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满庭芳】作者:贾仲名 朝代:元代
[满庭芳]满庭芳原文
也是天然对付。
险些儿身归地府。
命掩泉途。
荆楚臣云:为甚这厮做出这等事来。正旦唱:这厮只因饱煖生淫欲。
荆楚臣云:这是关系性命。暂时随顺。省致如此狼狈。正旦唱:便休想似水如鱼。
荆楚臣云:权时之事。何故认真。正旦唱:与这厮待一时间莺俦燕侣。
我情愿尽世儿凤只鸾孤。
荆楚臣云:且免一时危难。也不为过。正旦唱:楚臣也。
你深思虑。
因何难共处。
岂不闻冰炭不同垆。
[满庭芳]诗词问答
问:满庭芳的作者是谁?答:贾仲名
问:满庭芳写于哪个朝代?答:元代
问:满庭芳是什么体裁?答:散曲
问:贾仲名的名句有哪些?答:贾仲名
[满庭芳]注释
1. 出处:元曲选 对玉梳 第三折
[满庭芳]参考注释
[满庭芳]天然
(1) 自然赋予的;生来就有的;自然生成的;自然形成的
天然气
天然港湾
天然放射性
(2) 理所当然,自然而然
瑞丰觉得假若 冠先生出头和 东阳竞争,他天然的应当帮助 冠先生。—— 老舍《四世同堂》
[满庭芳]对付
(1) 处理事务;办理
林冲今番直吃我们对付了。——《水浒传》
这种事情不难对付
(2) 击败或挡开
全国政府必须对付省的分裂主义
(3) 将就;凑合
这双旧鞋还能对付着穿一年
(4) 应付
他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对付这次期末考试
(5) 〈方〉∶设法弄到手
烦您给对付二条好烟
(6) 〈方〉∶感情相投;对心思
他俩一向不对付
说对付了,她也许能听你的
[满庭芳]些儿
(1).小貌。 唐 吕岩 《三字诀》诗:“些儿法,合大道。”
(2).少许,一点儿。 宋 陈亮 《祝英台近·九月一日寿俞德载》词:“世间万寳都成,些儿无欠,只待与黄花为地。”《西游记》第六三回:“水里本事,我略有些儿。” 清 纳兰性德 《临江仙》词之七:“带得些儿前夜雪,冻云一树垂垂。” 茅盾 《子夜》十五:“本来我万事都耐着些儿,现在可不能再马虎!”
(3).片刻,一会儿。 金 董解元 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五:“些儿来迟,已成不救,定应一命见阎王。” 明 贾仲名 《萧淑兰》第二折:“如今将学生放假三日,且在书房中独坐些儿。”
[满庭芳]地府
人死后灵魂的归宿之地(迷信)
[满庭芳]泉途
亦作“ 泉涂 ”。泉下;地下。指阴间。 南朝 宋 谢庄 《宋孝武宣贵妃诔》:“皇帝痛掖殿之既闃,悼泉途之已宫。”《宋书·刘勔传》:“泉途就永,寃逝无追。” 明 唐寅 《刘太仆墓志铭》:“大化奄忽,投轨泉途。” 清 方苞 《兄子道希墓志铭》:“安归泉涂,汝毋惻伤。”
[满庭芳]荆楚
(1). 荆 为 楚 之旧号,略当古 荆州 地区,在今 湖北 湖南 一带。《诗·商颂·殷武》:“挞彼 殷武 ,奋伐 荆楚 。”《楚辞·大招》:“自恣 荆楚 ,安以定只。” 唐 杜甫 《江上》诗:“江上日多雨,萧萧 荆楚 秋。” 宋 周邦彦 《齐天乐·端午》词:“角黍包金,香蒲泛玉,风物依然 荆楚 。” 清 魏源 《<圣武记>序》:“ 荆楚 以南,有积感之民焉。”
(2).木名。古时用为刑杖。 明 余继登 《典故纪闻》卷一:“ 太祖 指道旁荆楚谓世子曰:‘古者用此为扑刑,盖以其能去风,虽伤不至过甚。’”
[满庭芳]为甚
为什么。 宋 周邦彦 《迎春乐·携妓》词:“为甚月中归,长是他、随车后。” 元 王实甫 《西厢记》第三本第三折:“为甚媒人,心无惊怕。” 清 李渔 《奈何天·惊丑》:“为甚的爇席薰兰处,好气息不见分毫。” 郭沫若 《瓶》诗之二三:“啊,有酒,你为甚总怕提壶?”
