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二首】作者:杜甫 朝代:唐代
[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二首]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二首原文
叔父朱门贵,郎君玉树高。
山居精典籍,文雅涉风骚。
江汉终吾老,云林得尔曹。
哀弦绕白雪,未与俗人操。
野屋流寒水,山篱带薄云。
静应连虎穴,喧已去人群。
笔架沾窗雨,书签映隙曛。
萧萧千里足,个个五花文。
[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二首]诗词问答
问: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二首的作者是谁?答:杜甫
问: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二首写于哪个朝代?答:唐代
问: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二首是什么体裁?答:五律
问:杜甫的名句有哪些?答:杜甫
[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二首]杜甫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二首 书法图
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二首书法作品
全唐诗:卷231_42
[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二首]参考注释
[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二首]叔父
古代称父亲的长弟为仲父,二弟为叔父,三弟为季父。今统称父亲的弟弟为叔叔
[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二首]朱门
(1) 古代王公贵族的住宅大门漆成红色,表示尊贵
(2) 旧时借指豪富人家
[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二首]郎君
(1) 妻对夫的称呼
(2) 对官吏、富家子弟的通称
(3) 对年轻男子的尊称
若擒住这披发郎君回帐中去快乐,煞胜似郎主分茅裂土。——《禅真后记》
(4) 称嫖客
我是普天下郎君领袖,盖世浪子班头。——元· 关汉卿《南吕一枝花》
(5) 岳父称女婿
休怪咱波女婿郎君。——元·佚名《村乐堂》
[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二首]玉树
(1).神话传说中的仙树。 唐 李白 《怀仙歌》:“仙人浩歌望我来,应攀玉树长相待。” 金 元好问 《幽兰》诗:“钧天帝居清且夷,瑶林玉树生光辉。”
(2).用珍宝制作的树。《汉武故事》:“上( 汉武帝 )於是於宫外起 神明殿 九间……前庭植玉树。植玉树之法,葺珊瑚为枝,以碧玉为叶,花子或青或赤,悉以珠玉为之。” 北周 庾信 《谢滕王集序启》:“ 甘泉宫 里,玉树一丛, 玄武闕 前,明珠六寸。” 宋 欧阳修 《汉宫》诗:“玉树人间老,珊瑚海底生。” 宁调元 《偶成》诗:“铜驼寂寂迷衰草,玉树依依恋夕阳。”
(3).槐树的别称。《三辅黄图·汉宫》:“ 甘泉谷 北岸有槐树,今谓玉树。” 唐 刘餗 《隋唐嘉话》卷下:“ 云阳县 界多 汉 离宫故地,有树似槐而叶细,土人谓之玉树。”
(4).美丽的树。 唐 宋之问 《折杨柳》诗:“玉树朝日映,罗帐春风吹。” 元 萨都剌 《望金陵》诗:“春风玉树留歌韵,暮日青山立画屏。” 清 刘献廷 《斐园松》诗:“白玉堂前緑玉树,横空百尺寒颼飀。”
(5).白雪覆盖的树。 唐 李白 《对雪献从兄虞城宰》诗:“庭前看玉树,肠断忆连枝。” 元 萨都剌 《钓雪图》诗:“村南村北人跡断,山前山后玉树迷。” 清 金人瑞 《对雪次韵》:“玉树诚堪爱,冰肌已久夸。” 瞿秋白 《赤都心史·兵燹与弦歌》:“﹝赤旗﹞时时招拂,荡漾着四周霜枝玉树间的晨光。”
(6). 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 谢太傅 问诸子姪:‘子弟亦何预人事,而正欲使其佳?’诸人莫有言者。 车骑 答曰:‘譬如芝兰玉树,欲使其生於阶庭耳。’”后以“玉树”称美佳子弟。 唐 杜甫 《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》诗之一:“叔父朱门贵,郎君玉树高。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三:“那翰林生得仪容俊雅,性格风流;所事在行,诸般得趣,真乃是天上謫仙,人中玉树。” 郁达夫 《迟桂花》:“可是我那年老的母亲,却仍是雄心未死,还在想我结一头亲,生下几个玉树芝兰来,好重振重振我们的这已经坠落了很久的家声。”
(7). 南朝 陈后主 所作歌曲《玉树后庭花》的省称。 唐 李商隐 《陈后宫》诗:“寿献金茎露,歌翻‘玉树’尘。” 元 孙周卿 《蟾宫曲·自乐》曲:“低歌‘玉树’,烂醉金釵。” 清 纳兰性德 《梦江南》词:“遗踪陌上有铜驼,‘玉树’夜深歌。”
[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二首]山居
(1).居住于山中。《战国策·韩策一》:“ 韩 地险恶,山居,五穀所生,非麦而豆;民之所食,大抵豆饭藿羹。”
