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古诗词

【题文公书院】_管御史 | 宋代

【题文公书院】作者:管御史 朝代:宋代

[题文公书院]题文公书院原文

乘舟驻马览九曲,怪柏乔松映修竹。
水明山秀读书地,万古悠悠遗芳躅。
年深景怪公不来,淡雾衰草迷书台。
乌啼鹊噪暮林杪,明月夜夜穿空斋。
门轩岁月谁开闭,策杖登临令心碎。
无聊举棹便回路,闷倚船窗读周易。

[题文公书院]诗词问答

问:题文公书院的作者是谁?答:管御史
问:题文公书院写于哪个朝代?答:宋代
问:管御史的名句有哪些?答:管御史

[题文公书院]参考注释

[题文公书院]驻马

(1).使马停下不走。 唐 蒋吉 《高溪有怀》诗:“驻马 高溪 侧,旅人千里情。” 明 王世贞 《自夹山趣颜神感古》诗:“千秋此 夹谷 ,驻马意徘徊。” 清 张大受 《清流道中梅花》诗:“驻马 清流 香气吹,东风渐近落花时。”

(2).犹驻军。 陈毅 《阜平赠 * 同志》诗:“十年驻马 胭脂河 ,抗 日 反顽除万恶。”

[题文公书院]九曲

(1).迂回曲折。 汉 王褒 《九怀·危俊》:“径 岱 土兮魏闕,歷九曲兮牵牛。” 唐 卢纶 《送郭判官赴振武》诗:“ 黄河 九曲流,繚绕古边州。” 明 唐寅 《金粉福地赋》:“三重银户,入九曲之摩尼。”摩尼,梵语“宝珠”的译名。

(2).指 黄河 。因其河道曲折,故称。 唐 黄滔 《融结为河岳赋》:“ 三门 九曲,竞呈昇没之源; 太华 维 嵩 ,交闢奔衝之路。” 唐 齐己 《潇湘二十韵》:“对兹伤九曲,含浊出 崑崙 。” 元 王实甫 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一折:“九曲风涛何处显?则除是此地偏。”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劫宝》:“九曲天险,只用莲舟荡漾。”

(3).指 福建 武夷山 的 九曲溪 。 宋 朱熹 《武夷櫂歌》之十:“ 九曲 将穷眼豁然,桑麻雨露见平川。” 元 萨都剌 《武夷馆方池》诗:“溪船明日泛 九曲 ,出入紫翠听潺湲。” 郁达夫 《咏武夷》:“ 武夷 三十六雄峯, 九曲 清溪境不同。”

[题文公书院]乔松

(1).高大的松树。《诗·郑风·山有扶苏》:“山有乔松,隰有游龙。” 汉 马融 《广成颂》:“陵乔松,履脩樠;踔攳枝,杪标端;尾苍蜼,掎玄猨;木产尽,寓属单。” 明 沉鲸 《双珠记·人珠还合》:“特俾丝萝,得附乔松。”

(2).古代传说中 王子乔 和 赤松子 的并称。两人均为传说中的仙人。《战国策·秦策三》:“君何不以此时归相印,让贤者授之,必有 伯夷 之廉,长为 应侯 ,世世称孤,而有 乔 松 之寿。”《三国志·魏志·董昭传》:“居有 泰山 之固,身为 乔 松 之偶。”《三国演义》第一○二回:“但存忠孝节,何必寿 乔 松 。”

