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西蜀】作者:王士祯 朝代:清代
[西蜀]西蜀原文
唐家宰相回翔地,汉代公孙割据秋。
剑阁嵯峨仍北向,彭门波浪自东流。
风云诸将争秦栈,鼓角中宵梦益州。
何日西南销战伐,浣花行乐看遨头。
[西蜀]诗词问答
问:西蜀的作者是谁?答:王士祯
问:西蜀写于哪个朝代?答:清代
问:西蜀是什么体裁?答:七律
问:王士祯的名句有哪些?答:王士祯
[西蜀]注释
1.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:渔洋山人精华录卷八
[西蜀]参考注释
[西蜀]家宰
古代卿大夫家中的管家。 郭沫若 《中国史稿》第二编第四章第四节:“ 齐国 的 陈子车 死后,其妻和家宰要用人殉葬。其弟 子亢 以为非礼,反对人殉;说如果不得已而用人殉,‘妻与宰’是最合适的。”
[西蜀]回翔
(1).盘旋飞翔。 汉 王褒 《九怀·昭世》:“世溷兮冥昏,违君兮归真,乘龙兮偃蹇,高回翔兮上臻。” 晋 傅玄 《秋兰篇》诗:“双鱼自踊跃,两鸟时回翔。”《南齐书·祥瑞志》:“十一月,虏国民 齐祥 归入 灵丘关 ,闻殷然有声,仰视之,见山侧有紫气如云,众鸟回翔其间。” 唐 孟浩然 《自浔阳泛舟经明海》诗:“遥怜 上林 雁,冰泮也回翔。”
(2).徘徊;流连。 宋 苏轼 《奉和凝祥池》诗:“鸣鑾自容与,立马久回翔。” 元 范梈 《翰林杨仲弘诗集序》:“ 皇庆 初, 仲宏 与余同为史官,会时有纂述事,每同舍下直,已而犹相与回翔留署,或至见月,月尽继烛。”
(3).往返,往复。 宋 曾巩 《侍中制》:“某行蹈中和,学通古今,从容应物,有适用之材,慷慨立朝,多据经之论,比回翔於禁闥,遂更践於枢庭。” 明 李东阳 《送都御使陈公之南京诗序》:“公( 陈德政 )举 天顺 甲申进士,自吏部而南,专领刑狱,回翔郎署间久。” 清 钱谦益 《太常寺少卿郑三俊授中宪大夫》:“﹝ 郑三俊 ﹞性资恢杰,风操端庄,初以循良,进於留署,回翔守郡,敭歷宪司。”
(4).悠闲自适貌。 汉 王粲 《杂诗》之一:“回翔游广囿,逍遥波水间。” 清 王先谦 《朱梅崖溪音序》:“ 筠园 方壮时,以诗名天下,尝游太学……顾以不得志,困而归,年几五十,回翔谿上,其诚有所乐耶?”
亦作“廻翔”。1.盘旋飞翔;回旋。《楚辞·九歌·大司命》:“君迴翔兮以下,踰 空桑 兮从女。” 南朝 梁 沉约 《咏湖中雁》:“白水满春塘,旅鴈每廻翔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蝗赋》:“或轩翥而竞去,或迴翔而顿止。” 茅盾 《子夜》一:“从屋子里散射出来的无线电音乐在空中回翔。”
(2).指盘旋而行。 明 汤显祖 《游罗浮山赋》序:“从数羽衣人芟藴而上,鸟道三十餘里,迴翔眩视,草树飞走,光气有异,非所经识,意谓灵境。” 清 戴名世 《书许翁事》:“尝与余登高山,驰马直腾,迴翔上下,趫健如少壮。” 清 蒲松龄 《南山寿毕年伯母》诗:“八袠康强尚如昔,弛杖迴翔步高甬。”
(3).水回流。《文选·枚乘<七发>》:“迴翔 青篾 ,衔枚 檀桓 。” 李善 注:“迴翔,水復流也。”
(4).回转;返回。 三国 魏 阮籍 《咏怀》之七九:“一去 崑崙 西,何时復迴翔。”
(5).逗留;徘徊。《太平广记》卷三六九引 唐 牛僧孺 《玄怪录·岑顺》:“军师进曰:‘天马斜飞度三止,上将横行係四方;輜车直入无迴翔,六甲次第不乖行。’” 唐 无名氏 《白蛇记》:“二 * 曰:‘娘子住此之东,今先去矣,郎君且此迴翔,某即出奉迎耳。’” 明 徐渭 《又启诸南明侍郎》:“怜惜之心,或夺於顾忌;扶持之力,遂阻於迴翔。”
(6).指任职或施展才干。 宋 王谠 《唐语林·政事上》:“ 西川 是宰相迴翔地。” 清 归庄 《左柱国光禄大夫路文贞公行状》:“已而里居,久之,復迴翔清署。” 李大钊 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》:“从前的社会组织,不能供他回翔。”
(7).反复。 清 戴名世 《与何屺瞻书》:“余读之,廻翔往復,不能释去。” 清 李慈铭 《越缦堂读书记·援鹑堂笔记》:“见壁间悬有 归有光 文,今之 欧阳子 也,迴翔雒诵,不能舍去。”
[西蜀]公孙
(1).诸侯之孙。《仪礼·丧服》:“诸侯之子称公子,公子不得禰先君;公子之子称公孙,公孙不得祖诸侯。”《汉书·惠帝纪》:“内外公孙。”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:“公孙,宗室侯王之孙也。”
(2).对贵族官僚子孙的尊称。《儒林外史》第十回:“ 蘧公孙 呈上乃祖的书札并带了来的礼物。”
(3).复姓。 战国 魏 有 公孙痤 。见《史记·秦本纪》。
[西蜀]割据
以武力占据部分地区,在一个国家内形成分裂对抗的局面
将军以神武雄才,兼仗父兄之烈,割据江东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