(2).山中的住所。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八:“贫道也要老丈到我山居中,寻几味野蔬,少少酬答厚意一番。” 清 姚鼐 《登泰山道里记序》:“比有 岱宗 之游,过访 聂君 山居,迺索其书读之。”
[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二首]典籍
指法典、图籍等重要文献;亦泛指古今图书
司晋之典籍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十五年》
五代时始印五经,已后典籍皆为板本。—— 宋· 沈括《梦溪笔谈·活板》
[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二首]文雅
温和有礼貌
谈吐文雅
举止文雅
[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二首]江汉
(1). 长江 和 汉水 。《书·禹贡》:“ 江 汉 朝宗於海。”《诗·小雅·四月》:“滔滔 江 汉 ,南国之纪。” 朱熹 集传:“ 江 汉 ,二水名。” 北周 庾信 《周柱国大将军纥干弘神道碑》:“ 江 汉 之间,不惊鸡犬; 樊 襄 之下,更多冠盖。” 清 黄景仁 《黄鹤楼用崔韵》:“欲把登临倚长笛,滔滔 江 汉 不胜愁。”
(2).指 长江 与 汉水 之间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区。古 荆楚 之地,在今 湖北省 境内。 晋 陆机 《演连珠》之四十:“ 江 汉 之君,悲其坠屨, 少原 之妇,哭其亡簪。”《后汉书·荀彧传》:“ 绍 既新败,众惧人扰,今不因而定之,而欲远兵 江 汉 ,若 绍 收离纠散,乘虚以出,则公之事去矣。”《文选·江淹<望荆山>诗》:“奉义至 江 汉 ,始知 楚 塞长。” 李善 注:“ 江 汉 , 荆 楚 之境也。”
(3).指 长江 与 汉水 之间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区。古 巴 蜀 之地。今 四川省 的东部地区。 唐 杜甫 《枯棕》诗:“嗟我 江 汉 人,生成復何有?” 仇兆鳌 注:“ 江 汉 ,指 巴 蜀 。”
(4).指 长江 与 汉水 之间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区。今 湖北省 及其附近地区。 陈毅 《吟 * 形势》:“ 江 汉 飞传 刘 邓捷,中原重见 李 郑 回。”
[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二首]云林
(1).隐居之所。 唐 王维 《桃源行》:“当时只记入山深,青溪几度到云林。” 金 张斛 《还家》诗:“云林无俗恣,相对可终老。” 清 陈大章 《送胡卜子南归》诗:“白雉冈头荒圃在,未妨述作老云林。”
(2). 汉 宫馆名。《汉书·外戚传上·孝宣霍皇后》:“ 霍后 立五年,废处 昭臺宫 ,后十二岁,徙 云林馆 ,乃 * 。”《晋书·外戚传序》:“遂使 悼后 遇 云林 之灾, 愍怀 滥 湖城 之酷。”
(3).指 云梦泽 。《文选·枚乘<七发>》:“游涉乎 云林 ,周驰乎兰泽。” 刘良 注:“ 云林 、 云梦泽 也。”
(4). 元 代画家 倪瓒 的别号。 清 侯方域 《倪云林<十万图>记》:“壬辰过 阳羡 之 亳村 , 定道人 出所藏 云林 《十万图》相示,皆有 云林 自跋。” 清 纳兰性德 《忆江南》词:“ 江 南好,真箇到 梁溪 。一幅 云林 高士画,数行泉石故人题。” 清 沉复 《浮生六记·闲情记趣》:“余扫墓山中,检有峦纹可观之石……用 宜兴 窰长方盆叠起一峯,偏於左而凸於右,背作横方纹,如 云林 石法,巉巖凹凸,若临江石磯状。”
[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二首]尔曹
代词,汝辈,你们
尔曹身与名俱灭。不废江河万古流。——唐· 杜甫《戏为六绝句》
[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二首]哀弦
亦作“ 哀絃 ”。 1.悲凉的弦乐声。 三国 魏 曹丕 《善哉行》:“哀弦微妙,清气含芳。” 唐 杜甫 《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》诗:“哀絃绕白雪,未与俗人操。” 宋 张先 《惜双双·溪桥寄意》词:“断梦归云经日去,无计使哀絃寄语。” 郑振铎 《屈原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影响》:“﹝有良心的作家们﹞不由得不同情 屈原 ……而发出同样的哀弦促节的歌声来。”
(2).喻指可怜的妻子。 林纾 《祭高梧州文》:“君出逾年,我搆家难,大丧甫除,哀絃中断。”
[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二首]白雪
(1).洁白的雪。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白雪之白,犹白玉之白与?” 战国 楚 宋玉 《登徒子好色赋》:“眉如翠羽,肌如白雪,腰如束素,齿如含贝。” 唐 岑参 《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》:“岸旁青草常不歇,空中白雪遥旋灭。”《红楼梦》第四九回回目:“琉璃世界白雪红梅,脂粉香娃割腥啖膻。” 陈毅 《延安宝塔歌》:“红日照白雪,万众齐仰望。”
(2).比喻白色物。 唐 张鷟 《游仙窟》:“黑云裁两鬢,白雪分双齿。” 宋 苏舜钦 《次韵和师黯》:“青云失路初心远,白雪盈簪壮志闲。” 宋 孙奕 《履斋示儿编·诗说·白雪黄云》:“诗人喜 荆公 ‘繰成白雪桑重緑,割尽黄云稻正青’之句,莫不极口称诵,而不知其有斧凿痕。窃谓雪不成繰,云不可割,请易繰为捲,易割为收,则丝麦自见。” 元 卢挚 《沉醉东风·春情》曲:“白雪柳絮飞,红雨桃花坠。”
