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春申涧上】作者:王士祯 朝代:清代
[春申涧上]春申涧上原文
望涧亭边野望新,明流秀嶂碧粼粼。
青山终古连秦坞,珠履何年问楚人。
冰雪倒悬三峡水,风烟遥接五湖滨。
李园已事成荒草,太息空祠一怆神。
[春申涧上]诗词问答
问:春申涧上的作者是谁?答:王士祯
问:春申涧上写于哪个朝代?答:清代
问:春申涧上是什么体裁?答:七律
问:王士祯的名句有哪些?答:王士祯
[春申涧上]注释
1.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:渔洋山人精华录卷五
[春申涧上]参考注释
[春申涧上]野望
谓在野外远望。 唐 杜甫 《野望》诗:“跨马出郊时极目,不堪人事日萧条。” 明 何景明 《过城南寺》诗:“出城春渐近,到寺日犹高;野望增楼阁,沙行散竹桃。”
[春申涧上]碧粼粼
亦作“ 碧鳞鳞 ”。形容碧波荡漾。 元 关汉卿 《双赴梦》第四折:“碧粼粼緑水波纹皱,疎剌剌玉殿香风透。” 明 袁宏道 《德山简刘宪使》诗:“ 云潭 秋水碧鳞鳞,好向 桃源 去问津。”
[春申涧上]青山
长满绿色植物的山
留得青山在,不愁没柴烧
[春申涧上]终古
(1).久远。《楚辞·离骚》:“怀朕情而不发兮,余焉能忍而与此终古。” 朱熹 集注:“终古者,古之所终,谓来日之无穷也。”《汉书·沟洫志》:“民歌之曰:‘ 鄴 有贤令兮为 史公 ,决 漳水 兮灌 鄴 旁,终古舄卤兮生稻粱。’” 清 顾炎武 《精卫》诗:“长将一寸身,衔木到终古。” 鲁迅 《集外集·<哀范君>诗之三》:“此别成终古,从兹絶绪言。”
(2).往昔,自古以来。《楚辞·九章·哀郢》:“去终古之所居兮,今逍遥而来东。”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时序》:“终古虽远,旷焉如面。” 唐 李白 《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》诗:“惟君固 房陵 ,诚节贯终古。”
(3).经常。《周礼·考工记·轮人》:“轮已崇,则人不能登也。轮已庳,则於马终古登阤也。” 郑玄 注:“ 齐 人之言终古,犹言常也。”《庄子·大宗师》:“维斗得之,终古不忒;日月得之,终古不息。”
(4).复姓。相传为 夏桀 内史 终古 之后。见《通志·氏族四》。
[春申涧上]珠履
(1).珠饰之履。《史记·春申君列传》:“ 春申君 客三千餘人,其上客皆躡珠履。” 唐 储光羲 《同王维偶然作》诗之八:“宾客无多少,出入皆珠履。” 龚骞 《九秋诗》:“锦丝卧织双珠履,赤麟片片生秋水。”
(2).指有谋略的门客。 唐 武元衡 《送裴戡行军》诗:“珠履三千醉不欢,玉人犹苦夜冰寒。” 宋 陆游 《题郭太尉金州第中至喜堂》诗:“帐前犀甲罗十万,幕下珠履逾三千。” 明 孙梅锡 《琴心记·王孙作醵》:“身老爱才华,座上皆珠履。”
[春申涧上]冰雪
比喻清纯
[春申涧上]倒悬
(1) 头向下脚向上地悬挂着
民之悦之,犹解倒悬也。——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
(2) 比喻处境非常困苦危急
解民倒悬
[春申涧上]三峡
[长江三峡]的简称,即瞿塘峡、巫峡和西陵峡的合称,在长江上游,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与湖北省宜昌县南津关之间,长193公里
[春申涧上]风烟
风尘、烟雾;云气
城阙辅三秦,风烟望五津。——唐· 王勃《杜少府之任蜀州》
风烟俱净,天山共色。——吴均《与朱元思书》
[春申涧上]湖滨
(1) 通常指已经开发并有建筑物的临湖土地
(2) 湖周围的地方
[春申涧上]李园
指 三国 吴 李衡 种橘树的宅园。 北周 庾信 《谢赵王赉丝布等启》:“ 杨 池掘荷, 李 园移树,既欣 谷利 ,弥思青林。” 倪璠 注:“《吴志》: 李衡 遣客作宅,种树千株。”参见“ 李衡奴 ”。
[春申涧上]已事
往事。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夫三代之所以长久者,其已事可知也。” 颜师古 注:“已事,已往之事。” 清 钱谦益 《<兵略>序》:“以 汉 唐 之已事徵之, 永寿 、 延熹 之间,用 皇甫规 、 张奂 、 段熲 为将帅,所向剋捷。”
[春申涧上]太息
(1) 即[叹气]。
(2) 生理现象。以呼气为主的深呼吸。正常人的呼吸中,一呼一吸称为一息,一息脉动四次,三息之后有一次深呼吸,脉五动,脉诊上称为[闰以太息]。病理情况下,若患者频频吸气,称为善太息,它是一个症状,可由肝胆郁结,肺气不宜引起
(3) 表示某种感情
陈涉太息回。——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
感动太息。——清· 张廷玉《明史》
[春申涧上]怆神
伤心。 宋 陆游 《夜登千峰榭》诗:“危楼插斗山衔月,徙倚长歌一愴神。” 林百举 《悲愤》诗之十:“眇眇梅孤鹤瘦身,登楼四望独愴神。”
清代,王士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