重镇如割据,权轻绝纪纲。——唐· 杜甫《入衡州》
[西蜀]嵯峨
形容山势高峻
故园不可见,巫山田郁嵯峨。——杜甫《江海》
山顶嵯峨
怪石嵯峨
[西蜀]北向
亦作“ 北乡 ”。亦作“ 北向 ”。朝北;向北。《吕氏春秋·季秋纪》:“司徒搢扑,北嚮以誓之。”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 项王 即日因留 沛公 与饮…… 沛公 北嚮坐, 张良 西嚮侍。”《三国志·魏志·公孙度传》“ 渊 遣使南通 孙权 ”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《魏略》:“ 权 亲叉手,北向稽顙。” 唐 柳宗元 《岭南节度向军堂记》:“先是为堂於城西北陬,其位,公北向,宾众南向。” 宋 董弅 《闲燕常谈》:“以手加额,北乡赞叹。”
见“ 北嚮 ”。
[西蜀]波浪
由风与水之间摩擦引起的水面不平状
[西蜀]东流
(1) 水向东流
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。——南唐· 李煜《虞美人》
(2) 向东流的水,泛指河川
[西蜀]风云
①风和云:天有不测~。 ②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:~突变。
[西蜀]秦栈
秦 时所筑自 秦 入 蜀 的栈道。 唐 李白 《送友人入蜀》诗:“芳树笼 秦 栈,春流遶 蜀 城。” 王琦 注:“入 蜀 之道,山路悬险,不容坦行。架木而度,名曰栈道。以其自 秦 入 蜀 之道,故曰 秦 栈。”
[西蜀]鼓角
战鼓和号角的总称。古代军队中为了发号施令而制作的吹擂之物
前面鼓角齐鸣,一彪军出,放过马谡,拦住 张郃。——《三国演义》
五更鼓角声悲壮,三峡星河影动摇。——唐· 杜甫《阁夜》
[西蜀]中宵
中夜,半夜。 晋 陆机 《赠尚书郎顾彦先》诗之二:“迅雷中宵激,惊电光夜舒。” 唐 陆贽 《贞元九年大赦制》:“中宵屡兴,终食累叹。” 清 龚自珍 《忏心》诗:“经济文章磨白昼,幽光狂慧復中宵。” 陈毅 《满江红·游广东旋到海南岛度假》词:“应中宵起舞到鸡鸣,练腰脚。”
[西蜀]益州
现在四川省一带。这里指蜀汉
今天下三分,益州疲弊,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。—— 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[西蜀]何日
哪一天;什么时候。 清 吴骞 《扶风传信录》:“﹝ 仲仙 ﹞又吟曰:‘儂别去,泪双流,使我揉断离肠何日休。’” 刘大白 《各各作工》诗:“各各作工,各各作工!什么财东,什么雇佣,一样的人,阶级重重!无人不工,何日成功!”
[西蜀]西南
(1) 西南方
其西南诸峰。——宋· 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
(2) ;向西向南
潭西南而望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至小丘西小石潭记》
(3) 指我国西南地区,包括四川、云南、贵州、西藏等省区
[西蜀]战伐
征战;战争。《史记·龟策列传》:“然皆可以战伐攻击,推兵求胜。”《三国志·魏志·辛毗传》:“连年战伐,而介胄生蟣蝨。” 唐 杜甫 《阁夜》诗:“野哭几家闻战伐,夷歌数处起渔樵。” 元 马致远 《汉宫秋》楔子:“四海平安絶士马,五穀丰登没战伐。” 朔望 《英雄碑前的花朵》诗:“当年随战伐,何日命干城。”
[西蜀]浣花
(1).即 浣花溪 。 宋 陆游 《岁晚诗》:“ 浣花 道上人谁识,华表千年老 令威 。” 清 戴名世 《李县圃唱和诗》序:“然 子美 故乐 蜀 , 锦江 之上, 浣花 之滨,时时有 子美 ,时时有 子美 之诗也。”参见“ 浣花溪 ”。
(2).即浣花笺。 宋 陆游 《闲居无客戏作长句》诗:“韞玉面凹观墨聚,浣花理腻觉豪飞。”自注:“浣花, 蜀 笺名。”参见“ 浣花牋 ”。
(3).见“ 浣花日 ”。
[西蜀]行乐
一般以为是[寻欢作乐]、[享乐]的同义词,只是感 * 彩略有不同
老年人常多忧虑。少年人常好行乐(把[行乐]讲成[持乐观态度]比较更接近作者原意)。——清· 梁启超《饮冰室合集·文集》
世间行乐亦如此。——唐· 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
[西蜀]遨头
宋 代 成都 自正月至四月浣花,太守出游,士女纵观,称太守为“遨头”。 宋 陆游 《老学庵笔记》卷八:“四月十九日 成都 谓之浣花,遨头宴於 杜子美草堂 沧浪亭 ,倾城皆出,锦绣夹道,自开岁宴游至是而止。” 明 陶宗仪 《辍耕录·真率会》:“虽云一餉之清懽,亦是百年之嘉话,敢烦同志,互作遨头。” 清 赵翼 《四月廿二日访王梦楼出家伎奏乐即席》诗之一:“软脚敢烦开近局,遨头不枉泛轻舠。”
清代,王士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