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古诗词

【酹江月】_谭处端 | 元代

【酹江月】作者:谭处端 朝代:元代

[酹江月]酹江月原文

玉花渐吐,被清风。
催结金莲光聚。
历劫昏迷齐照破,直透无为门户。
七返回光,三空觉照,间隔金花处。
殷勤锻炼,自然婴姹常住。
些子端的幽奇,自从下手,永永基坚固。
莲结琼芳灵蕙长,深感慈悲频顾。
鼎内云收,炉中丹结,九转终重遇。
参师云步,会游蓬岛仙路。

[酹江月]诗词问答

问:酹江月的作者是谁?答:谭处端
问:酹江月写于哪个朝代?答:元代
问:酹江月是什么体裁?答:词
问:谭处端的名句有哪些?答:谭处端

[酹江月]谭处端酹江月 书法图

【酹江月】_谭处端 | 元代
酹江月书法作品

[酹江月]参考注释

[酹江月]玉花

(1).指华丽的花纹装饰。 北周 庾信 《镜赋》:“玉花簟上,金莲帐里。”

(2).玉雕的花。 清 钱泳 《履园丛话·古迹·桐柏宫》:“又 吴越国 王所捨铜像天尊十位……玉花八株,铜三清像,金银字经二百函。”

(3).白花。 宋 杨万里 《万安出郭早行》诗:“玉花小朶是山矾,香杀行人只欲颠。”

(4).比喻闪烁的光芒。 唐 李贺 《平城下》诗:“别剑无玉花,海风断鬢髮。” 王琦 汇解:“玉花,谓剑光明洁有同玉色。”

(5).比喻水花。 宋 苏轼 《戏作放鱼》诗:“纵横争看银刀出,瀺灂初惊玉花碎。” 清 查为仁 《莲坡诗话》二六引无名氏诗云:“坐爱春泉响翠微,玉花吹溼薜萝衣。”

(6).比喻雪花。 宋 苏舜钦 《小酌》诗:“寒雀喧喧满竹枝,惊风淅沥玉花飞。” 宋 陆游 《九月十六日夜梦觉而有作》诗:“朔风卷地吹急雪,转盼玉花深一丈。” 元 陈浮 《江天暮雪》诗:“长空卷玉花,汀洲白浩浩。”

(7).指玉花骢。 唐 杜甫 《丹青引》:“玉花却在御榻上,榻上庭前屹相嚮。” 宋 苏轼 《次韵子由书李伯时所藏韩干马》:“ 元狩 虎脊聊可友, 开元 玉花何足奇。”

[酹江月]清风

清凉的风

清风徐来

清风明月

[酹江月]金莲

旧指缠足妇女的小脚

三寸金莲

[酹江月]历劫

佛教语。谓宇宙在时间上一成一毁叫“劫”。经历宇宙的成毁为“歷劫”。后统谓经历各种灾难。 南朝 梁 沉约 《为文惠太子礼佛愿疏》:“歷劫多幸,夙世善缘。” 金 刘迎 《连日雪恶用聚星堂雪诗韵》:“后生旷世安敢望,故事歷劫徒能説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一二○回:“岂知 宝玉 是下凡歷劫的,竟哄了老太太十九年。” 清 谭嗣同 《<仁学>自序》:“歷劫之下,度尽诸苦厄。” 金一 《文学上之美术观》:“歷劫而久者,金石之所以贵。”

[酹江月]昏迷

(1) 因大脑功能严重紊乱而长时间失去知觉

昏迷不醒

(2) 昏暗糊涂

昏迷不恭

[酹江月]无为

(1) 道家思想,指要依天命,顺其自然,没必要有所作为

(2) 儒家指用德政感化人民,不施行刑罚

(3) 不要,不用

无为在歧路。——唐· 王勃《杜少府之任蜀州》

[酹江月]门户

(1) 房屋的出入口

门户开放

填塞门户。——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
门户千万。——唐· 李朝威《柳毅传》

(2) 派别,宗派

门户之见

(3) 门第

门户相当

(4) 家;人家

兄弟分居,自立门户

[酹江月]回光

(1).回旋晃动的光。 南朝 梁元帝 《古意咏烛诗》:“花中烛,焰焰动帘风;不见来人影,迴光持向空。”

