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天坛峰下赠杜录事】作者:白居易 朝代:唐代
[天坛峰下赠杜录事]天坛峰下赠杜录事原文
年颜气力渐衰残,王屋中峰欲上难。
顶上将探小有洞,喉中须咽大还丹。
[小有洞在天坛顶上。
时杜方炼伏火砂次。
]河车九转宜精炼,火候三年在好看。
他日药成分一粒,与君先去扫天坛。
[天坛峰下赠杜录事]诗词问答
问:天坛峰下赠杜录事的作者是谁?答:白居易
问:天坛峰下赠杜录事写于哪个朝代?答:唐代
问:白居易的名句有哪些?答:白居易
[天坛峰下赠杜录事]白居易天坛峰下赠杜录事 书法图
天坛峰下赠杜录事书法作品
全唐诗
[天坛峰下赠杜录事]参考注释
[天坛峰下赠杜录事]气力
(1) 体力;力气
没有说话的气力
(2) 精力
费尽气力去解释
(3) 实力;力量
争于气力。——《韩非子·五蠹》
气力微薄
(4) 权势;势力
仗气力
(5) 才气;才力
气力充沛
[天坛峰下赠杜录事]衰残
残败
春事衰残
[天坛峰下赠杜录事]王屋
(1).王者所居之屋。《史记·周本纪》:“﹝ 武王 ﹞既渡,有火自上復于下,至于王屋,流为乌,其色赤,其声魄云。” 裴駰 集解引 马融 曰:“王屋,王所居屋。”
(2).山名。在 山西省 阳城 、 垣曲 两县之间。山有三重,其状如屋,故名。《书·禹贡》:“ 厎柱 、 析城 ,至于 王屋 。” 唐 卢照邻 《郑太子碑铭》:“左右原野,表里山河。 析城 、 王屋 , 汾川 帝歌。” 清 孔广森 《转连珠》之二:“然而 太形 王屋 , 愚公 之山或移。”
(3).相传 黄帝 曾访道于 王屋山 ,故以泛指修道之山。 唐 王维 《送张道士归山》诗:“先生何处去? 王屋 访 茅君 。” 清 宋琬 《祭沉少参岫阳》诗:“言将归 王屋 ,终老营菟裘。”
[天坛峰下赠杜录事]顶上
(1).顶头,高处。指山巅。 唐 林宽 《送僧游太白峰》诗:“顶上多灵跡,尘中少客知。” 唐 黄滔 《壶公山》诗:“数人游顶上,沧海见东边。”
(2).顶礼拜上。极表尊敬。 明 陈洪谟 《继世纪闻》卷一:“公差出外及回京者,朝见毕,皆赴 瑾 ( 刘瑾 )宅见辞。用涴红笺纸写官衔,称‘顶上’字样以为常礼。” 明 陈洪谟 《继世纪闻》:“凡拜帖写‘顶上’,不敢云‘拜上’,‘顶上’之称自此起。”《 * 词话》第七一回:“ 夏公 又留下了一个双红拜帖儿,説道:‘多顶上老公公,拜迟,恕罪。’”《儒林外史》第六回:“ * 奶顶上大老爹,知道大老爹来家了,热孝在身,不好过来拜见。”
[天坛峰下赠杜录事]小有洞
指仙境。 唐 皇甫冉 《祭张公洞》诗之二:“云开小有洞,日出大罗天。”参见“ 小有天 ”。
[天坛峰下赠杜录事]大还丹
道教丹药名。又称九还金丹。 唐 白居易 《寻王道士药堂因有题赠》诗:“ 白石先生 小有洞,黄牙姹女大还丹。”《云笈七籤》卷六八:“大还丹皆因师师相承传之口诀,灵文藏於洞府,金简祕在仙都。”
[天坛峰下赠杜录事]小有
(1).稍有一些。《易·讼》:“不永所事,小有言,终吉。” 宋 苏轼 《策略》:“吏民上书,苟小有可观者,皆宜召问。”
(2).谓薄有资财。犹言小阜、小康。 汉 无名氏 《梁相孔耽神祠碑》:“治产小有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小二》:“家称小有。”
[天坛峰下赠杜录事]天坛
明清两代帝王用以祭天和祈祷丰年的建筑。在原北京外城的东南部。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(1420年)。总面积为273公顷。主要建筑祈年殿、皇穹宇、圜丘建造在南北纵轴上
[天坛峰下赠杜录事]伏火
(1).农历六月黄昏大火(古星名,即心宿二)的位置在中天,大暑后逐渐向西退伏,古谓“伏火”。 北周 庾信 《奉和初秋》诗:“落星初伏火,秋霜正动钟。”
