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拟寒山寺·其九十八】作者:释怀深 朝代:宋代
[拟寒山寺·其九十八]拟寒山寺·其九十八原文
浮生七十岁,二万五千日。
睡眠与疾病,光阴强半失。
火急便回头,寸阴诚可惜。
嗟吁世人人,班白犹放逸。
[拟寒山寺·其九十八]诗词问答
问:拟寒山寺·其九十八的作者是谁?答:释怀深
问:拟寒山寺·其九十八写于哪个朝代?答:宋代
问:释怀深的名句有哪些?答:释怀深
[拟寒山寺·其九十八]注释
1. 押词韵第十七部
[拟寒山寺·其九十八]参考注释
[拟寒山寺·其九十八]浮生
语本《庄子·刻意》:“其生若浮,其死若休。”以人生在世,虚浮不定,因称人生为“浮生”。 南朝 宋 鲍照 《答客》诗:“浮生急驰电,物道险絃丝。” 唐 元稹 《酬哥舒大少府寄同年科第》诗:“自言行乐朝朝是,岂料浮生渐渐忙。” 明 王錂 《春芜记·宴赏》:“浮生回首如驰影,能消几度閒愁闷。” 茅盾 《追求》三:“永别了!如梦的浮生,谜一样的人生!”
[拟寒山寺·其九十八]千日
千日酒之省称。 宋 张表臣 《珊瑚钩诗话》卷三:“酒有‘若下春’,谓 乌程 也;‘九醖’,谓 宜城 也;‘千日’, 中山 也;‘蒲桃’, 西凉 也。” 清 沉涛 《瑟榭丛谈》卷下:“《博物志》载 刘玄石 千日酒事甚怪……是酒名千日,极言其酿日之久耳,后人遂附会为‘一醉千里’之説。”参见“ 千日酒 ”。
[拟寒山寺·其九十八]睡眠
人及动物的一种自然生理现象,意识的自然的、通常为有规律的暂时中止,在此期间体力得到恢复
自经丧乱少睡眠,长夜沾湿何由彻!——唐· 杜甫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
[拟寒山寺·其九十八]疾病
(1) 病的总称
强者胁弱,众者暴寡,知者诈愚,勇者苦怯,疾病不养,老幼孤独不得其所,此大乱之道也。——《礼记·乐记》
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。——《周礼·天官》
(2) 病重,病危
齐侯疾,崔抒微逆光,疾病而立之。——《左传·襄公十九年》
[拟寒山寺·其九十八]光阴
明亮与阴暗,白昼与黑夜。指日月的推移。后世即用以表时间
明月白露,光阴往来。——南朝梁· 江淹《别赋》
光阴者,百代之过客。——唐· 李白《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》
一寸光阴一寸金,寸金难买寸光阴
[拟寒山寺·其九十八]强半
过半;大半:去者强半|浮生满百今强半|民强半饿死。
[拟寒山寺·其九十八]火急
十分紧急
十万火急
[拟寒山寺·其九十八]回头
(1) 把头转向后方
(2) 悔悟;改邪归正
及早回头
(3) 少等一会儿;过一段时间以后
回头再谈
回头见
[拟寒山寺·其九十八]寸阴
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,比喻一个非常短的时间
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,时难得而易失也。——《淮南子·原道》
寸阴尺璧
[拟寒山寺·其九十八]可惜
怜惜;爱惜
他不愿吃那些零七八碎的东西,可惜那些钱。——老舍《骆驼祥子》
[拟寒山寺·其九十八]嗟吁
伤感长叹。 唐 元稹 《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》:“耽眠稀醒素,凭醉少嗟吁。” 元 张可久 《一半儿·落花》曲:“枝上翠阴啼鷓鴣。谩嗟吁,一半儿因风,一半儿雨。” 清 秋瑾 《精卫石》弹词:“婚姻已定难更改,空自嗟吁气恼添。”
[拟寒山寺·其九十八]世人
世上的人;普通人
世人皆知
自李唐来,世人甚爱牡丹。—— 宋· 周敦颐《爱莲说》
[拟寒山寺·其九十八]班白
(1).指须发花白。“班”通“ 斑 ”。《晏子春秋·外篇下十》:“有妇人出於室者,髮班白,衣緇布之衣,而无里裘。”班,一本作“ 斑 ”。 晋 潘岳 《闲居赋》:“昆弟班白,儿童稚齿。” 元 关汉卿 《裴度还带》第一折:“忧愁的髭鬢班白,尚兀自还不彻他这穷途债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辛十四娘》:“徬徨间,一班白叟出,衣帽整洁。”
(2).指老人。 三国 魏 曹操 《对酒》诗:“仓穀满盈,班白不负戴。”《魏书·高宗纪》:“今选举之官,多不以次,令班白处后,晚进居先。” 唐 卢纶 《酬陈翃郎中见寄》诗:“班白皆持酒,蓬茅尽有书。” 宋 王安石 《杂咏》之三:“古风知逊悌,班白见尊优。”
(3).指黑白相间。 南朝 梁元帝 《金楼子·志怪》:“海鸭大如鹅,班白文,亦名文鸟。”
[拟寒山寺·其九十八]放逸
(1).放纵逸乐。《逸周书·时训》:“蜩不鸣,贵臣放逸。” 朱右曾 校释:“放逸,放纵晏佚。” 清 王锡振 《<嬃砧课诵图>序》:“日惴惴於悲思忧戚之中,不敢稍自放逸。”
(2).豪放不羁。《南史·张充传》:“言论放逸,一坐尽倾。” 元 辛文房 《唐才子传·于鹄》:“有诗甚工,长短间作,时出度外,纵横放逸,而不陷于疎远,且多警策。” 清 严有禧 《漱华随笔·文三桥》:“意气放逸,旁若无人。”
(3).离散;失散。《汉书·外戚传上·孝武李夫人》:“忽迁化而不反兮,魂放逸以飞扬。” 北齐 刘昼 《新论·防欲》:“人有牛马放逸不归,必知收之。” 宋 曾巩 《<陈书目录>序》:“世统数更,史事放逸。” 明 李东阳 《<嘉兴府志>序》:“ 东汉 以降,记载日益繁,而放逸磨灭,不可胜计。”
(4).佛教谓不守佛门规矩。 唐 白居易 《东都圣善寺钵塔院主智如和茶毗幢记》:“大师自出家至即世……施法行化者五十五载,而身相长大,面相端严,心不放逸,口无戏论。”
宋代,拟寒山寺,释怀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