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古诗词

【赠卢沙弥小师】_姚合 | 唐代

【赠卢沙弥小师】作者:姚合 朝代:唐代

[赠卢沙弥小师]赠卢沙弥小师原文

怕见世间事,削头披佛衣。
年小未受戒,会解如老师。
天与出家肠,一食斋不饥。
麻履踏雪路,与马不肯骑。
嫌我身腥膻,似我见戎夷。
彼此见会异,对面成别离。
我师文宣王,立教垂书诗。
但全仁义心,自然便慈悲。
两教大体同,无处辨是非。
莫以衣服别,到头不相知。

[赠卢沙弥小师]诗词问答

问:赠卢沙弥小师的作者是谁?答:姚合
问:赠卢沙弥小师写于哪个朝代?答:唐代
问:赠卢沙弥小师是什么体裁?答:五排
问:姚合的名句有哪些?答:姚合

[赠卢沙弥小师]姚合赠卢沙弥小师 书法图

【赠卢沙弥小师】_姚合 | 唐代
赠卢沙弥小师书法作品

全唐诗:卷497-86

[赠卢沙弥小师]参考注释

[赠卢沙弥小师]世间

人世间;世界上。《百喻经·观作瓶喻》:“诸佛大龙出,雷音徧世间。” 晋 陶潜 《饮酒》诗之三:“有饮不肯饮,但顾世间名。” 唐 裴铏 《崑崙奴》:“其警如神,其猛如虎,即 曹州 孟海 之犬也。世间非老奴不能毙此犬耳。” 宋 陆游 《高枕》诗:“高枕闲看古篆香,世间万事本茫茫。” 明 袁宏道 《寄散木》:“凡艺到极精处,皆可成名,强如世间浮泛诗文百倍。” 杨朔 《滇池边上》:“自古以来,人们常有个梦想,但愿世间花不谢,叶不落,一年到头永远是春天。”

[赠卢沙弥小师]削头

犹削发。 唐 姚合 《赠卢沙弥小师》诗:“怕见世间事,削头披佛衣。”

[赠卢沙弥小师]佛衣

即袈裟。佛教禅宗六祖以前皆用为传法的信物之一。 唐 刘禹锡 《大唐曹溪第六祖大鉴禅师第二碑》:“初 达摩 与佛衣俱来,得道传付,以为真印。” 唐 刘禹锡 《佛衣铭》:“佛言不行,佛衣乃争。”参见“ 传衣鉢 ”。

[赠卢沙弥小师]受戒

佛教徒通过一定的宗教仪式接受戒律

也亏我救你性命,摩顶受戒,做了我的徒弟。——《西游记》

[赠卢沙弥小师]会解

(1).犹领悟。 唐 郑谷 《峡中》诗:“独吟谁会解,多病自淹留。” 鲁迅 《坟·摩罗诗力说》:“凡人之心,无不有诗,如诗人作诗,诗不为诗人独有,凡一读其诗,心即会解者,即无不自有诗人之诗。”

(2).集解,集注。 清 刘献廷 《广阳杂记》卷三:“会解乃 明 乌程 潘基庆 良耜 氏之所集,以内七篇为宗,取诸家之注,总注於每篇之后。”

[赠卢沙弥小师]老师

(1)

(2) 今为教师的尊称

(3) 古为年老辈尊的传授学术的人;泛称传授文化、技艺的人

(4) 明清两代,生员、举子称座主和学官为[老师]

(5) 对僧侣的尊称

[赠卢沙弥小师]出家

弃舍俗家去做僧尼或道士

[赠卢沙弥小师]麻履

麻鞋。 唐 姚合 《送无可上人游越》诗:“清晨相访立门前,麻履方袍一少年。”

[赠卢沙弥小师]踏雪

行走在雪地上

踏雪寻梅

[赠卢沙弥小师]不肯

——用于否定式助动词表示拒绝

他不听劝告,不肯在他的船上装一台辅助引擎

[赠卢沙弥小师]我身

我自己;我这个人。 唐 韩愈 《赠张籍》诗:“我身蹈 丘 軻 ,爵位不早綰。” 唐 白居易 《我身》诗:“我身何所似,似彼孤生蓬。”

[赠卢沙弥小师]腥膻

腥而膻的味道

[赠卢沙弥小师]我见

我自己的看法

没有丝毫我见

[赠卢沙弥小师]戎夷

(1).戎和夷。古民族名。泛指少数民族。《礼记·王制》:“中国戎夷,五方之民,皆有性也,不可推移。”《敦煌曲子词·望江南》:“若不远仗天威力, 河 湟 必恐陷戎夷。” 明 李贽 《覆梅客生书》:“士民仰 盖公 之卧治,戎夷赖 李牧 之在边。”

(2).谓艰险不宁。《三国志·蜀志·许靖传》:“世路戎夷,祸乱遂合,駑怯偷生,自窜蛮貉。”

[赠卢沙弥小师]彼此

对称词。指你我、双方,那个和这个

彼此错杂。——清· 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

军中之将,各有彼此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

[赠卢沙弥小师]见会

见面,会面。 汉 蔡邕 《独断》卷下:“小国侯以肺腑宿卫亲公主子孙奉坟墓在京者,亦随时见会。”

[赠卢沙弥小师]对面

(1)

(2) 对门

他就住在对面

(3) 当面

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,忍能对面为盗贼。——唐· 杜甫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

(4) 正前方

杨志却待要回言,只见对面松林里影着一个人。——《水浒传》

[赠卢沙弥小师]别离

(1) 离别;分离

别离家乡,踏上征途

心知长别离。——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
商人重利轻别离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琵琶行

并序

(2) 》

[赠卢沙弥小师]我师

(1).对道人、法师的亲切称呼。《红楼梦》第一回:“石头笑曰:‘我师何太痴耶!’”