(2).道家炼丹,调低炉火的温度谓“伏火”。 唐 朱庆馀 《赠道者》诗:“药成休伏火,符验不传人。” 宋 何薳 《春渚纪闻·居四郎伏硃锻丹砂》:“其法取辰锦颗块砂,不计多少,以一药铺盖煅之,朱已伏火,即日用炭火二两空养。”
[天坛峰下赠杜录事]河车
(1).指铅。道士炼丹的原料。 唐 李白 《金陵与诸贤送权十一序》:“尝採姹女於 江华 ,收河车於 清溪 ,与 天水 权昭夷 服勤炉火之业久矣。” 王琦 注:“姹女,汞也。河车,铅也。皆炼丹药物。” 明 屠隆 《綵毫记·仙官列奏》:“黄芽鍊,白雪调,运河车,全凭斗杓。”
(2).即紫河车。中药“人胞”的别名。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人一·人胞》﹝释名﹞引《丹书》:“天地之先,阴阳之祖,乾坤之橐籥,铅汞之匡廓,胚胎将兆,九九数足,我则乘而载之,故谓之河车。”
[天坛峰下赠杜录事]九转
(1).九次提炼。道教谓丹的炼制有一至九转之别,而以九转为贵。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金丹》:“九转之丹服之,三日得仙。” 元 无名氏 《货郎担》第四折:“恰便似九转飞芒, 老君 炼丹。” 清 王端履 《重论文斋笔录》卷九:“盖仙人以万斛朱沙,十年伏火,九转成此渥丹耳。”
(2).指九转丹或其炼制秘诀。 南朝 梁 何逊 《七召·神仙》:“寻玉尘於万里,守金灶於千年。三尸可度,九转难传。” 宋 苏辙 《唐修撰义问挽词》之一:“九转今犹在,参同岂妄传。”《镜花缘》第六回:“此草生於开闢之初,歷年既深,故功有九转之妙,洵为希世希珍。”
(3).指官秩相当于从三品。《南史·刘亨之传》:“ 亨之 出为 南郡 太守,帝谓尚书令 何敬容 曰:‘ 荆州 长史、 南郡 太守,皆是僕射出入。今者 亨之 便是九转。’”《旧唐书·职官志二》:“凡勋:十有二转为上柱国,比正二品;十一转为柱国,比从二品;十转为上护军,比正三品;九转为护军,比从三品。”
(4).九次迁官。《宋史·王安石传》:“ 慈圣 、 宣仁 二太后流涕谓帝曰:‘ 安石 乱天下。’帝亦疑之,遂罢为 观文殿 大学士知 江寧府 ,自礼部侍郎超九转为吏部尚书。”按 宋 制,礼部侍郎须九次转官始至吏部尚书。 王安石 由礼部侍郎迳转吏部尚书,故云“超九转”。参阅《宋史·职官志九》。
(5).反复诵读。 元 无名氏 《马陵道》第一折:“我和他十载习兵书,九转能成诵。”
(6).反复翻转。《平山冷燕》第八回:“一霎时,心中就有千思万虑,肠回九转。” 蔡东藩 许廑父 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十四回:“ 元洪 数月以来,踌躇再四,受功忧乱,五内交萦,回肠九转,忧心百结。”
[天坛峰下赠杜录事]精炼
(1) 除去杂质,提取精华
精炼原油
(2) 精练;文章等简练、扼要
英国挽歌中最精炼和完善的挽歌
[天坛峰下赠杜录事]火候
(1) 烧火的火力强弱和时间长短
做菜时要掌握火候
(2) 比喻修养的程度
他的演技还不到火候
(3) 比喻关健时刻
正在战斗的火候上,援军赶到了
[天坛峰下赠杜录事]好看
(1) 美观;看着舒服
一个好看的25岁的青年
(2) 引人入胜的
这本小说很好看
(3) 光彩,体面
儿子立了功,我这做娘的脸上也好看
(4) 使人难堪
等着吧,有他的好看
[天坛峰下赠杜录事]他日
(1) 将来;来日,将来的某一天或某一时期
他日见于王。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
他日驴一鸣。——《战国策·魏策》
他日不忘老人芋。——清· 周容《芋老人传》
愿他日得志。
(2) 以往;昔日
[天坛峰下赠杜录事]成分
(1) 构成物体的个体物质
(2) 任一事物的组成部分
把问题分解成各种成分
(3) 正式参加工作前的主要经历或职业,也指个人所属的阶级
唐代,白居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