(2).热风。《礼记·月令》:“﹝季夏之月﹞温风始至,蟋蟀居壁,鹰乃学习,腐草为萤。” 汉 王粲 《大暑赋》:“熹润土之溽暑,扇温风而至兴。”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:“温风翕其增热兮,惄鬱邑其难聊。” 李贤 注:“温风,炎风也。”
[相和歌辞。子夜四时歌六首。冬歌二首]调丝
弹奏弦乐器。《乐府诗集·相和歌辞九·相逢行》:“小妇无所为,挟瑟上高堂;丈人且安坐,调丝方未央。”《清平山堂话本·柳耆卿诗酒翫江楼记》:“吟诗作赋,琴棋书画,品竹调丝,无所不通。”
[相和歌辞。子夜四时歌六首。冬歌二首]短歌
(1)
(2) 日文五行诗的固定形式,其第一行与第三行各有五个音节,其它各有七个音节
(3) 形式短小的汉语古典歌行诗
[相和歌辞。子夜四时歌六首。冬歌二首]长夜
(1) 漫长的黑夜
长夜沾湿何由彻。——唐· 杜甫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
(2) 比喻黑暗的时代
长夜难明赤县天。——毛 * 《浣溪沙》
(3) 整夜;彻夜
长夜之饮
[相和歌辞。子夜四时歌六首。冬歌二首]翡翠
(1) 一种单斜晶系的硅酸钠铝组成的矿物,加工后即成为有价值的玉器
(2) 动物名。又名赤翡翠。属脊椎动物亚门,鸟纲,佛法僧目
[相和歌辞。子夜四时歌六首。冬歌二首]被卷
铺盖卷。 郭沫若 《洪波曲》第三章一:“这间房间是值得同情地被偏劳了。空间小,人手多,办公室、会客室,都是它在兼差。在一壁还堆了几个被卷,不用说,它在晚上又在担当寝室的任务了。”
[相和歌辞。子夜四时歌六首。冬歌二首]鸳鸯
(1) 亚洲一种亮斑冠鸭(Aix galericulata),它与西半球的林鸭关系较近,常被人工饲养。比鸭小,雄的羽毛美丽,头有紫黑色羽冠,翼的上部黄褐色;雌的全体苍褐色;栖息于池沼之上,雌雄常在一起
自名为鸳鸯。——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(2) 比喻恩爱夫妻
[相和歌辞。子夜四时歌六首。冬歌二首]自得
自觉得意、开心
意气扬扬,甚为自得
悠然自得。——明· 袁宏道《满井游记》
[相和歌辞。子夜四时歌六首。冬歌二首]宛转
(1) 圆场;圆成
店主八折了五两银子,没处取讨,索性做个宛转。——明· 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
(2) 辗转
路宛转石间。——《徐霞客游记·游黄山记》
宛转而不卧
(3) 婉转
[相和歌辞。子夜四时歌六首。冬歌二首]君王
古称天子或诸侯
君王为人不忍。——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君王与沛公饭。
唐代,郭元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