[题文公书院]修竹

细长的竹子

茂林修竹

[题文公书院]水明山秀

见“ 水秀山明 ”。

[题文公书院]读书

(1) 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

(2) 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

她读书很用功

[题文公书院]万古

万世

万古长青

[题文公书院]悠悠

(1) 长久,遥远

悠悠长夜

(2) 遥远的

悠悠未来

(3) 形容从容不迫

(4) 众多

(5) 荒谬

悠悠之谈

(6) 飘动的样子

羌笛悠悠雪满地。——宋· 范仲淹《渔家傲》

(7) 庸俗

(8) 形容忧伤

悠悠我思

中心悠悠

悠悠尔心。——南朝梁· 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

(9) 形容悠闲自在

白云千载空悠悠。——唐· 崔颢《黄鹤楼》

悠悠自得

[题文公书院]遗芳

(1).指寒冬季节百花凋谢后遗留下来的香花芳草,如兰花、菊花、梅花等。《楚辞·远游》:“谁可与玩斯遗芳兮,晨乡风而舒情。” 王逸 注:“‘斯遗芳’一本作‘此芳草’。” 晋 陆云 《九愍》:“握遗芳而自玩,挹浩露於兰林。” 宋 王十朋 《州宅即事》诗:“泉南古州宅,草木有遗芳。”《红楼梦》第八七回:“犹记‘孤标傲世偕谁隐,一样花开为底迟’之句,未尝不嘆冷节遗芳,如吾两人也。”

(2).遗留的芳香。《文选·曹植<七启>》:“紫兰丹椒,施和必节,滋味既殊,遗芳射越。” 李善 注:“《上林赋》曰:‘众香发越。’ 郭璞 曰:‘香气射散也。’” 晋 张华 《游猎篇》:“燔炙播遗芳,金觴浮素蚁。” 宋 朱熹 《社后一日作》诗:“尚论千载前,简编有遗芳。”

(3).比喻前人留下的盛德美名。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正郭》:“ 林宗 存为一世之所式,没则遗芳永播。” 唐 李商隐 《题道靖院》诗:“独坐遗芳成故事,褰帷旧貌似 元君 。” 明 宋濂 《双桂轩记》:“今逢圣时,復嗜学不厌,思学趾前人遗芳。”

(4).犹遗墨。 唐 柳宗元 《柳常侍行状》:“传信克备其遗芳,考行敢徵於故事。” 清 吴定 《祭何生文》:“侧望子榻,遗芳静嘉,诗书肆好,尘垢新加。”

[题文公书院]不来

(1).不归。《诗·小雅·采薇》:“忧心孔疚,我行不来。” 朱熹 集传:“来,归也。”

(2).逸诗《貍首》的别称。因貍一名不来,故称。《汉书·郊祀志上》:“后五十年, 周灵王 即位。时诸侯莫朝 周 , 萇弘 乃明鬼神事,设射《不来》。”按《史记·封禅书》作“设射《貍首》”。 裴骃 集解引 徐广 曰:“貍,一名不来。”

[题文公书院]衰草

干枯的草

衰草满地

[题文公书院]书台

读书的处所。 南朝 宋 雷次宗 《豫章古今记》:“ 徐孺 宅在 梅福 宅东……又云 孺 宅北去城一里,亦曰书臺。” 明 萧芷厓 《秋居杂兴》诗之一:“书臺穷目稻畦平,泽国风高白苧城。”

[题文公书院]乌啼

指琴曲《乌夜啼引》或《乌啼引》。 唐 元稹 《听庾及之弹<乌夜啼引>》诗:“謫官詔下吏驱遣,身作囚拘妻在远……今君为我千万弹,《乌啼》啄啄泪澜澜。”参见“ 乌夜啼 ”。

[题文公书院]鹊噪

(1).鹊鸣声。俗谓喜兆。《禽经》“灵鹊兆喜” 晋 张华 注:“鹊噪则喜生。”《宋史·孙守荣传》:“一日,庭鹊噪,令占之,曰:‘来日晡时,当有宝物至。’明日, 李全 果以玉柱斧为贡。”

(2).指鼓噪。 郭沫若 《洪波曲》第十一章三:“于是 日本 的学术界和新闻界便鹊噪了起来。传到我们贵国更锦上添花,竟说到 西园寺 和我成了至交。”

[题文公书院]林杪

树梢,林外。 晋 陆机 《感时赋》:“猿长啸于林杪,鸟高鸣于云端。” 唐 柳宗元 《与崔策登西山》诗:“连袂渡危桥,縈迴出林杪。” 清 方文 《秋雨柬齐介人》诗:“霽色动林杪,期君过石桥。” 沙汀 《困兽记》五:“这是一个晴明的早晨。昨天的阴云已经光了,天色一碧,太阳正从远处的林杪上面上升起来。”