(2).鸟名。详“ 我师禽 ”。

[赠卢沙弥小师]文宣

指 孔子 。 唐玄宗 开元 二十七年封 孔子 为 文宣王 。 唐 吴筠 《高士咏·楚狂接舆夫妻》:“凤歌诫 文宣 ,龙德遂隐密。”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鬨丁》:“阉儿璫子,阉儿璫子,那许你拜 文宣 。” 清 无名氏 《<论语>齐景公待孔子五章弹词》:“疾心难煞 文宣圣 ,终日茫茫列国游。”

[赠卢沙弥小师]立教

树立教化;进行教导。《韩诗外传》卷八:“学校庠序以立教,事老养孤以化民。” 南朝 梁 刘孝标 《辩命论》:“或立教以进庸怠,或言命以穷性灵。” 宋 叶适 《<黄文叔诗说>序》:“自文字以来,《诗》最先立教,而 文 、 武 、 周公 用之尤详。”

[赠卢沙弥小师]义心

(1).节义或道义之心。 南朝 宋 颜延之 《秋胡诗》:“南金岂不重,聊自意所轻。义心多苦调,密比金玉声。” 前蜀 韦庄 《和薛先辈初秋寓怀》:“义心孤剑直,学海怒涛深。” 太平天囯 洪仁玕 《英杰归真》:“今本军师辅真圣主,得蒙上帝眷顾,以有当日之义心,乃有今日之义举,无非为上帝基督争体面,为上帝基督争纲常也。”

(2).佛教语。因迷于事或迷于理而产生的疑惑不决之心。 唐 王维 《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》诗:“欲问义心义,遥知空病空。”

[赠卢沙弥小师]自然

(1) 宇宙万物;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总和,即整个物质世界,自然界

改造自然

自然之理也。——宋· 欧阳修《新五代史·伶官传》

择于自然。——赫胥黎著、 严复译《天演论》

近于自然。——蔡元培《图画》

(2)

(3) 属于或关于自然界的、存在于或产生于自然界的、非人为的

自然现象

自然之验。——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

(4) 不勉强,不拘束,不呆板

他的动作很自然

复得返自然。(指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)。——晋· 陶渊明《归园田居》

自然蛾眉。——唐· 李朝威《柳毅传》

(5) 不经人力干预而自由发展

听其自然

(6) 当然

带露折花,色香自然要好得多。——鲁迅《朝花夕拾》

[赠卢沙弥小师]慈悲

谓给人快乐,将人从苦难中拔救出来,亦泛指慈爱与怜悯

[赠卢沙弥小师]大体

有关大局的重要道理

识大体,顾大局

[赠卢沙弥小师]无处

(1).无所处。谓没有处置的理由。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:“若於 齐 ,则未有处也。无处而餽之,是货之也。” 赵岐 注:“我在 齐 无事,於义未有所处也。义无所处而餽之,是以货财取我。”

(2).犹无为,无常。《吕氏春秋·圜道》:“帝无常处也,有处者乃无处也。” 高诱 注:“有处,有为也。有为则不能化,乃无处为也。”

(1).没有处所;没有地方。《楚辞·九辩》:“年洋洋以日往兮,老嵺廓而无处。”《汉书·高后纪》:“汝为将而弃军, 吕氏 今无处矣。” 颜师古 注:“言见诛灭,无处所也。” 唐 杜甫 《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》之一:“江上被花恼不彻,无处告诉只颠狂。” 茅盾 《子夜》十七:“可是她这样的苦闷却又无处可以告说。”

(2).无一处,没有任何地方。 唐 方干 《送孙百篇游天台》诗:“远近常时皆药气,高低无处不泉声。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五:“漫山遍野,无处不到,并无一些下落。”

[赠卢沙弥小师]是非

(1) 对与错;正确和谬误

是非问题

(2) 口舌;纠纷

搬弄是非

(3) 评论;褒贬

不屑随人是非

[赠卢沙弥小师]衣服

衣裳服饰。今泛指身上穿的各种衣裳服装

[赠卢沙弥小师]到头

(1) 到了尽头

顺着这条路走到头,就是他家

(2) ;结束

你的好日子到头了

[赠卢沙弥小师]相知

(1) 互相了解,知心

(2) 互相知心的朋友

与三四个相知方才吃得数杯,则听得街上闹炒炒。——《京本通俗小说》

,

【赠卢沙弥小师】_姚合 | 唐代
  • 【洛滨病卧户部李侍郎见惠药物谑以文星之句斐然仰谢】_刘禹锡 | 唐代
  • 【洛滨病卧户部李侍郎见惠药物谑以文星之句斐然仰谢】_刘禹锡 | 唐代 >> 【洛滨病卧户部李侍郎见惠药物谑以文星之句斐然仰谢】_刘禹锡 | 唐代...

    【赠卢沙弥小师】_姚合 | 唐代
  • 【灞岸别友】_戴叔伦 | 唐代
  • 【灞岸别友】_戴叔伦 | 唐代 >> 【灞岸别友】_戴叔伦 | 唐代...

    【赠卢沙弥小师】_姚合 | 唐代
  • 【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谷子诗两章,歌以和之】_韩愈 | 唐代
  • 【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谷子诗两章,歌以和之】_韩愈 | 唐代 >> 【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谷子诗两章,歌以和之】_韩愈 | 唐代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