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宁宗郊祀二十九首】作者:学士院 朝代:宋代
[宁宗郊祀二十九首]宁宗郊祀二十九首原文
神转有德,来燕来娭。
冖下熙成,三灵逆釐。
神乡有道,言旋言归。
福祉咸蒙,百世本支。
[宁宗郊祀二十九首]诗词问答
问:宁宗郊祀二十九首的作者是谁?答:学士院
问:宁宗郊祀二十九首写于哪个朝代?答:宋代
问:学士院的名句有哪些?答:学士院
[宁宗郊祀二十九首]参考注释
[宁宗郊祀二十九首]有德
(1).有德行。谓道德品行高尚,能身体力行。《周礼·春官·大司乐》:“凡有道者有德者,使教焉。” 郑玄 注:“德,能躬行者。”《论语·宪问》:“子曰:‘有德者必有言,有言者不必有德。’” 唐 韩愈 《论孔戣致仕状》:“七十求退,人臣之常礼。若有德及气力尚壮,则君优而留之。”
(2).指有德行的人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有德不可敌。”《礼记·礼器》:“是故昔先王尚有德,尊有道,任有能。” 孙希旦 集解:“有德,谓有德行者。”
[宁宗郊祀二十九首]三灵
(1).指日、月、星。《汉书·扬雄传上》:“方将上猎三灵之流,下决醴泉之滋。”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:“三灵,日、月、星垂象之应也。”《南史·宋纪上》:“三灵垂象,山川告祥。”
(2).指天、地、人。《文选·班固<典引>》:“答三灵之蕃祉,展 放唐 之明文。” 李善 注:“三灵,天、地、人也。”《魏书·孙绍传》:“事恢三灵,仁洽九服。” 宋 岳珂 《桯史·献陵疏文》:“冀大觉垂慈,三灵协佑。” 清 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·姑妄听之四》:“精诚之至,哀感三灵。”
(3).指天神、地祇、人鬼。《资治通鉴·后晋高祖天福三年》:“臣 光 曰:治国家者固不可无信。然 彦珣 之恶,三灵所不容, 晋高祖 赦其叛君之愆,治其杀母之罪,何损於信哉!” 胡三省 注:“三灵,谓天神、地祇、人鬼。”
(4).指灵台、灵囿、灵沼。《诗·大雅·灵台序》“灵臺,民始附也” 唐 孔颖达 疏:“《大雅·灵臺》一篇之诗,有灵臺,有灵囿,有灵沼,有辟雍。其如是也,则辟雍及三灵,皆同处在郊矣。” 清 魏源 《默觚下·治篇九》:“ 文王 之辟雍、明堂、三灵同地。凡治 岐 之大政,皆行其中。”
(5).道教称三魂为三灵。《黄庭内景经·琼室》:“何为死作令神泣,忽之祸乡三灵殁。” 梁丘子 注:“三灵,三魂也。谓爽灵、胎光、幽精。”
[宁宗郊祀二十九首]神乡
(1).犹神州。指帝都或京畿地区。《后汉书·南匈奴传论》:“降及后世,翫为常俗,终于吞噬神乡,丘墟帝宅。”《北史·韩麒麟传》:“况北 代 ,宗庙在焉,山陵託焉,王业所基,圣躬所载,其为神乡福地,实亦远矣。” 宋 王安石 《次韵冲卿过睢阳》:“宫庙此神乡,留亲泊 楚 艎。”
(2).神仙所居处。犹言仙国。《云笈七籤》卷十一:“此物是神乡之奇帛,非赤县之所有也。”
[宁宗郊祀二十九首]有道
(1) 有德有才或通达事理
(2) 指政治清明,有德政
就有道而正也。——清· 刘开《问说》
有道之士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
[宁宗郊祀二十九首]言旋
回还。言,语首助词。《诗·小雅·黄鸟》:“言旋言归,復我邦族。” 南朝 宋 范泰 《为宋公祭嵩山文》:“逝将言旋,自 雍 徂 洛 。” 宋 苏轼 《坤成节集英殿宴教坊词·放小儿队》:“歌鐘告闋,羽籥言旋。”
[宁宗郊祀二十九首]言归
(1).回归。言,助词。《诗·周南·葛覃》:“言告师氏,言告言归。”一说为我归。 毛 传:“言,我也。” 唐 道宣 《续高僧传·译经四·玄奘》:“ 奘 少离桑梓,白首言归,访问亲故,零落殆尽。” 清 万寿祺 《答武进刘十》诗:“乱瘼何畤已?言归耕墓田。” 清 方文 《舟次三山》诗:“泊泊岁将暮,言归尚未能。”
(2).《诗·周南·葛覃》有“言告言归”之句,因以“言归”指《诗·葛覃》篇。 宋 苏轼 《集英殿秋宴教坊词·放队》:“羽觴湛湛,方陈《既醉》之诗,鼉鼓渊渊,復奏‘言归’之曲。”
[宁宗郊祀二十九首]福祉
幸福、利益
[宁宗郊祀二十九首]百世
很多世代;很长时期(一世,三十年)
斯固百世之遇也。——明· 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
百世之怨也。——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
流芳百世
[宁宗郊祀二十九首]本支
亦作“ 本枝 ”。1.同一家族的嫡系和庶出子孙。《汉书·韦玄成传》:“子孙本支,陈锡无疆。” 南朝 宋 颜延之 《赭白马赋》:“效足中黄,殉驱驰兮;愿终惠养,荫本枝兮。” 宋 苏轼 《赐皇弟大宁郡王佖生日礼物口宣》:“乃眷贤王,篤生兹日,本枝之庆,华萼相承。” 清 赵翼 《金川门》诗:“ 临淄 自能厚本支, 临贺 岂遂干伦纪,何至一家骨肉残,冢嗣翻成 若敖 鬼。”《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辛亥革命·南北议和史料》》:“优待 清 室本支, 北京城 或 正定府 另造洋式房屋安置。”参见“ 本支百世 ”。
(2).原栖的树枝,指旧巢。 唐 杜甫 《无家别》诗:“宿鸟恋本枝,安辞穷且栖。”
学士院,宋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