[题文公书院]明月

(1) 明亮的月亮

明月几时有

(2) 指夜明珠

[题文公书院]夜夜

(1) 每夜

他和祖母夏天夜夜在这里纳凉

夜夜达五更。——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
(2) 又

夜夜不得息。

[题文公书院]穿空

犹穿孔。形容破敝。《汉书·鲍宣传》:“今贫民菜食不厌,衣又穿空。” 颜师古 注:“空,孔也。”

耸入天空。 宋 苏轼 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词:“乱石穿空,惊涛拍岸,捲起千堆雪。”

[题文公书院]岁月

年月日子;时间

岁月如流

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,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。——清· 袁枚《黄生借书说》

[题文公书院]开闭

犹开合。《鬼谷子·捭阖》:“阴阳变动,四时开闭,皆捭闔之道也。”《淮南子·精神训》:“是故肺主目,肾主鼻,胆主口,肝主耳,外为表而内为里,开闭张歙,各有经纪。” 唐 刘允济 《天赋》:“凭理乱而倚伏,候昏明而开闭。”

[题文公书院]策杖

拄杖。也称杖策。 三国 魏 曹植 《苦思行》:“策杖从我游,教我要忘言。” 唐 杜甫 《戏题寄上汉中王》诗之二:“策杖时能出,王门异昔游。” 仇兆鳌 注:“ 慈水 姜氏 曰:杖策者,策杖而行……则古人於杖,虽少年皆用之矣。” 唐 白居易 《残春晚起伴客笑谈》诗:“策杖强行过里巷,引盃闲酌伴亲宾。” 宋 邵伯温 《闻见前录》卷十一:“公( 司马光 )不喜肩舆,山中亦乘马,路险,策杖以行。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八:“﹝ 冯京 ﹞思欲静坐养神,乃策杖徐步入后园中。” 清 顾炎武 《与胡处士庭访北齐碑》诗:“策杖向郊坰,幽人在巖户。”

[题文公书院]登临

登山临水或登高临下,泛指游览山水

南望彭泽、 都昌诸山,烟雨空濛,鸥鹭灭没,极登临之胜。—— 宋· 陆游《过小孤山大孤山》

[题文公书院]心碎

形容悲伤至极。 宋 戴复古 《代人送别》诗:“一声离岸櫓,心碎 楚 江边。” 陶斯亮 《一封终于发出的信》:“再说我也想避开使人心碎的送别场面,咬着牙没和您告别就走了。”

[题文公书院]无聊

(1) 因精神空虚而烦闷

他一闲下来,就感到十分无聊

(2) 言行等庸俗或没有意义而使人生厌

(3) 生活穷困,无所依赖

穷饿无聊。——宋· 文天祥《指南录后序》

卧病无聊。——明· 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

[题文公书院]回路

(1) 把能量利用以后的电流送回电源的导体线路

(2) 在两个地点之间的双向通信系统(如用电报、电话或无线电)

(3) 闭合电路

回路增益

[题文公书院]周易

简称《易》。儒家基本经典之一。内容包括《易经》、《易传》。通过八卦形式(象征天、地、雷、风、水、火、山、河流八种自然现象),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。含有朴素辩证法的观点。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过深远影响。

,

  • 【贞义女咏】_秦梓 | 宋代
  • 【贞义女咏】_秦梓 | 宋代 >> 【贞义女咏】_秦梓 | 宋代...

  • 【渔父词二首】_邓深 | 宋代
  • 【渔父词二首】_邓深 | 宋代 >> 【渔父词二首】_邓深 | 宋代...

  • 【旅寓岑寂中园丁送花四品因赋五绝】_杨公远 | 宋代
  • 【旅寓岑寂中园丁送花四品因赋五绝】_杨公远 | 宋代 >> 【旅寓岑寂中园丁送花四品因赋五绝】_杨公远 | 宋代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