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沁园春】作者:王炎午 朝代:宋代
[沁园春]沁园春原文
又是年时,杏红欲脸,柳绿初芽。
奈寻春步远,马嘶湖曲;卖花声过,人唱窗纱。
暖日晴烟,轻衣罗扇,看遍王孙七宝车。
谁知道,十年魂梦,风雨天涯!休休何必伤嗟。
谩赢得、青青两鬓华!且不知门外,桃花何代;不知江左,燕子谁家。
世事无情,天公有意,岁岁东风岁岁花。
拼一笑,且醒来杯酒,醉后杯茶。
[沁园春]诗词问答
问:沁园春的作者是谁?答:王炎午
问:沁园春写于哪个朝代?答:宋代
问:沁园春是什么体裁?答:词
问:王炎午的名句有哪些?答:王炎午
[沁园春]王炎午沁园春 书法图
沁园春书法作品
[沁园春]参考注释
[沁园春]年时
1.当年,往年时节。 2.岁月;年代。 3.方言。去年。 4.指历法的年月时日。 5.年头,年份。
[沁园春]杏红
黄中带红,比杏黄稍红的颜色。
[沁园春]柳绿
颜色名。 明 陶宗仪 《辍耕录·写像诀》:“凡调合服饰器用颜色者:緋红,用银朱紫花合。桃红,用银朱燕支合。肉红,用粉为主,入燕支合……柳緑,用枝条緑入槐花合。”
[沁园春]寻春
游赏春景。 唐 陈子昂 《晦日宴高氏林亭》诗:“寻春游上路,追宴入山家。” 宋 惠洪 《意行入古寺》诗:“清明雨过快晴天,古寺寻春亦偶然。” 明 梁辰鱼 《浣纱记·游春》:“下官就是 越国 上大夫 范蠡 ,寻春到此。” 清 徐元正 《广陵怀古》诗:“寻春易过佳风月,送老难忘好墓田。”
[沁园春]马嘶
发出高而拖长的典型属于马的嘶鸣声
[沁园春]卖花
犹卖笑。 清 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消夏录三》:“邻里能助我,则乞助我,不能助我,则我且卖花,毋笑我。”
[沁园春]窗纱
窗户上安的纱布、铁纱等
[沁园春]王孙
(1) 王爵的子孙
(2) 泛指贵族子孙,古时也用来尊称一般青年男子
王孙公子
[沁园春]七宝车
用多种珍宝装饰的车。亦泛指华贵的车子。《北齐书·后主穆后传》:“属 周武 遭太后丧,詔侍中 薛孤 、 康买 等为弔使,又遣商胡齎锦綵三万疋与弔使同往,欲市真珠为皇后造七宝车。” 明 高瑞南 《新水令·悼内》套曲:“月暗双鸞镜,香分七宝车。” 清 王韬 《淞隐漫录·沉荔香》:“掷果争看七宝车,停踪墙畔乞桃花。”亦作“ 七宝高车 ”。 明 梅鼎祚 《崑崙奴》第二折:“也不须白鼻小騧,也不须七宝高车,我则向空中往来寻空罅。”
[沁园春]知道
(1) 通晓天地之道,深明人世之理
闻一言以贯万物,谓之知道。——《管子》
(2) 认识道路
今得遣归,既不知道,不能独行,为我得一伴否?——晋· 干宝《搜神记》
(3) 晓得,谓对事物有所了解、认识
知道了发生过的情况
[沁园春]十年
形容时间长久。《左传·僖公四年》:“一薰一蕕,十年尚犹有臭。” 杨伯峻 注:“十年,言其久也。” 唐 贾岛 《剑客》诗:“十年磨一剑,霜刃未曾试。”
[沁园春]魂梦
梦;梦魂。 唐 李嘉祐 《江湖秋思》诗:“ 嵩 南春徧伤魂梦, 壶口 云深隔路歧。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十四:“ 于大郊 魂梦里也道:‘此时死尸,不知漂去几千万里了。’” 清 方文 《寄怀齐方壶》诗:“千里家山魂梦远,三江雨雪信音稀。” 康有为 《大同书》甲部绪言:“吾已嘬之,饮之,葄之,枕之,魂梦通之。”
[沁园春]风雨
