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古诗词

【和萧安抚平林送行韵】_文天祥 | 宋代

【和萧安抚平林送行韵】作者:文天祥 朝代:宋代

[和萧安抚平林送行韵]和萧安抚平林送行韵原文

得失元来付塞翁,何心桃李问东风。
人皆有喜荣三仕,我尚无文谢五穷。
秘苑固知朋可正,畏途犹恐甲方衷。
欲酬长者殷勤祝,坎止流行学四忠。

[和萧安抚平林送行韵]诗词问答

问:和萧安抚平林送行韵的作者是谁?答:文天祥
问:和萧安抚平林送行韵写于哪个朝代?答:宋代
问:文天祥的名句有哪些?答:文天祥

[和萧安抚平林送行韵]文天祥和萧安抚平林送行韵 书法图

【和萧安抚平林送行韵】_文天祥 | 宋代
和萧安抚平林送行韵书法作品

[和萧安抚平林送行韵]参考注释

[和萧安抚平林送行韵]得失

(1) 得到和失去;成功和失败

不计较个人的得失

(2) 利弊;好处和坏处

文章千古事,得失寸心知。——唐· 杜甫《偶题》

[和萧安抚平林送行韵]元来

(1).当初;本来。 唐 张鷟 《游仙窟》:“元来不见,他自寻常;无故相逢,却交烦恼。” 唐 孙棨 《赠妓人王福娘》诗:“谩图 西子 为粧样, 西子 元来未得如。”

(2).来源,出处。 清 方苞 《书老子传后》:“著其子焉,著其孙焉,著其孙之元来焉,於其子孙元来仍著其爵焉。”

(3).表示发现原先不知的情况。 唐 方干 《题赠李校书》诗:“却是偶然行未到,元来有路上寥天。”《古尊宿语录》卷二十:“子细看时,元来青布幔里有人。” 元 耶律楚材 《万松老人琴谱》诗:“元来底许真消息,不在絃边与指边。” 清 洪昇 《长生殿·觅魂》:“元来只隔着 弱水 三千, 溟渤 风烟,在那 麟凤洲 偏, 蓬閬山 巔。”

(4).谓追溯原由。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八:“元来 甄监生 二妾四婢,惟有 春花 是他新近宠爱的。”

[和萧安抚平林送行韵]塞翁

典出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。指忘身物外,乐天知命,不以得失为怀的人。 唐 戴叔伦 《赠韦评事儹》诗:“是非园吏梦,忧喜塞翁心。” 宋 陈鹄 《耆旧续闻》卷六:“﹝ 周益公 ﹞《谢衣带鞍马表》:‘褐衣褐见,莫陈 汉 戍之便宜;马去马归,敢计塞翁之倚伏。’” 郁达夫 《己未出都口占》诗:“塞翁得失原难定,贫士生涯总可怜。”

[和萧安抚平林送行韵]桃李

桃花和李花;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;喻人的青春年少;喻争荣斗艳、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

[和萧安抚平林送行韵]东风

(1) 从东方吹来的风

小楼昨夜又东风。——南唐· 李煜《虞美人》

(2) 春天的风

(3)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涨的革命气势

东风吹向天地外,荡尽人间群魔妖。——《天安门诗八首》

[和萧安抚平林送行韵]有喜

怀孕

[和萧安抚平林送行韵]三仕

谓三度或多次出仕。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令尹 子文 三仕为令尹,无喜色;三已之,无愠色。” 南朝 宋 鲍照 《谢永安令解禁止启》:“志终四民,希絶三仕。” 宋 苏轼 《苏子容母陈夫人挽词》:“忘躯徇国乃吾子,三仕何曾知愠喜。”

[和萧安抚平林送行韵]无文

(1).没有文字记述。《书·洛诰》:“ 周公 曰:‘王肇称 殷 礼,祀于新邑,咸秩无文。’” 孔 传:“言王当始举 殷 家祭祀,以礼典祀于新邑,皆次秩不在礼文者而祀之。”一说,文通“ 紊 ”,不紊乱。 王引之 《经义述闻·尚书下》:“今案,文当读为紊。紊,乱也。” 唐 蒋防 《连州廖先生碑铭》:“仙书无文,仙语无词;以心传心,天地不知。” 明 贾仲名 《书<录鬼簿>后》:“自 宫大用 已下一十八人,皆作其传……餘者皆无文焉。”