(2).日落时,由于反射作用,天空发生短时光亮的现象。 许地山 《黄昏后》:“直等到西方底回光消灭了,他才立起来,一手挟着乐器,一手牵着女儿,从园里慢慢地走出来。”泛指物体反射出的亮光。 瞿秋白 《赤都心史》三四:“眼前乱投书籍报章的散影,及小镜的回光。”

(3).迷信指离躯远游之神魂返归躯壳。《英烈传》第四回:“长老也出了天门,与伽蓝拱手而别,便迴光到自己身上。”

[酹江月]三空

指田野空,朝廷空,仓库空。《后汉书·陈蕃传》:“夫安平之时,尚宜有节,况当今之世,有三空之戹哉!田野空,朝廷空,仓库空,是谓三空。” 明 高攀龙 《答袁节寰中丞二》:“国家三空四尽,左支右吾之不给,孚号同于充耳,真如老公祖之教矣。” 清 李渔 《奈何天·助边》:“我想这水旱交祲之后,三空四匱之时,本等的钱粮,尚且催征不起,额外的军餉,如何措置得来。”

[酹江月]间隔

(1) 指两个类似的事物之间的空间或时间的距离。

(2) 隔断

遂与外人间隔。——晋· 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

[酹江月]金花

(1).指色彩金黄艳丽、不易败落的花朵。 北周 庾信 《玉帐山铭》:“玉策难移,金花不落。” 唐 王建 《宫中调笑词》之二:“胡蝶,胡蝶,飞上金花枝叶。” 明 王世贞 《人日病起作》诗:“柏忆金花煖,梅怜玉树新。”

(2).指器物衣履上雕刻、绣制的花饰。《南史·鱼弘传》:“有眠床一张……通用银鏤金花寿福两重为脚。” 唐 杜甫 《陪柏中丞观宴将士》诗之二:“绣段装簷额,金花帖鼓腰。” 宋 苏轼 《春帖子词·皇太后阁四》:“翠管银罌传故事,金花綵胜作新年。”

(3).指头晕眼花或愤怒时出现在眼前的像星星的小光点。 茅盾 《子夜》一:“‘邪魔呀’, 吴老太爷 似乎这么喊,眼里迸出金花。” 杨朔 《三千里江山》第三段:“他从土里钻出来,只觉地像翻了个过儿,脑袋星星的,乱迸金花,一时想不起为什么跑到这儿。”

(4).见“ 金花银 ”。

(5).见“ 金花牋 ”。

(6).见“ 金花帖子 ”。

(7).见“ 金华夫人 ”。

[酹江月]殷勤

(1) 情意深厚

鞠养殷情

致殷勤之意。——宋· 司马光《资治通鉴》

(2) 热情周到

殷勤的服务员

(3) 勤奋

殷勤小心

(4) 礼物

日后致殷勤

[酹江月]锻炼

(1) 通过军事训练或体育活动,增强体质

每个早上进行走路上班的锻炼

(2) 磨炼

他这几年锻练得很不错了

(3) 锻造,冶炼

[酹江月]自然

(1) 宇宙万物;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总和,即整个物质世界,自然界

改造自然

自然之理也。——宋· 欧阳修《新五代史·伶官传》

择于自然。——赫胥黎著、 严复译《天演论》

近于自然。——蔡元培《图画》

(2)

(3) 属于或关于自然界的、存在于或产生于自然界的、非人为的

自然现象

自然之验。——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

(4) 不勉强,不拘束,不呆板

他的动作很自然

复得返自然。(指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)。——晋· 陶渊明《归园田居》

自然蛾眉。——唐· 李朝威《柳毅传》

(5) 不经人力干预而自由发展

听其自然

(6) 当然

带露折花,色香自然要好得多。——鲁迅《朝花夕拾》

[酹江月]常住

(1).佛教语。永存。《法华经》卷一:“是法住法位,世间相常住。” 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记·苏跋陀罗窣堵波》:“勿谓如来毕竟寂灭,法身常住。” 宋 陈善 《扪虱新话·孔子说与楞严经合》:“汝此肉身,为同金刚,常住不朽,为復变坏。”

(2).法无生灭变迁称作常住。 南朝 梁 沉约 《谢齐竟陵王示华严璎珞启》:“法身与金刚齐固,常住与至理俱存。”《南齐书·顾欢传》:“此非所归,归在常住。”

