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邓循道父挽辞二首·其一】作者:释德洪 朝代:宋代
[邓循道父挽辞二首·其一]邓循道父挽辞二首·其一原文
苦冰洁檗是行藏,一节无求老更刚。
好在缙绅师俭德,尚馀闾里说谦光。
阴功隐秘天应录,遗训丁宁世共伤。
勿谓不身尝报施,故应遗泽在诸郎。
[邓循道父挽辞二首·其一]诗词问答
问:邓循道父挽辞二首·其一的作者是谁?答:释德洪
问:邓循道父挽辞二首·其一写于哪个朝代?答:宋代
问:邓循道父挽辞二首·其一是什么体裁?答:七律
问:释德洪的名句有哪些?答:释德洪
[邓循道父挽辞二首·其一]注释
1. 七言律诗 押阳韵
[邓循道父挽辞二首·其一]参考注释
[邓循道父挽辞二首·其一]冰洁
形容德行清白高洁。 唐 薛用弱 《集异记·蔡少霞》:“仙翁鵠驾,道师冰洁。” 明 郑仲夔 《新耳·惠济》:“﹝ 蒋如奇 ﹞在郡清操冰洁,多惠政,士民多怀之。”
[邓循道父挽辞二首·其一]行藏
指出处或行止。常用以说明人物行止、踪迹和底细等
数问其行藏。——《元史·杨奂传》
[邓循道父挽辞二首·其一]老更
宋 范仲淹 有《乞召杜衍等备明堂老更表》。参见“ 三老五更 ”。
[邓循道父挽辞二首·其一]好在
幸好
好在他伤势不重
[邓循道父挽辞二首·其一]缙绅
原意是插笏(古代朝会时官宦所执的手板,有事就写在上面,以备遗忘)于带,旧时官宦的装束,转用为官宦的代称。缙,也写作[搢],插。绅,束在衣服外面的大带子
缙绅大夫士。——宋· 文天祥《指南录后序》
名达于缙绅间。——清· 黄宗羲《柳敬亭传》
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。——明· 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
缙绅士大夫。——清· 周容《芋老人传》
[邓循道父挽辞二首·其一]俭德
俭约的品德。《易·否》:“君子以俭德辟难。” 孔颖达 疏:“言君子於此否塞之时,以节俭为德,辟其危难。”《书·太甲上》:“慎乃俭德,惟怀永图。” 孔 传:“言当以俭为德,思长世之谋。” 唐 杜甫 《提封》诗:“借问悬车守,何如俭德临?” 金 陈赓 《宣宗挽词》:“俭德高千古,鸿勋际两间。” 明 李东阳 《春雨堂稿序》:“先生之俭德雅操,清心寡欲,名满天下。”
[邓循道父挽辞二首·其一]闾里
乡里
听闾里以版图。——《周礼·小宰》
虽在闾里,慨然有董正天下之志。——《后汉书·岑晊传》
[邓循道父挽辞二首·其一]谦光
见“ 谦尊而光 ”。
[邓循道父挽辞二首·其一]阴功
(1) 不为人所知的善行
(2) 同[阴德]
[邓循道父挽辞二首·其一]隐秘
(1) 隐蔽不显露
地道的出口开在隐秘的地方
(2) 秘密的事情(刺探隐密)
[邓循道父挽辞二首·其一]天应
上天的感应、显应。《国语·越语下》:“人事至矣,天应未也,王姑待之。”《史记·三王世家》:“故珍兽至,嘉穀兴,天应甚彰。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三一:“切勿称兵!若必欲举事,须待天应。”
[邓循道父挽辞二首·其一]遗训
前人留下或死者生前所说的有教育意义的话
[邓循道父挽辞二首·其一]丁宁
叮咛,反复地嘱咐
[邓循道父挽辞二首·其一]报施
亦作“ 报嗣 ”。1.语出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报者倦矣,施者未厌。” 杜预 注:“施,功劳也,有劳则望报过甚。”后以“报施”谓报答;赐予。《史记·伯夷列传》:“天之报施善人,其何如哉?”《后汉书·西南夷传·莋都》:“蛮夷贫薄,无所报嗣。愿主长寿,子孙昌炽。” 唐 柳宗元 《睢阳庙碑》:“恩加而感,则报施之常道。”《明史·贵州土司传·贵阳》:“自是每岁贡献不絶,报施之隆,亦非他土司所敢望也。”
(2).犹报应。 宋 秦观 《李固论》:“视国之理乱,则知君臣之贤不肖。以二 汉 论之,报施之道其不殊也如此,然则为君臣者可不戒哉!” 清 袁枚 《随园随笔·章惇报施》:“ 章惇 二弟九孙,皆及第。 王曾 、 富弼 无子,人以为姦臣、贤臣报施之不公。” 鲁迅 《集外集拾遗补编·书苑折技》:“虽穿凿疑似之説,然於报施之理,似亦不爽。”
[邓循道父挽辞二首·其一]遗泽
(1).留下的德泽。《宋书·孝武帝纪》:“猥以眇躬,属承景业,阐扬遗泽,无废厥心。” 宋 洪迈 《夷坚支志甲·王仲共》:“还南城,未几,疽发背而死。 万石 竟不霑遗泽。” 清 陈康祺 《郎潜纪闻》卷七:“按 西林氏 自从龙入 关 ,重侯累相,武达文通,在 丰沛 故家中遗泽最远。” 清 陆以湉 《冷庐杂识·西湖长生祠》:“政并 白 苏 遗泽远,文成《雅》《颂》继声难。”
(2).遗墨;遗物。 宋 洪迈 《夷坚三志·叶熙绩》:“又方料理故父致仕遗泽,为姻戚道此梦,以资笑端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王成》:“嫗喜,极赞盛德,曰:‘釵值几何?先夫之遗泽也。’” 瞿秋白 《赤都心史》八五:“他是一个 托尔斯泰 派,此来也是特为趁车进谒 托氏 遗泽的。”
[邓循道父挽辞二首·其一]诸郎
(1).指郎官。《史记·魏其武安侯列传》:“ 魏其 已为大将军后,方盛, 蚡 为诸郎,未贵,往来侍酒 魏其 ,跪起如子姓。”按《汉书》作“诸曹郎”。
(2).年轻子弟。 唐 元稹 《连昌宫词》:“力士传呼觅 念奴 , 念奴 潜伴诸郎宿。” 宋 辛弃疾 《鹧鸪天·读渊明诗不能去手戏作小词以送之》词:“若教 王 谢 诸郎在,未抵 柴桑 陌上尘。”
宋代,邓循道父挽辞,释德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