[满庭芳]这等
(1) 这般;此类
没想到会出这等怪事
(2) 如此
有劳二位这等费心
[满庭芳]正旦
戏曲角色,即青衣
[满庭芳]楚臣
指 屈原 。 南朝 梁 锺嵘 《诗品·总论》:“ 楚 臣去境, 汉 妾辞宫。” 唐 李白 《赠崔秋浦》诗之三:“应念 金门 客,投 沙 弔 楚 臣。” 王琦 注:“ 屈原 , 楚 贤臣也。” 宋 苏轼 《次韵曹子方龙山真觉院瑞香花》诗:“纫为 楚 臣佩,散落天女襟。” 清 龚自珍 《辨仙行》:“ 周任 史佚 来斌斌,配食 漆吏 与 楚 臣;六艺但许《庄》《骚》邻,芳香惻悱怀义仁。”
[满庭芳]关系
(1)
(2) 事物之间相互作用、相互影响的状态
红专关系
小王跟这件事没有关系
(3) 人和人或人和事物之间某种性质的联系
社会关系
党群关系
(4) 有影响或重要性
没有关系,不会出什么大乱子的
(5) 泛指原因、条件
由于时间关系,我不往下讲了
(6) 牵涉
交通安全是关系到千万人家庭幸福的大事
(7) 组织关系
转关系
下午,我还要去转团的关系
(8) 泛指原因、条件等
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,今年不比往年健康,但仍不辍劳动,尤喜纺棉。—— * 《回忆我的母亲》
[满庭芳]性命
指生物的生命
苟全性命于乱世。——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偷性命。——明· 刘基《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》
身心性命。——清· 刘开《问说》
[满庭芳]暂时
短时间内
因内部维修,暂时停止营业
[满庭芳]随顺
依顺;依从。 唐 韩愈 《答陈生书》:“所谓顺乎在天者,贵贱穷通之来,平吾心而随顺之,不以累乎其初。” 元 关汉卿 《窦娥冤》第一折:“若不随顺他,依旧要勒死我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二六回:“ 武松 拖住便道:‘一杯淡酒,又不长久,便请到家。’那 姚二郎 只得随顺到来。”《警世通言·计押番金鳗产祸》:“ 张彬 没奈何,只得随顺。”
[满庭芳]如此
(1) 这样,那样;像指出的或提出的方式或方法这样或那样
如此则荆吴之势强——《资治通鉴》
理当如此
(2) 达到这个程度或达到这个范围
劳苦而功高如此。——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(3) 这样的
两座城市发展的状况是如此相同
[满庭芳]狼狈
(1).二兽名。狈是传说中一种似狼的野兽。 唐 段成式 《酉阳杂俎·毛篇》:“或言狼狈是两物,狈前足絶短,每行常驾两狼,失狼则不能动,故世言事乖者称狼狈。” 宋 沉括 《梦溪笔谈·艺文二》:“如‘自朱耶之狼狈,致赤子之流离’,不唯赤对朱,耶对子,兼狼狈、流离,乃兽名对鸟名……如此之类,皆为假对。”
(2).喻指恶人。 唐 舒元舆 《坊州按狱》诗:“门墙见狼狈,案牘闻腥臊。”
(3).喻艰难窘迫。《后汉书·任光传》:“ 更始 二年春, 世祖 自 蓟 还,狼狈不知所向,传闻 信都 独为 汉 拒 邯郸 ,即驰赴之。”《三国志·蜀志·马超传》:“ 康 故吏民 杨阜 、 姜敍 、 梁宽 、 赵衢 等,合谋击 超 ……﹝ 超 ﹞进退狼狈,乃奔 汉中 依 张鲁 。” 晋 李密 《陈情表》:“臣欲奉詔奔驰,则 刘 病日篤;欲苟顺私情,则告诉不许:臣之进退,实为狼狈。”《三国演义》第三一回:“ 绍 口吐鲜血不止,嘆曰:‘吾自歷战数十场,不意今日狼狈至此!’” 周而复 《上海的早晨》第四部三十:“他现在感到自己出马过早,使得处境狼狈,进退不得。”