(1).风和雨。 宋 苏轼 《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》之一:“嘉穀卧风雨,稂莠登我场。”《醒世恒言·李汧公穷邸遇侠客》:“风雨萧萧夜正寒,扁舟急桨上危滩。”
(2).刮风下雨。《书·洪范》:“月之从星,则以风雨。” 晋 干宝 《搜神记》卷十四:“王悲思之,遣往视觅,天輒风雨,岭震云晦,往者莫至。”
(3).比喻危难和恶劣的处境。《汉书·朱博传》:“﹝ 朱博 ﹞稍迁为功曹,伉侠好交,随从士大夫,不避风雨。” 曹禺 《北京人》第一幕:“事实上 愫方 哀怜他,沉默地庇护他,多少忧烦的事隐瞒着他,为他遮蔽大大小小无数次的风雨。”参见“ 风雨如晦 ”。
(4).比喻纷纷的议论和各种各样的传说。《文汇报》1992.2.15:“ 周 余 离婚,被毫不留情的新闻界大肆渲染,重笔浓墨,闹得满城风雨。”参见“ 满城风雨 ”。
[沁园春]天涯
在天的边缘处。喻距离很远
天涯若比邻。——唐· 王勃《杜少府之任蜀州》
同是天涯沦落人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
夕阳西下,断肠人在天涯。——元· 马致远《天净沙·秋思》
[沁园春]休休
悠闲的样子
休休有容。——清· 张廷玉《明史》
[沁园春]何必
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
何必去那么早
[沁园春]伤嗟
悲伤感叹。 南朝 陈 徐陵 《报尹义尚书》:“怀此殊才,实可伤嗟。” 唐 白居易 《酬微之》诗:“吟翫独当明月夜,伤嗟同是白头时。” 元 张可久 《折桂令·玉山席上题壁》曲:“脱帽临风,停杯问月,往事伤嗟。”
[沁园春]赢得
获得
赢得仓皇北顾。——宋· 辛弃疾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
赢得独立
[沁园春]青青
(1) 茂盛的样子
青青园中葵。——《乐府诗集·长歌行》
郁郁青青。——宋· 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溪上青青草。——宋· 辛弃疾《清平乐·村居》
尽荠麦青青。——宋· 姜夔《扬州慢》
(2) 墨绿色
云青青兮欲雨。——唐· 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
客舍青青柳叶新。——唐· 王维《送元二使安西》
[沁园春]鬓华
花白的鬓发。 宋 欧阳修 《采桑子》词:“鬢华虽改心无改,试把金觥,旧曲重听,犹是当年醉里声。” 元 揭傒斯 《和族子节京城客思》:“岁月日夜去,为谁催鬢华。” 明 杨基 《闻邻船吹笛》诗:“ 江 南万里不归家,笛里分明説髩华。” 清 顾炎武 《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》诗:“天地存肝胆,江山閲鬢华。”
[沁园春]不知
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,和知道的意思相反。
[沁园春]桃花
亦作“ 桃华 ”。1.桃树所开的花。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物色》:“‘灼灼’状桃花之鲜,‘依依’尽杨柳之貌。” 唐 张志和 《渔父》词之一:“ 西塞 山前白鷺飞,桃花流水鱖鱼肥。” 元 贯云石 《折桂令·送春》曲:“落日啼鹃,流水桃花。” 清 龚自珍 《宋先生述》:“朱书如桃华,日罄五七十纸。” 杨朔 《海市》:“年年桃花开时,就像那千万朵朝霞到海岛上来。”
