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风中柳·閒情】作者:李雯 朝代:明代
[风中柳·閒情]风中柳·閒情原文
暗锁离愁,端是楼前杨柳。
凭栏干、月痕初透。
腕儿越瘦,眉儿越皱。
怕黄昏、燕归时候。
粉薄香销,帘额清清依旧。
试兰汤、微温豆蔻。
常垂纤手,轻披罗袖。
倚屏风、夜深灯后。
[风中柳·閒情]诗词问答
问:风中柳·閒情的作者是谁?答:李雯
问:风中柳·閒情写于哪个朝代?答:明代
问:李雯的名句有哪些?答:李雯
[风中柳·閒情]注释
1. 押词韵第十二部
[风中柳·閒情]参考注释
[风中柳·閒情]暗锁
一种无自关锁簧的锁
[风中柳·閒情]离愁
离别的愁苦
离愁别绪(离别亲友的愁苦心情)
[风中柳·閒情]杨柳
(1) 杨树和柳树的合称
(2) 专指柳树
杨柳岸晓风残月。——宋· 柳永《雨霖铃》
(3) 古曲名,即[折杨柳]
羌笛何须怨杨柳。——唐· 王之涣《凉州词》
[风中柳·閒情]凭栏
身倚栏杆
凭栏远眺
[风中柳·閒情]月痕
(1).月影;月光。 宋 陆游 《晓寒》诗:“鸡唱欲阑闻井汲,月痕渐浅觉窗明。” 元 无名氏 《碧桃花》第一折:“趁碧桃树儿映纤纤月痕,绕苍苔逕儿步微微露痕,湿香罗袖儿揾行行泪痕,这其间夜正深,更将尽,那琴声却在何处相闻。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五:“一线月痕和着星光,虽不甚明白,也微微看得见。”
(2).比喻女子的妆痕。 宋 计有功 《唐诗纪事·段成式》:“妓有醉殴者, 温飞卿 曰:‘若状此,便可以疻面对捽胡。’ 成式 乃曰:‘捽胡云彩落,疻面月痕消。’”
[风中柳·閒情]黄昏
(1) 日落以后至天还没有完全黑的这段时间
奄奄黄昏后。——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渐黄昏清角吹寒。——宋· 姜夔《扬州慢》
(2) 见[傍晚]
[风中柳·閒情]时候
(1)
(2) 某事发生的时间
在船顺着岩石开过去的时候,我们离岩石还不到二十米
(3) 事情、过程或情况经过的时间
写这篇文章用了多少时候
(4) 季节;节候
时候何萧索
(5) 天气,气候
其时正是仲冬天气,时候正冷
(6) 时辰
才去不到两个时候。——《儒林外史》
[风中柳·閒情]帘额
帘子的上端。 唐 李贺 《宫娃歌》:“寒入罘罳殿影昏,彩鸞帘额著霜痕。” 南唐 张泌 《南歌子》词:“画堂开处远风凉,高卷水精帘额,衬斜阳。” 清 赵进美 《望江南》词:“风乍急,帘额动双犀。”
[风中柳·閒情]清清
(1)
(2) 清洁明澈的样子
清清的小河
(3) 清楚
记得清清
(4) 清越
将时新小曲清清地吹起
(5) 白白地
清清把他放了
[风中柳·閒情]依旧
依然像从前一样
书房的陈设依旧未变
[风中柳·閒情]兰汤
(1).熏香的浴水。《楚辞·九歌·云中君》:“浴兰汤兮沐芳,华采衣兮若英。” 南朝 梁武帝 《和太子忏悔》:“兰汤浴身垢,懺悔浄心灵。” 明 杨慎 《艺林伐山·兰汤》:“ 刘义庆 曰:‘古制,庙方四丈,不墉壁,道广四尺,夹树兰香,斋者煮以沐浴,然后亲祭,所谓兰汤。’”
(2).指温泉。 唐玄宗 《惟此温泉》诗:“桂殿与山连,兰汤涌自然。”
[风中柳·閒情]豆蔻
(1) 白豆蔻( Amomum cardamon )的别称,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,外形像芭蕉,果实扁球形,种子像石榴子,有香味
(2) 白豆蔻的果实和种子的俗称,可以入药
(3) 比喻少女
娉娉婷婷十三余,豆蔻梢头二月初。——杜牧《赠别》
[风中柳·閒情]纤手
指女子纤细而柔嫩的手
[风中柳·閒情]屏风
(1).室内陈设。用以挡风或遮蔽的器具,上面常有字画。《史记·孟尝君列传》:“ 孟尝君 待客坐语,而屏风后常有侍史,主记君所与客语,问亲戚居处。” 唐 刘餗 《隋唐嘉话》卷中:“ 太宗 令 虞监 写《烈女传》以装屏风,未及求本,乃暗书之,一字无失。” 清 李渔 《玉搔头·抗节》:“只好算个画里鸳鸯,便做他屏风上的侍妾。” 茅盾 《手的故事》:“ 陆紫翁 和 周老九 挑中了右面那架屏风背后的好地方,悄悄说着话。”
(2).即荇菜。又名凫葵,茎呈紫色。《楚辞·招魂》:“紫茎屏风,文缘波些。” 王逸 注:“屏风,水葵也。” 洪兴祖 补注引《本草》:“鳧葵,即莕菜,生水中,俗名水葵。”
(3).中草药防风的别名。
[风中柳·閒情]夜深
犹深夜。 唐 杜甫 《玩月呈汉中王》诗:“夜深露气清,江月满江城。” 唐 戴叔伦 《听歌回马上赠崔法曹》诗:“共待夜深听一曲,醒人骑马断肠迴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十六回:“夜深时分,还有人苦功读书,实为可敬。”
明代,李雯,閒情,风中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