(3).僧、道称寺舍、田地、什物等为常住物,简称常住。《云笈七籤》卷一二二:“道士用常住物如子孙用父母物耳,何罪之有?” 唐 冯翊 《桂苑丛谈·太尉朱崖辩狱》:“太尉 朱崖 出镇 浙 右,有 甘露 知主事者诉交代得常住什物,被前主事隐用。”《水浒传》第六回:“只因是十方常住,被一个云游和尚引着一个道人来此住持,把常住有的没的都毁坏了。” 清 钱谦益 《扬州石塔寺复雷塘田记》:“近寺有雷塘田一千二百五十五亩,寺僧开垦作常住田。”

(4).道观中的主事者。《云笈七籤》卷一二二:“尊师令其家各备香油为之焚香……常住亦为办斋食供养。”

[酹江月]些子

亦作“ 些仔 ”。少许,一点儿。 唐 李白 《清平乐》词:“花貌些子时光,抛入远泛 瀟 湘 。” 宋 苏轼 《东坡志林·论修养帖寄子由》:“寻常静中推求,常患不见;今日闹里忽捉得些子。” 明 高明 《琵琶记·文场选士》:“才学无些子,只是赌命强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四回:“难道你家里竟没些子家教不成?” 陈毅 《满江红·游广东记沿途所见》词之三:“调查农村些仔事,要凴力量争丰穫。”

[酹江月]端的

(1) 果真;确实;果然

(2) 究竟

端的方管营、差拨两位用心。——《水浒传》

(3) 又

他端的从哪儿来?

(4) 底细;缘由;详情

我一问起,方知端的

(5) ——[端的]多见于早期白话

[酹江月]幽奇

(1).指玄妙的哲理。 南朝 宋 宗炳 《答何衡阳书》:“夫神光灵变,及无量之寿,皆由诚信幽奇,故将生于佛土,亲映光明,其寿无量耳。”

(2).幽雅奇妙。 宋 梅尧臣 《寄滁州欧阳永叔》诗:“烂漫写风土,下上穷幽奇。” 清 姚莹 《游榄山记》:“是乡在 香山 治东北七十里,居稠而民富,无幽奇壮胜之观,而人士彬彬有文采。” 朱自清 《怀魏握青君》:“他轻轻地诉说他生平冒险的故事。说一会,默一会。这是一个幽奇的境界。”

[酹江月]自从

介词,表示过去的某段时间的起点

自从去年秋天到现在

[酹江月]下手

(1) 助手

打下手

(2) 座次的下方者,即右方

坐在主人的下手

(3) 指知识、技能低下的人

[酹江月]永永

谓长远;长久。《大戴礼记·公符》:“陛下永永,与天无极。” 唐 李翱 《于湖州别女足娘墓文》:“鬼神有知,汝骨安全,永永终古,无有后艰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五回:“你家万代香烟是永永不断了。” 鲁迅 《集外集拾遗补编·中山大学开学致语》:“这精神则如日光,永永放射,无远弗到。”

[酹江月]坚固

牢固,不易毁坏

这座平房很坚固

[酹江月]琼芳

(1).色泽如玉的香草。《楚辞·九歌·东皇太一》:“瑶席兮玉瑱,盍将把兮琼芳。” 王夫之 通释:“芳草色如琼也。”《乐府诗集·郊庙歌辞七·唐享先蚕乐章》:“桂筵开玉俎,兰圃赠琼芳。” 元 王旭 《游太清宫赋》:“取金鳞於层波,擷琼芳於中洲。” 郑泽 《壬寅春日谒屈子祠》诗:“手把琼芳闲礼拜,江城春雨更增愁。”

(2).犹玉浆。 唐 卢照邻 《中和乐九章·总歌》:“飡白玉兮饮琼芳,心思荃兮路阻长。”

(3).指琼花。 宋 以后多指聚八仙花。 宋 赵师使 《柳梢青·聚八仙花》词:“ 后土 琼芳, 蓬莱 仙伴,蕊纷香粟。”参见“ 琼花 ”。

(4).比喻雪花。 唐 李贺 《十二月乐辞·十一月》:“宫城团回凛严光,白天碎碎堕琼芳。”

