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一冬无雪立春后九日始有之次汤倅韵】作者:虞俦 朝代:宋代
[一冬无雪立春后九日始有之次汤倅韵]原文
冰花何事太迟开,肯傍春风脚底来。
飞絮漫天轻认柳,落英满地错怜梅。
玄冥莫恨空归去,青帝从教倒载回。
官冷无毡须一醉,可能来共即时杯。
[一冬无雪立春后九日始有之次汤倅韵]诗词问答
问:《一冬无雪立春后九日始有之次汤倅韵》的作者是谁?答:虞俦
问:该诗写于哪个朝代?答:宋代
问:虞俦的名句有哪些?答:虞俦
[一冬无雪立春后九日始有之次汤倅韵] 书法图
一冬无雪立春后九日始有之次汤倅韵书法作品
[一冬无雪立春后九日始有之次汤倅韵]参考注释
[一冬无雪立春后九日始有之次汤倅韵]冰花
(1) 水蒸气在平滑表面凝结成冰片,似无数花朵镶嵌而成
太阳出来了,窗上的冰花慢慢地融化了
(2) 把花卉、水草、水果、活鱼等实物用水冻结,形成冰罩的艺术品
[一冬无雪立春后九日始有之次汤倅韵]何事
(1).什么事;哪件事。 南朝 齐 谢朓 《休沐重还道中》诗:“问我劳何事?沾沐仰清徽。” 唐 方干 《经周处士故居》诗:“愁吟与独行,何事不伤情?”《朱子语类》卷八:“阳气发处,金石亦透,精神一到,何事不成?”
(2).为何,何故。 晋 左思 《招隐》诗之一:“何事待啸歌?灌木自悲吟。”《新唐书·沉既济传》:“若广聪明以收淹滞,先补其缺,何事官外置官?” 宋 刘过 《水调歌头》词:“湖上 新亭 好,何事不曾来?” 清 李渔 《奈何天·狡脱》:“不解天公意,教人枉猜谜:何事痴呆汉,到处逢佳丽?”
[一冬无雪立春后九日始有之次汤倅韵]春风
(1) 春天的风
春风十里扬州路,卷上珠帘总不如。——杜牧《赠别》
(2)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
[一冬无雪立春后九日始有之次汤倅韵]脚底
〈方〉∶脚用来接触地面的部分,即脚掌
[一冬无雪立春后九日始有之次汤倅韵]飞絮
飘飞的像棉絮一般的柳树、芦苇等的种子
[一冬无雪立春后九日始有之次汤倅韵]漫天
(1) 遍布天空;满天
漫天大雪
(2) 形容不着边际
漫天胡侃
漫天要价
[一冬无雪立春后九日始有之次汤倅韵]落英
(1) 〈方〉
(2) 落红;落花
落英缤纷。——晋· 陶潜《桃花源记》
(3) 初开的花
夕餐秋菊之落英。——屈原《离骚》
[一冬无雪立春后九日始有之次汤倅韵]冥莫
(1).昏暗的暮色。莫,“ 暮 ”的古字。 唐 宋之问 《陪群公登箕山赋得群字》诗:“ 许由 去已远,冥莫见幽坟。” 苏曼殊 《耶婆提病中,末公见示新作,伏枕奉答,兼呈旷处士》诗:“江南春已晚,淑景付冥莫。”
(2).指阴间,鬼神世界。 宋 苏舜钦 《滕子京哀辞》:“冥莫知谁主,贤愚岂更分。江头送丹旐,哭向九华云。” 宋 沉括 《梦溪笔谈·乐律一》:“鬼神之情,当以类求之。朱弦越席,太羹明酒,所以交于冥莫者,异乎养道,此所以变其律也。”
[一冬无雪立春后九日始有之次汤倅韵]归去
回去
离家已久,今当归去
[一冬无雪立春后九日始有之次汤倅韵]青帝
(1).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五天帝之一,是位于东方的司春之神,又称 苍帝 、 木帝 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 秦宣公 作 密畤 於 渭 南,祭 青帝 。” 唐 黄巢 《题菊花》诗:“他年我若为 青帝 ,报与桃花一处开。” 清 秋瑾 《愤时迭前韵》之二:“一线光明放异芽,欲同 青帝 鬭春华。”
(2).道教以为木星中有九 青帝 ,并受事于中央 青皇 。《云笈七籤》卷二五:“木星有九门,门内有九 青帝 ,其一帝輒备一门,以奉承於中央 青皇 上真大君 也。”
[一冬无雪立春后九日始有之次汤倅韵]从教
(1).听从教导。《韩非子·诡使》:“无二心私学,听吏从教者,则谓之陋。”
(2).指信教的人;教徒。 清 夏燮 《中西纪事·江楚黜教》:“ 罗 至 抚州 中途,憩息於从教 陈 姓之宅。”
(3).指胁从、受教唆的人。 清 魏源 《陕西按察使赠布政使严公神道碑铭》:“以其间缚悍 回 於 华 渭 ,禽餘匪於 寧羌 城固 ,皆治渠魁,宽胁从,曰:‘吾但治从逆,不治从教。’”
(4).从此使得;从而使。 唐 韩偓 《偶见》诗:“千金莫惜旱莲生,一笑从教 下蔡 倾。” 清 袁枚 《随园诗话》卷二:“余爱其晚年佳句,如:‘废书祇觉心无著,少饮从教睡亦清。’”
(5).听任;任凭。 宋 韦骧 《菩萨蛮》词:“白髮不须量,从教千丈长。” 明 高启 《夜雨》诗:“醉来独灭青灯卧,风雨从教滴夜长。” 清 钱谦益 《团扇篇》诗:“从教妾扇经秋掩,但愿君心并月圆。”
[一冬无雪立春后九日始有之次汤倅韵]倒载
倒卧车中。亦谓沉醉之态。 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:“ 山季伦 为 荆州 ,时出酣畅,人为之歌曰:‘……日暮倒载归,茗艼无所知。’” 唐 段成式 《和徐商贺卢员外赐绯》:“莫辞倒载吟归去,看欲东山又吐茵。” 宋 司马光 《和吴省副梅花半开招凭由张司封饮》:“从车贮酒传呼出,侧弁簪花倒载迴。”
见“ 倒载干戈 ”。
[一冬无雪立春后九日始有之次汤倅韵]无毡
没有毡子。 唐 郑虔 为国学 广文馆 博士,在官贫约, 杜甫 赠诗有“坐客寒无毡”句。见《新唐书·文艺传中·郑虔》。后以“无毡”为居官清寒之典。 唐 杜甫 《戏简郑广文虔兼呈苏司业源明》诗:“才名四十年,坐客寒无毡;赖有 苏司业 ,时时与酒钱。” 宋 苏轼 《送郑户曹》诗:“ 公业 有田常乏食, 广文 好客竟无毡。” 宋 黄庭坚 《次韵张秘校喜雪》:“学子已占秋食麦, 广文 何憾客无毡。”
[一冬无雪立春后九日始有之次汤倅韵]可能
可能性
不相信有发生惨剧的可能
[一冬无雪立春后九日始有之次汤倅韵]即时
当下;立刻。《东观汉记·和熹邓后传》:“宫人盗者,即时首服。” 宋 杨万里 《怪菌歌》:“数茎枯菌破土膏,即时便与人般高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五二回:“ 寳玉 点头,即时换了衣裳。” 王统照 《山道之侧》:“越过 京绥路 轨道,向东北行去,即时入了山里。”
宋代,虞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