(2).形容女子容貌。 唐 温庭筠 《照影曲》:“桃花百媚如欲语,曾为无双今两身。” 清 徐士銮 《宋艳·驳辨》:“诗云:一从蕙死兰枯后,刚道桃花好面皮。”
(3).指桃花马。 唐 岑参 《玉门关盖将军歌》:“桃花叱拨价最殊,骑将猎向城南隅。” 宋 郭昭符 《秋日同知州潘赞善朝阳岩闲望归郡中书事》诗:“画橈渌水沙棠轻,朱鞅追风桃花速。”
(4).“ 桃花水 ”的省称。指春汛。 宋 苏轼 《次韵王定国南迁回见寄》:“相逢为我话留滞,桃花春涨孤舟起。”
(5).病名。癣的一种。 清 陆长春 《香饮楼宾谈·徐氏二女》:“次女犯桃花百日,为美玉之玷。”
[沁园春]江左
古时在地理上以东,为左,江左也叫[江东],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,也指东晋、宋、齐、梁、陈各朝统治的全部地区
偏安江左
[沁园春]燕子
家燕和雨燕的通称
[沁园春]谁家
(1).何家,哪一家。《乐府诗集·相和歌辞二·蒿里》:“蒿里谁家地,聚歛魂魄无贤愚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二八回:“ 武松 忍耐不住,按定盒子,问那人道:‘你是谁家伴当?怎地只顾将酒食来请我?’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回:“ 王举人 道:‘去年在谁家作馆?’”
(2).谁,何人。 唐 张鷟 《游仙窟》:“ 十娘 咏曰:‘眼心俱忆念,心眼共追寻;谁家解事眼,副着可怜心?’” 元 无名氏 《鸳鸯被》第二折:“他题的名姓儿别,语话儿差,空着我担个没来由牵掛,这不识羞的汉子你是谁家?” 孙犁 《澹定集·致铁凝信(三)》:“ 鲁迅 在《中国小说史略》中,曾列有对照表(即真人与书中人),也没有听说有谁家向作者提出抗议,或是起诉。”
(3).何处。 唐 李白 《春夜洛城闻笛》诗:“谁家玉笛暗飞声,散入春风满 洛 城。” 宋 张元干 《石州慢》词:“谁家疏柳低迷,几点流萤明灭。” 元 张寿卿 《红梨花》第一折:“贪和你书生打话,畅好是兜兜搭搭,因此上不知明月落谁家。”
(4).怎样。 唐 王建 《寄刘蕡问疾》诗:“年少病多应为酒,谁家将息过今春。” 宋 张炎 《数花风·别义兴诸友》词:“好游人老,秋鬢芦花共色。征衣犹恋去年客。古道依然黄叶,谁家萧瑟!”
(5).怎能。 唐 韩愈 《杏园送张彻侍御归使》诗:“归来身已病,相见眼还明。更遣将诗酒,谁家逐后生。” 宋 吴文英 《瑞龙吟·送梅津》词:“ 西湖 到日,重见梅鈿皱。谁家听琵琶未了,朝驄嘶漏。”
(6).为什么。 宋 苏轼 《秋兴》诗之一:“野鸟游鱼信往还,此身同寄水云间。谁家晚吹残红叶,一夜归心满旧山。” 宋 苏轼 《谢人见和前篇》之二:“得酒强欢愁底事,闭门高卧定谁家。” 元 张可久 《折桂令·湖上道院》曲:“ 双井 先春採茶, 孤山 带月锄花,童子谁家,贪看 西湖 ,懒诵《南华》。”
(7).甚么。 宋 无名氏 《张协状元》戏文第二出:“生:适来听得一派乐声,不知谁家调弄?众:《烛影摇红》。” 钱南扬 校注:“谁家调弄,犹云‘甚么曲调’。” 宋 张炎 《台城路·抵吴书寄旧友》词:“雁拂沙黄,天垂海白,野艇谁家分晓?” 明 汤显祖 《牡丹亭·惊梦》:“良辰美景奈何天,赏心乐事谁家院!”