(3).古琴曲名。传为 春秋 晋 师旷 所作。 战国 楚 宋玉 《讽赋》:“中有鸣琴焉,臣援而鼓之,为《幽兰》、《白雪》之曲。”《淮南子·览冥训》:“昔者 师旷 奏《白雪》之音,而神物为之下降。” 三国 魏 嵇康 《琴赋》:“扬《白雪》,发清角,理正声,奏妙曲。” 唐 李白 《月夜听卢子顺弹琴》诗:“《白雪》乱纤手,《緑水》清虚心。” 清 曹寅 《冬兰》诗:“此即希声曲,应和《白雪》弹。”
(4).喻指高雅的诗词。 唐 罗隐 《秋日有酬》诗:“腰间印佩黄金重,卷里诗裁白雪高。” 前蜀 韦庄 《对酒》诗:“白雪篇篇丽,清酤盏盏深。” 宋 王禹偁 《次韵和仲咸送池秀才西游》:“青霄路在何难到,白雪才高岂易酬。” 清 陈维崧 《沁园春·同远公和友人赠答之作》词:“况白雪连箱,读之气尽;红牙一曲,闻者心灰。”
(5).词调名。 宋 杨无咎 创作。双调九十五字。《词谱》卷二四:“《白雪》,调见《逃禪集》, 杨无咎 自製曲题,本赋雪,故即以‘白雪’名调。”
(6).道教语。指水银。一说指唾液。 唐 吕岩 《敲爻歌》:“拔取天根并地髓,白雪黄芽自长成。” 宋 苏轼 《辨道歌》:“离南为室坎为家,先凝白雪生黄芽。”《西游记》第十七回:“原来是三个妖魔,席地而坐……都在那里高谈阔论。讲的是立鼎安炉,摶砂炼汞,白雪黄芽,傍门外道。”
[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二首]俗人
(1) 佛教指没有出家的世俗之人
僧人生活比起俗人来,还是属于苦行一类
(2) 平庸的人;庸俗的人
(衡)常从容淡静,不好交接俗人。——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然此可为智者道,难为俗人言也。——汉· 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
[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二首]野屋
村野房屋;农舍。 明 何景明 《西郊秋兴》诗之三:“野屋清秋暮,寒沙易朔风。” 明 何景明 《野屋》诗:“野屋双飞燕子低,短簷千尺柳条齐。”
[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二首]寒水
(1).凉水。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:“臣 意 即以寒水拊其头,刺足阳明脉,左右各三所,病旋已。” 南朝 梁 沉约 《游沉道士馆》诗:“开衿濯寒水,解带临清风。”
(2).常指清冷的河水。 唐 杜牧 《泊秦淮》诗:“烟笼寒水月笼沙,夜泊 秦淮 近酒家。” 明 马銮 《冬日偕汉树岩听散步芦渡桥书感》:“桥边秋已去,到此客愁生。寒水难为色,枯荷但有声。”
[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二首]虎穴
老虎洞,喻危险之地
虎穴追踪
[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二首]已去
表示从现在起到将来的时间。[已]同[以]。可译成[以后]
从此已去。——唐· 李朝威《柳毅传》
[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二首]人群
(1) 成群的人
人群渐渐离去
(2) 指平民、公众
[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二首]笔架
搁笔或插笔的架儿
[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二首]书签
(1) 为标志阅读到什么地方而夹在书里的小片儿
用枫叶做的书签
(2) 书皮上标有书名的纸或绢的条儿
[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二首]隙曛
缝隙中的落日馀光。 唐 杜甫 《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》诗之二:“笔架霑窗雨,书籤映隙曛。”
[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二首]萧萧
(1) 形容马嘶鸣声
马鸣萧萧
萧萧班马鸣。——唐· 李白《送友人》
车辚辚,马萧萧。——唐· 杜甫《兵车行》
(2) 风声
风萧萧兮易水寒。——《战国策·燕策》
风萧萧
(3) 冷落凄清的样子
(4) 花白稀疏的样子
祖父看见了镜里的白发萧萧
[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二首]千里足
即千里马
愿驰千里足。送儿还故乡——《乐府诗集·木兰诗》
[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二首]个个
(1)
(2) 各个——和一个复数名词和代词连用,表示句子的意思对每一个体都适用
个个战士都很勇敢
(3) 每一和任一
(4) 总起来,合起来的——与一个复数名词或代词连用,表示把几个个体合起来看是适用的
个个班组都不示弱
[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二首]花文
花纹。 北魏 高允 《罗敷》诗:“脚著花文履,耳穿明月珠。” 唐 王勃 《夏日宴张二林亭序》:“舟浮叶影,簟积花文。” 宋 叶梦得 《岩下放言·晋古冢碑法》:“上有一石臺,高二尺许,有花文。”
唐代,杜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