[酹江月]深感

深深感到

深感遗憾

[酹江月]慈悲

谓给人快乐,将人从苦难中拔救出来,亦泛指慈爱与怜悯

[酹江月]九转

(1).九次提炼。道教谓丹的炼制有一至九转之别,而以九转为贵。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金丹》:“九转之丹服之,三日得仙。” 元 无名氏 《货郎担》第四折:“恰便似九转飞芒, 老君 炼丹。” 清 王端履 《重论文斋笔录》卷九:“盖仙人以万斛朱沙,十年伏火,九转成此渥丹耳。”

(2).指九转丹或其炼制秘诀。 南朝 梁 何逊 《七召·神仙》:“寻玉尘於万里,守金灶於千年。三尸可度,九转难传。” 宋 苏辙 《唐修撰义问挽词》之一:“九转今犹在,参同岂妄传。”《镜花缘》第六回:“此草生於开闢之初,歷年既深,故功有九转之妙,洵为希世希珍。”

(3).指官秩相当于从三品。《南史·刘亨之传》:“ 亨之 出为 南郡 太守,帝谓尚书令 何敬容 曰:‘ 荆州 长史、 南郡 太守,皆是僕射出入。今者 亨之 便是九转。’”《旧唐书·职官志二》:“凡勋:十有二转为上柱国,比正二品;十一转为柱国,比从二品;十转为上护军,比正三品;九转为护军,比从三品。”

(4).九次迁官。《宋史·王安石传》:“ 慈圣 、 宣仁 二太后流涕谓帝曰:‘ 安石 乱天下。’帝亦疑之,遂罢为 观文殿 大学士知 江寧府 ,自礼部侍郎超九转为吏部尚书。”按 宋 制,礼部侍郎须九次转官始至吏部尚书。 王安石 由礼部侍郎迳转吏部尚书,故云“超九转”。参阅《宋史·职官志九》。

(5).反复诵读。 元 无名氏 《马陵道》第一折:“我和他十载习兵书,九转能成诵。”

(6).反复翻转。《平山冷燕》第八回:“一霎时,心中就有千思万虑,肠回九转。” 蔡东藩 许廑父 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十四回:“ 元洪 数月以来,踌躇再四,受功忧乱,五内交萦,回肠九转,忧心百结。”

[酹江月]重遇

特殊的礼遇。《北齐书·孝昭帝纪》:“武卫 娥永乐 武力絶伦,又被 文宣 重遇,抚刃思效。”

[酹江月]云步

腾云而行的步履。喻指轻盈的脚步。 唐 杜牧 《张好好诗》:“絳脣渐轻巧,云步转虚徐。” 宋 吴泳 《摸鱼儿·郫县宴同官》词:“那箇是、紫佩飞霞仙侣,駸駸云步如许。” 清 查慎行 《次汪紫沧同年见送原韵》之三:“云步改迁寻丈地,《霓裳》吹散大罗天。”

[酹江月]蓬岛

即 蓬莱山 。 唐 李白 《古风》之四八:“但求 蓬岛 药,岂思农鳸春?” 清 唐孙华 《同年沉昭嗣明府谈杭州西溪之胜》诗:“ 桃源 与 蓬岛 ,仙界疑未遥。”参见“ 蓬莱 ”。

[酹江月]仙路

(1).登仙之路。 唐 李赤 《灵墟山》诗:“ 丁令 辞世人,拂衣向仙路。”

(2).宫禁中的道路。 唐 沉佺期 《再入道场纪事应制》诗:“行随香輦登仙路,坐近炉烟讲法筵。”

,

【酹江月】_谭处端 | 元代
  • 【咏史十二首·其九·陆贾】_李昱 | 元代
  • 【咏史十二首·其九·陆贾】_李昱 | 元代 >> 【咏史十二首·其九·陆贾】_李昱 | 元代...

    【酹江月】_谭处端 | 元代
  • 【题蒋子厚竹居】_释妙声 | 元代
  • 【题蒋子厚竹居】_释妙声 | 元代 >> 【题蒋子厚竹居】_释妙声 | 元代...

    【酹江月】_谭处端 | 元代
  • 【无漏子 景金本注云,三首本名更漏子 乐道】_丘处机 | 元代
  • 【无漏子 景金本注云,三首本名更漏子 乐道】_丘处机 | 元代 >> 【无漏子 景金本注云,三首本名更漏子 乐道】_丘处机 | 元代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