(8).甚么东西。 唐 杜甫 《少年行》:“马上谁家白面郎,临阶下马坐人牀。不通姓字粗豪甚,指点银瓶索酒尝。” 元 杨暹 《西游记》第三本第十二出:“[鬼母云]谁家一个黄口孺子,焉敢駡我?”参见 张相 《诗词曲语词汇释·谁家》。
[沁园春]世事
(1) 世上的事
早岁那知世事艰,中原北望气如山。——《书愤》
(2) 人情世故
善于世事
[沁园春]无情
(1) 没有感情
无情无义
(2) 不留情
水火无情
[沁园春]天公
(1) 天。以天拟人,故称
(2) 神话传说中指自然界的主宰者
天公不作美
[沁园春]有意
(1) 故意
有意举行一次化装舞会
(2) 有心思
有意帮忙
[沁园春]东风
(1) 从东方吹来的风
小楼昨夜又东风。——南唐· 李煜《虞美人》
(2) 春天的风
(3)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涨的革命气势
东风吹向天地外,荡尽人间群魔妖。——《天安门诗八首》
[沁园春]杯酒
(1).一杯酒。 汉 司马迁 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未尝衔盃酒,接慇懃之欢。”
(2).指饮酒。《新唐书·张延赏传》:“吾武夫,虽有旧恶,盃酒间可解。”
[沁园春]诗文赏析
王炎午的词,仅存这一首,初见于《元草堂诗馀》卷下。王炎午是文天祥的同乡,临安陷落后,他尽出家资,以助军饷;文天祥被俘后,他作了“生祭文”。激励文天祥死节,自己也成了南宋的遗民。
这首词作于宋亡之后。全词借伤春感怀,表达故国之痛。词的上片从春景入笔。以较多文字写春光骀荡。游人如醉;下片则转写感慨,抒发目前情怀。
词的上片由三层内容组成。起三句为一层,总写春色明媚。作者选取杏与柳作为描绘春光的代表。杏、柳都含有春的诗意。“脸”“芽”在这里作动词,是说杏花欲露脸。柳眼欲抽芽,正是新春景象。而作者在写春光之前,先着一句“又是年时”。是寓有感慨之意,即这番景象,与往年一样。寻春步远“至”看遍王孙七宝车”共七句 ,是第二层。写人们的游春、赏春活动。如果说前一层重在写“自然”的话,那么这一层就是侧重写“人事”了。这七句中有一条时间发展的暗线,包括了从早春到暮春的整个春天的游乐活动。内容很丰富;远郊的寻春,湖曲的马嘶,穿街过巷的卖花声,碧纱首里的唱歌人,暖暖的阳光,缥缈的晴烟,轻衣、罗扇以及王孙游春的七宝车,一句一景,目不暇接。这七句用一个“奈”字领起。意思是说对如此这般的春光 。我该怎样去领受呢?显然,词人面对一派升平欢乐景象。深深地陶醉了,结处笔锋急转:“谁知道,风雨天涯!“从情景极妙处猛然跌入眼前凄风苦雨般的现实中。那十年之前的诸多美景化成了一场空梦,被历史的风雨卷到了海角天涯。
下片紧承“谁知道”三句,抒发词人十年来郁结于心的悲伤感慨。但词人却正话反说:“休休何必伤嗟!”好象在作自我宽慰,但他写上紧接着说:“谩赢得,青青两鬓华!”从一个“赢字上,我们看到了词人不可平复的悲愤。他为了挽救南宋危亡。倾家荡产,亲履戎行 ,出生入死,到头来南宋仍归于灭亡。盘盘皆输,步步艰难,他主观上想赢得的,全都落了空。他所“赢得”的,只有原来的黑发换成了花白!“且不知”四句有遁迹避世和凭吊亡宋之意。“拼一笑”三句,则紧承“岁岁”句意,交代作者在眼下春光之中极度悲苦的生活情态。这与上片回忆中的春光行乐图形成了一个极强烈的对比。从这个对比中,表现了作者的思想立场。他对故国的魂萦梦绕之情和不知燕子谁家的亡国之痛,就不言而喻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