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古诗词

【哀求法汉僧(题拟)】_慧超 | 唐代

【哀求法汉僧(题拟)】作者:慧超 朝代:唐代

[哀求法汉僧(题拟)]哀求法汉僧(题拟)原文

故里灯无主,他方宝树摧。

神灵去何处,玉貌已成灰。

忆想哀情切,悲君愿不随。

孰知乡国路,空见白云归。

[哀求法汉僧(题拟)]诗词问答

问:哀求法汉僧(题拟)的作者是谁?答:慧超
问:哀求法汉僧(题拟)写于哪个朝代?答:唐代
问:哀求法汉僧(题拟)是什么体裁?答:五律
问:慧超的名句有哪些?答:慧超

[哀求法汉僧(题拟)]注释

1.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三部

2. 题拟

[哀求法汉僧(题拟)]参考注释

[哀求法汉僧(题拟)]故里

旧时的门巷故居。指故乡,老家

早思归故里,华发等闲生。——唐· 李中《送人南游》

[哀求法汉僧(题拟)]无主

(1).指国无君;军无将。《书·仲虺之诰》:“惟天生民有欲,无主乃乱。” 孔 传:“民无君主,则恣 * ,必致祸乱。”《管子·权修》:“万乘之国,兵不可以无主。”《东观汉记·冯异传》:“ 更始 败亡,天下无主。” 唐 杜牧 《张保皋郑年传》:“大臣杀其王,国乱无主。”

(2).指无主祭人。《仪礼·丧服》:“无主者,谓其无祭主者也。”《礼记·丧大记》:“丧有无后,无无主。” 孔颖达 疏:“若无主则相对宾有闕,故四邻里尹主之,是无得无主也。”

(3).指宗庙无木主。《礼记·曾子问》:“ 曾子 问曰:‘古者师行,必以迁庙主行乎?’ 孔子 曰:‘天子巡守,以迁庙主行,载于齐车,言必有尊也。今也取七庙之主以行,则失之矣。当七庙、五庙无虚主。虚主者,唯天子崩,诸侯薨,与去其国,与祫祭於祖,为无主耳。’”参见“ 七庙 ”、“ 五庙 ”。

(4).没有主人。《吕氏春秋·异用》:“ 周文王 使人抇池,得死人之骸,吏以闻於 文王 。 文王 曰:‘更葬之。’吏曰:‘此无主矣。’” 唐 许棠 《成纪书事》诗之一:“满野多成无主冢,防边半是异乡人。”《元史·许衡传》:“道有梨,众争取啖之。 衡 危坐树下自若。或问之,曰:‘非其有而取之,不可也。’人曰:‘此无主。’ 衡 曰:‘梨无主,吾心独无主乎?’”

(5).谓不由己,无主张。 唐 聂夷中 《送友人归江南》诗:“上国身无主,下第诚可悲。” 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谈·谈献三·苏门孙先生言行》:“忧患恐惧,最怕有所;一有所,则我心无主。古来忠臣孝子、义士悌弟,只是能自作主张。”

(6).指女尚无夫家。 唐 李翱 《数奇篇》:“亲戚之丧在野者, 数奇 皆往葬之;姑姊妹之无主失时者, 数奇 皆取而嫁之。”

[哀求法汉僧(题拟)]他方

别处;他乡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文德郭皇后传》:“诸亲戚嫁娶,自当与乡里门户匹敌者,不得因势,彊与他方人婚也。”《京本通俗小说·错斩崔宁》:“这段公事,果然是小娘子与那 崔寧 谋财害命的时节,他两人须连夜逃走他方,怎的又去邻舍人家借宿一宵?” 茅盾 《昙》:“她机械地翻过了一页又一页的书,她的心魂却远在梦幻的他方。”

[哀求法汉僧(题拟)]宝树

(1).佛教语。指七宝之树,即极乐世界中以七宝合成的树木。《法华经·寿量品》:“宝树多花菓,众生所游乐。” 南朝 梁简文帝 《六根忏文》:“香风净土之声,宝树鏗鏘之响,於一念中,怳然入悟。” 唐 吴筠 《思还淳赋》:“宝树琼轩,凌云照日。鏗鍠窈窕,不可谈悉。” 许地山 《空山灵雨·七宝池上的乡思》诗:“ 迦陵频迦 鼓着翅膀,飞到池边一棵宝树上。”

(2).泛指珍奇的树木。《中国民间故事选·百鸟床》:“老辈人说过:走过南山的桂树林,在一个万丈高崖上,有一株宝树,这株树上的叶子啊,一年四季绿油油的,还随时开着象红宝石样的花朵。”

(3).古代妇女首饰中的步摇。 南朝 陈 徐陵 《<玉台新咏>序》:“反插金鈿,横抽宝树。” 吴兆宜 注:“《后汉·舆服志》:‘皇后步摇以黄金为山题,贯白珠为桂枝相繆,一爵九华。’”

(4).犹玉树。喻佳子弟。典出 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语言》:“ 谢太傅 ( 谢安 )问诸子姪:‘子弟亦何预人事?而正欲使其佳。’车骑( 谢玄 )答曰:‘譬如芝兰玉树,欲使其生於阶庭耳。’” 唐 王勃 《滕王阁诗序》:“非 谢 家之宝树,接 孟 氏之芳邻。”

