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素心堂漫题】作者:乾隆 朝代:清代
[素心堂漫题]素心堂漫题原文
人孰无素心,其人本不少。
孰知七十年,侵寻我已老。
讲学及咨政,鲜可同怀抱。
谓人弗如巳,厥过复不小。
偶来坐堂中,摛笔难成藻。
[素心堂漫题]诗词问答
问:素心堂漫题的作者是谁?答:乾隆
问:素心堂漫题写于哪个朝代?答:清代
问:乾隆的名句有哪些?答:乾隆
[素心堂漫题]注释
1. 押词韵第八部 出处:御制诗四集卷八十六
[素心堂漫题]参考注释
[素心堂漫题]素心
(1) 本心;素愿
与素心相违
(2) 心地纯洁
素心人
[素心堂漫题]不少
(1).多。《书·大诰》:“天降割於我家不少。” 巴金 《人民友谊的事业》:“但是后来车站上一下子出现了不少的人。”
(2).毫无。《史记·伯夷列传序》:“余以所闻 由 、 光 义至高,其文辞不少概见,何哉?”
[素心堂漫题]孰知
深刻了解;清楚地知道。《荀子·礼论》:“孰知夫礼义文理之所以养情也!” 唐 杜甫 《垂老别》诗:“老妻卧路啼,岁暮衣裳单。孰知是死别,且復伤其寒。” 唐 韩愈 《复志赋》:“窥前灵之逸迹兮,超孤举而幽寻,既识路又疾驱兮,孰知余力之不任。”
[素心堂漫题]十年
形容时间长久。《左传·僖公四年》:“一薰一蕕,十年尚犹有臭。” 杨伯峻 注:“十年,言其久也。” 唐 贾岛 《剑客》诗:“十年磨一剑,霜刃未曾试。”
[素心堂漫题]侵寻
亦作“ 侵潯 ”。渐进,渐次发展。《史记·孝武本纪》:“是岁,天子始巡郡县,侵寻於 泰山 矣。” 裴骃 集解引 晋灼 曰:“遂往之意也。” 司马贞 索隐:“ 小颜 云:‘浸淫渐染之义。’盖寻淫声相近,假借用耳。” 汉 司马相如 《大人赋》:“嬐侵潯而高纵兮,纷鸿涌而上厉。” 宋 叶适 《胡尚书奏议序》:“自古贤人君子,进常艰,退常易,富贵有节,无侵寻之求。” 明 归有光 《乞致仕疏》:“见今病势侵寻,不能前迈,伏乞圣恩,容臣休致。” 廖仲恺 《全民政治论译本序》:“ 中华民国 成立八年,变乱侵寻,迄无寧岁,中间经改易国体者两次,违宪解散国会者两次。”参见“ 侵淫 ”。
[素心堂漫题]讲学
当众讲解阐述自己的学术理论
应邀出国讲学
[素心堂漫题]同怀
(1).同心。指情投意合。 晋 陆机 《为顾彦先赠妇》诗之一:“脩身悼忧苦,感念同怀子。” 晋 陆云 《为顾彦先赠妇往返》诗之一:“彼美同怀子,非尔谁为心。”
(2).指志趣相合或志趣相合者。 南朝 宋 谢灵运 《登石门最高顶》诗:“惜无同怀客,共登青云梯。” 唐 贾至 《闲居秋怀寄阳翟陆赞府封丘高少府》诗:“我有同怀友,各在天一方。” 宋 朱熹 《和刘叔通怀游子蒙之韵》:“病餘我更无憀赖,勉为同怀一赋诗。”
(3).谓同胞兄弟姐妹。 清 钱泳 《履园丛话·科第·武科》:“﹝ 胡 某四子﹞以同怀四人而俱中武进士,大 江 以南所罕见者也。” 清 陈裴之 《湘烟小录·瑞兰雪涕拜题》:“余家同怀十人,惟 紫妹 最幼最美最才最贤。” 清 毛祥麟 《对山馀墨·石珻》:“妾同怀姊妹三人。”
[素心堂漫题]坐堂
(1) 旧时指官吏在公堂上审理案件
(2) 佛教指在禅堂上坐禅
(3) 〈方〉∶经商、行医者坐守店铺、药房;教师按时到校坐班
坐堂行医
高教一般不坐堂
[素心堂漫题]摛笔
谓执笔为文,铺陈翰藻。 宋 姜夔 《清波引》词序:“朅来 湘 浦,岁晚凄然,步绕园梅,摛笔以赋。” 清 姚鼐 《送张橿亭少詹》诗:“俯仰一古今,摛笔朱霞散。”
乾隆,清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