(4).急速,急忙。 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方正》:“ 周伯仁 为吏部尚书,在省内夜疾危急。时 刁玄亮 为尚书令,营救备亲好之至。良久小损。明旦,报 仲智 , 仲智 狼狈来。始入户, 刁 下牀对之大泣,説 伯仁 昨危急之状。”《宋书·后妃传·文帝袁皇后》:“初,后生 劭 ,自详视之,驰白 太祖 :‘此儿形貌异常,必破国亡家,不可举。’便欲杀之。 太祖 狼狈至后殿户外,手拨幔禁之,乃止。”《隋书·李密传》:“ 世充 夜潜济师,詰朝而阵, 密 方觉之,狼狈出战,於是败绩。” 宋 司马光 《尚书驾部员外郎司马府君墓志铭》:“少时家贫,有衣一笥,夜遗火,比家人觉,狼狈救之,笥衣已尽。”
(5).喻互相勾结。 清 黄钧宰 《金壶浪墨·漕弊》:“﹝盐漕﹞浮收之原由于旗丁之索加帮费……卫官在 淮 ,奉法惟谨,不率则漕督褫其章服而扑之;及到 江 南,挑米色,促兑期,互为狼狈,又旗丁之羽翼也。”《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·绅士为平民之公敌》:“盖政府既利用彼,彼又利用政府,同恶相济。而又别有彼所利用之人……彼欲为最有权力之绅士,必先利用此两种人,夫然后上可以狼狈政府,假公济私,下可以把持社会,淆黑乱白。”
(6).喻互相配合。 梁启超 《论俄罗斯虚无党》:“虚无党之筹款,亦固有术;大率由募集而得者十之一二,由强取而得者十之八九……此等手段,必与 * 手段相狼狈,而非泛泛然以口舌煽 * 者所能有也。”
(7).犹竭力。《南史·刘歊传》:“奉母兄以孝悌称,寝食不离左右。母意有所须,口未及言, 歊 已先知,手自营办,狼狈供奉。”《英烈传》第十一回:“却説 滁阳王 未及半月,偶因惊疑成疾, 太祖 日视汤药,十分狼狈。”
(8).困顿疲惫貌。《 * 词话》第二六回:“可怜这 来旺儿 ,在监中监了半月光景,没钱使用,弄的身体狼狈,衣服蓝缕,没处投奔。”《警世通言·旌阳宫铁树镇妖》:“却説孽龙精既出其井,仍变为 慎郎 ,入于 贾使君 府中。使君见其身体狼狈,举家大惊,问其缘故。”《说唐》第五五回:“﹝ 盖世雄 ﹞被 秦叔宝 打了一鐧,背上又痛,身子又十分狼狈……这番一放倒,就睡着了。”
(9).破敝不整貌。《西游记》第三八回:“彩画雕栏狼狈,宝妆亭阁攲歪。”
(10).指邋遢。 沉从文 《大小阮》:“他见 小阮 衣着显得有点狼狈,就问 小阮 到了 北京 多久,住在什么地方。” 老舍 《骆驼祥子》三:“他也能看到自己身上的一切,虽然是那么破烂狼狈,可是能以相信自己确是还活着呢。”
(11).犹尴尬。 叶圣陶 《未厌集·苦辛》:“新人交拜的时候,几个伴娘扶着新郎跪起,形相略带狼狈,象醉人跌交似地。” 沙汀 《祖父的故事·三斗小麦》:“她们一时被他的反话弄得狼狈起来。” 陈登科 《赤龙与丹凤》四:“ 黎伥 被骂得狗血喷头,有口难言;含垢忍辱,蜡黄着脸,狼狈地离开宴席。”
[满庭芳]休想
别想
你休想逃脱
[满庭芳]似水如鱼
像鱼和水一样不能离开。形容关系密切,不可分离。多指男女情人。
[满庭芳]权时
(1).暂时,临时。 汉 朱浮 《为幽州牧与彭宠书》:“而 浮 秉征伐之任,欲权时救急。” 唐 寒山 《诗》之二○四:“ 张 王 李 赵 权时姓,六道三途事似麻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九回:“今将本犯权时寄监收禁,候上宪批示。” 田汉 《获虎之夜》:“爹逼得我没有法子,我只好权时答应了。”
(2).犹权宜。《后汉书·梁商传》:“虽云礼制,亦有权时。” 李贤 注:“权时谓不依礼也。” 宋 王安石 《非礼之礼》:“今之人諰諰然求合于其迹,而不知权时之变。”
(3).审度时势。《续资治通鉴·宋高宗建炎元年》:“ 金 人专以铁马取胜,而吾以步军敌之,宜其溃散。今行在之马不满五千,可披带者无几,权时之宜,非括买不可。”
[满庭芳]何故
什么缘故;为什么。《左传·宣公十一年》:“ 夏徵舒 为不道,弑其君,寡人以诸侯讨而戮之,诸侯、县公皆庆寡人,女独不庆寡人,何故?” 晋 干宝 《搜神记》卷十六:“夫人从何所来?车上所载何物?丈夫安在?何故独行?” 唐 卢仝 《月蚀》诗:“何故中道废?自遗今日殃。” 宋 叶适 《<梁父吟>序》:“使 亮 终已不遇而抱孙长息以老於 隆中 者,其躬耕之获,岂少此哉?何故自亲 汉 魏 之劳,至今遗恨以死?”