[哀求法汉僧(题拟)]神灵

(1) 指各类神

上天神灵

狄杜大惊失色,以为奴隶们受神灵保佑,屡淹不死。——《死海不死》

(2) 神异;神奇

生而神灵

(3) 指魂魄;灵魂

[哀求法汉僧(题拟)]何处

哪里,什么地方。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:“且勇者不必死节,怯夫慕义,何处不勉焉!” 唐 王昌龄 《梁苑》诗:“万乘旌旗何处在?平臺宾客有谁怜?”《宋史·欧阳修传》:“ 脩 论事切直,人视之如仇,帝独奬其敢言,面赐五品服。顾侍臣曰:‘如 欧阳脩 者,何处得来?’” 茅盾 《一个女性》五:“但是何处有爱呢?何处是爱呢?”

[哀求法汉僧(题拟)]玉貌

(1).对人容颜的敬称。《战国策·赵策三》:“ 辛垣衍 曰:‘今吾视先生之玉貌,非有求於 平原君 者。’” 汉 刘向 《说苑·修文》:“故君子衣服中而容貌得,接其服而像其德,故望玉貌而行能有所定矣。” 清 姚鼐 《遇刘朴夫》诗:“新诗别更奇,玉貌看犹昨。”

(2).谓貌美如玉。 南朝 宋 鲍照 《芜城赋》:“东都妙姬,南国丽人;蕙心紈质,玉貌絳脣。” 五代 王定保 《唐摭言·酒失》:“为惊玉貌郎君坠,不得华轩更一嘶。” 明 单本 《蕉帕记·幻形》:“昨见 东吴 龙驤 ,羡他玉貌冰姿,兼有仙风道骨。”

(3).指青春年少。 唐 卢纶 《送黎燧尉阳翟》诗:“玉貌承严训,金声称上才。”

(4).指美女。 战国 楚 宋玉 《笛赋》:“頳颜臻,玉貌起;吟《清商》,追流徵。” 唐 长孙佐辅 《古宫怨》诗:“三千玉貌休自夸,十二金釵独相向。” 明 范廷瓒 《玉钩斜》诗:“ 吴公 臺下坟,玉貌化为土。”《说岳全传》第七八回:“玉貌娉婷,嬾傍妆臺骋马游。”

[哀求法汉僧(题拟)]忆想

回想。 宋 唐庚 《有所叹诗》之二:“耕田佩印两徒然,忆想 平津 只去年。”

[哀求法汉僧(题拟)]哀情

悲伤的感情。 汉武帝 《秋风辞》:“欢乐极兮哀情多,少壮几时兮奈老何?”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诔碑》:“至於序述哀情,则触类而长。” 唐 韩愈 《此日足可惜赠张籍》诗:“哀情逢吉语,惝怳难为双。”

[哀求法汉僧(题拟)]孰知

深刻了解;清楚地知道。《荀子·礼论》:“孰知夫礼义文理之所以养情也!” 唐 杜甫 《垂老别》诗:“老妻卧路啼,岁暮衣裳单。孰知是死别,且復伤其寒。” 唐 韩愈 《复志赋》:“窥前灵之逸迹兮,超孤举而幽寻,既识路又疾驱兮,孰知余力之不任。”

[哀求法汉僧(题拟)]乡国

(1).故国。 汉 赵晔 《吴越春秋·勾践入臣外传》:“吾已絶望,永辞万民,岂料再还,重復乡国。” 唐 张籍 《送新罗使》诗:“悠悠到乡国,还望海西天。”《白雪遗音·马头调·昭君出塞》:“恼恨 毛延寿 ,与你何仇将俺害,(到得此地来,)弄的俺抛离乡国。”

(2).家乡。 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勉学》:“父兄不可常依,乡国不可常保。” 唐 杜俨 《客中作》诗:“容颜岁岁愁边改,乡国时时梦里还。” 清 顾炎武 《吴兴行赠归高士祚明》:“三年干戈暗乡国,有兄不得归塋域。”

[哀求法汉僧(题拟)]空见

谓凭空见及。 汉 王充 《论衡·实知》:“如 孔子 神而空见 始皇 、 仲舒 ,则其自为 殷 后 子氏 之世,亦当默而知之,无为吹律以自定也。”

[哀求法汉僧(题拟)]云归

乘云归去。谓仙逝。 宋 苏轼 《过永乐文长老已卒》诗:“初惊鹤瘦不可识,旋觉云归无处寻。”

,

  • 【归故林后寄二三知己】_贯休 | 唐代
  • 【归故林后寄二三知己】_贯休 | 唐代 >> 【归故林后寄二三知己】_贯休 | 唐代...

  • 【月溪与幼遐、君贶同游(时二子还城)】_韦应物 | 唐代
  • 【月溪与幼遐、君贶同游(时二子还城)】_韦应物 | 唐代 >> 【月溪与幼遐、君贶同游(时二子还城)】_韦应物 | 唐代...

  • 【南海石门戍怀古】_陈陶 | 唐代
  • 【南海石门戍怀古】_陈陶 | 唐代 >> 【南海石门戍怀古】_陈陶 | 唐代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