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齧指血题诗】作者:何节妇贺氏 朝代:元代
[齧指血题诗]齧指血题诗原文
泾渭难分清与浊,妾身不幸厄红巾。
孤儿尚忍更他姓,烈女何曾嫁二人。
白1-1刃自挥心似铁,黄泉欲到骨如银。
荒村日落猿啼处,过客闻之亦怆神。
[齧指血题诗]诗词问答
问:齧指血题诗的作者是谁?答:何节妇贺氏
问:齧指血题诗写于哪个朝代?答:元代
问:齧指血题诗是什么体裁?答:七律
[齧指血题诗]注释
1.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:御选元诗卷六十
[齧指血题诗]参考注释
[齧指血题诗]泾渭
(1).指 泾水 和 渭水 。《诗·邶风·谷风》“ 涇 以 渭 浊,湜湜其沚” 毛 传:“ 涇 渭 相入而清浊异。”《史记·范雎蔡泽列传》:“大王之国,四塞以为固,北有 甘泉 、 谷口 ,南带 涇 渭 。” 三国 魏 曹植 《赠丁仪王粲》诗:“山岑高无极, 涇 渭 扬浊清。”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情采》:“若择源於 涇 渭 之流,按轡於邪正之路,亦可以驭文采矣。” 唐 杜甫 《骢马行》:“昼洗须腾 涇 渭 深,夕趋可刷 幽 并 夜。”
(2).古人谓 泾 浊 渭 清(实为 泾 清 渭 浊),因常用“涇渭”喻人品的优劣清浊,事物的真伪是非。《晋书·外戚传·王濛》:“夫军国殊用,文武异容,岂可令 涇 渭 混流,亏清穆之风。” 唐 刘知几 《史通·采撰》:“况古今路阻,视听壤隔,而谈者或以前为后,或以有为无。 涇 渭 一乱,莫之能辨。” 清 和邦额 《夜谭随录·崔秀才》:“胸中自有 涇 渭 ,皮里自具《春秋》。”《新华月报》1980年第9期:“他是非分明,有 泾 渭 。”
[齧指血题诗]分清
(1) 辨别出;作为单独的或不同的来理会
能分清楚正常情况下会混淆的各种声音
(2)
(3) 看清或显露 的差异而对其加以区分
分不清好坏的头脑
(4) 区别;精确地区分
分清事实与幻想
[齧指血题诗]妾身
旧时女子谦称自己。 三国 魏 曹植 《杂诗》之三:“妾身守空闺,良人行从军。” 南朝 梁 江淹 《古离别》诗:“君在天一涯,妾身长别离。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七:“师父若肯收留做弟子,便是妾身的有结果了。”
[齧指血题诗]不幸
(1)
(2)
指死亡
然民之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。——清·洪亮吉《治平篇》
来时太夫人已不幸。——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(3)
指意外挫折或灾祸
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。——宋·文天祥《指南录后序》
则吾斯役之不幸,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。——唐·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[齧指血题诗]红巾
(1).红色巾帕。 唐 杜甫 《丽人行》:“杨花雪落覆白苹,青鸟飞去衔红巾。” 宋 苏轼 《贺新郎》词:“石榴半吐红巾蹙。待浮花浪蕊都尽,伴君幽独。” 清 龚自珍 《瑶台第一层》词附录:“王孙密以红巾繫女衵衣,女不知也。”
(2).借指美女。 唐 王勃 《落花落》诗:“綺阁青臺静且閒,罗袂红巾復往还。” 宋 辛弃疾 《水龙吟·登建康赏心亭》词:“倩何人、唤取红巾翠袖,揾英雄泪。”
(3).见“ 红巾军 ”。
[齧指血题诗]孤儿
(1)
(2) 年幼无父的孩童
(3) 失去父母的儿童
孤儿院
[齧指血题诗]烈女
刚正有节操的女子;抗拒 * 或殉夫而死的女子
[齧指血题诗]何曾
反问表示未曾
你何曾想到他今天会成为总统?
[齧指血题诗]黄泉
地下的泉水;地面;墓地;迷信者称人死后居住的地方
不及黄泉,无相见也。——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
下饮黄泉。——《荀子·劝学》
黄泉共为友。——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吾独向黄泉。
黄泉下相见。
两眼下视黄泉,看天就是傲慢
上穷碧落下黄泉,两处茫茫皆不见
[齧指血题诗]荒村
偏僻荒凉、人烟稀少的村落
[齧指血题诗]日落
太阳西沉
[齧指血题诗]过客
过路的人
穰岁之秋,疏客必食。非疏骨肉,爱过客也,多少之实异也。——《韩非子·五蠹》
[齧指血题诗]怆神
伤心。 宋 陆游 《夜登千峰榭》诗:“危楼插斗山衔月,徙倚长歌一愴神。” 林百举 《悲愤》诗之十:“眇眇梅孤鹤瘦身,登楼四望独愴神。”
何节妇贺氏,元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