[满庭芳]认真
不马虎,以严肃的态度或心情对待
认真的态度
[满庭芳]一时间
短时间之内。《敦煌曲子词·望江南》:“莫攀我,攀我大心偏。我是 曲池 临池柳,者人折了那人攀,恩爱一时间。” 元 关汉卿 《裴度还带》第一折:“嘆穷途少年客,一时间,命运乖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四回:“一时间那两个骡夫也吃完了饭,走了进来。” 杨朔 《泰山极顶》:“一时间,我又觉得自己不仅是在看画卷,却又象是在零零乱乱翻着一卷历史稿本。”
[满庭芳]莺俦燕侣
以莺、燕之成双作对比喻情侣或夫妇。 元 关汉卿 《鲁斋郎》第三折:“你自有鶯儔燕侣。我从今万事不关心。” 明 徐复祚 《红梨记·诗要》:“喜春风得意正在今朝,岂可为鶯儔燕侣三春约,忘却你鹏路鵾程万里遥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绛妃》:“且看鶯儔燕侣,公覆夺爱之仇;请与蝶友蜂交,共发同心之誓。”
[满庭芳]情愿
(1) 志愿;愿望
宜遂情愿
(2) 心里愿意
情愿即刻撤兵。——《广东军务记》
两相情愿
(3) 宁愿
她情愿粉身碎骨,也不在敌人面前屈服
[满庭芳]尽世儿
犹言一辈子。 元 石德玉 《紫云庭》第一折:“惭愧呵谢天地不是相思病,你教俺尽世儿厮守着。” 明 贾仲名 《对玉梳》第三折:“与这厮待一时间鶯儔燕侣,我情愿尽世儿凤隻鸞孤。”
[满庭芳]凤只鸾孤
只:单独。凤和鸾比喻夫妻。单只的凤,孤独的鸾。比喻夫妻离散。
[满庭芳]一时
(1) 一个时期
此一时彼一时
一时多少豪杰。——宋·苏轼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
(2) 短时间
一时半刻
一时纫。——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一时从者千人。——清·邵长蘅《青门剩稿》
(3) 同一时候。
一时收禽(一时:同时。禽:通[擒]。收禽:逮捕奸党)。——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一时皆下。——唐·李朝威《柳毅传》
一时齐发,众妙毕备。——《虞初新志·秋声诗自序》
(4) 一些时候
攻一时。——清·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
[满庭芳]危难
(1) 危险和灾难
遇到危难
(2) 危险困难
涉危难之路
[满庭芳]不为
(1).不做;不干。《诗·卫风·淇奥》:“善戏謔矣,不为虐兮。”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为长者折枝,语人曰:‘我不能’,是不为也,非不能也。” 宋 曾巩 《寄欧阳舍人书》:“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;又以其子孙之所请也,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,於是乎铭始不实。”
(2).谓收成不好。《墨子·杂守》:“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以备湛旱、岁不为。” 王念孙 《读书杂志·墨子六》:“‘岁不为’,犹《玉藻》言年不顺成也。”《淮南子·本经训》:“是故上下离心,气乃上蒸,君臣不和,五穀不为。” 高诱 注:“不为,不成也。”
(3).不算,不是。 南朝 宋 颜延之 《陶徵士诔》:“夫璿玉致美,不为池隍之宝;桂椒信芳,而非园林之实。” 清 李渔 《闲情偶寄·词曲》:“先破后承,始开终结,内分八股,股股相对,绳墨不为不严矣。”
(1).不因为。《荀子·天论》:“天行有常,不为 尧 存,不为 桀 亡。” 汉 东方朔 《答客难》:“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輟其冬,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輟其广,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。” 宋 周邦彦 《浣溪沙》词:“不为萧娘旧约寒,何因容易别 长安 。”
(2).不为了。《汉书·扬雄传下》:“盖闻圣主之养民也,仁霑而恩洽,动不为身。” 颜师古 注:“言忧百姓也。”
[满庭芳]深思
认真思考,深入考虑
深思熟虑
[满庭芳]共处
相处(如在一项活动或经历中)
[满庭芳]岂不
难道不…?怎么不…?
岂不容易?
[满庭芳]冰炭
冰和火炭(两相矛盾)。比喻互不相容的事物
关系恶化成冰炭一般
[满庭芳]不同
(1).不相同;不一样。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定势》:“所习不同,所务各异,言势殊也。” 前蜀 韦庄 《关河道中作》诗:“往来千里路长在,聚散十年人不同。” 毛 * 《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》二:“他们想问题做事情的方法,他们的历史习惯,跟我们不同。”
(2).不同意。《宋书·张邵传》:“太尉长史 何勗 不同,欲席捲奔 鬱洲 ,自海道还都。”《南齐书·鄱阳王锵传》:“殿下但乘油壁车入宫,出天子置朝堂,二王夹辅号令, 粲 等闭城门上仗,谁敢不同?”
(3).不和。《后汉书·孔融传》:“﹝ 融 ﹞与中丞 赵舍 不同,託病归家。”
元代,贾仲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