(2).指言语、辞章没有文采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五年》:“言以足志,文以足言,不言谁知其志?言之无文,行而不远。”《礼记·礼器》:“﹝礼﹞有以素为贵者,至敬无文,父党无容,大圭不琢,大羹不和。”

(3).没有彩藻之饰;没有纹饰。《后汉书·郎顗传》:“故 孝文皇帝 綈袍革舃,木器无文。”

(4).谓朴实无华。 唐 薛用弱 《集异记·蔡少霞》:“ 少霞 无文,乃孝廉一叟耳,固知其不妄矣。” 金 元好问 《朝列大夫张公墓表》:“若夫确固而不移,质直而无文;直前径行,唯义所存。”

[和萧安抚平林送行韵]五穷

唐 韩愈 作《送穷文》,谓智穷、学穷、文穷、命穷和交穷是使人困厄不达的五个穷鬼,遂三揖而送之。后常以“五穷”喻厄运。 宋 陆游 《闲中乐事》诗之二:“五穷虽偃蹇,二竖已奔亡。” 金 边元勋 《七夕》诗:“高楼人散酒罇空,漫拟新文送五穷。” 明 卓人月 《花舫缘》第一出:“廿载磨礱,薄命 刘蕡 心自懂;五穷搬弄,无缘 李广 数难封。” 清 张令仪 《不寐》诗:“一岁又将除,五穷復难送。”

[和萧安抚平林送行韵]秘苑

犹禁苑。帝王的林园。 唐 宋之问 《嵩山石淙侍宴应制》诗:“离宫秘苑胜 瀛洲 ,别有仙人洞壑幽。”

[和萧安抚平林送行韵]畏途

险恶可怕的路径,比喻做起来很危险和艰难的事

畏途巉岩不可攀。——李白《蜀道难》

他将此视为畏途

[和萧安抚平林送行韵]长者

(1) 年纪大、辈份高的人

伤长者之意。——《战国策·燕策》

为长者折枝。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
长者虽有问,役夫敢伸恨。——唐· 杜甫《兵车行》

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。——宋· 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

(2) 指有德行的人

忠厚长者

市人皆以嬴为小人,而以公子为长者。——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
以君为长者。——《战国策·魏策》

(3) 显贵的人

[和萧安抚平林送行韵]殷勤

(1) 情意深厚

鞠养殷情

致殷勤之意。——宋· 司马光《资治通鉴》

(2) 热情周到

殷勤的服务员

(3) 勤奋

殷勤小心

(4) 礼物

日后致殷勤

[和萧安抚平林送行韵]坎止流行

遇坎而止,乘流则行。比喻依据环境的逆顺确定进退行止。语本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寥廓忽荒,与道翱翔。乘流则逝,得坎则止。” 颜师古 注:“ 孟康 曰:‘《易》坎为险,遇险难而止也。’ 张晏 曰:‘谓夷易则仕,险难则隐也。’” 宋 张榘 《金缕曲·次韵拙逸刘直孺见寄言志》词:“坎止流行元无定,敢一朝、挨却尘泥迹,且賸把、锦云织。” 元 刘祁 《归潜志》卷十二:“不能乐天知命,坎止流行,与万物同始终,亦其学之不至也。” 清 顾炎武 《复张廷尉书》:“既荷白驹之赋远道相詒,坎止流行,元无固必。”

,

【和萧安抚平林送行韵】_文天祥 | 宋代
  • 【游囊山礼妙应祖师慧薰塔】_释文珦 | 宋代
  • 【游囊山礼妙应祖师慧薰塔】_释文珦 | 宋代 >> 【游囊山礼妙应祖师慧薰塔】_释文珦 | 宋代...

    【和萧安抚平林送行韵】_文天祥 | 宋代
  • 【秋日旅舍感怀】_潘阆 | 宋代
  • 【秋日旅舍感怀】_潘阆 | 宋代 >> 【秋日旅舍感怀】_潘阆 | 宋代...

    【和萧安抚平林送行韵】_文天祥 | 宋代
  • 【邵伯阻风小泊赠送行诸公】_陈造 | 宋代
  • 【邵伯阻风小泊赠送行诸公】_陈造 | 宋代 >> 【邵伯阻风小泊赠送行诸公】_陈造 | 宋代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