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古诗词

【赠九华李丹士】_翁卷 | 宋代

【赠九华李丹士】作者:翁卷 朝代:宋代

[赠九华李丹士]赠九华李丹士原文

行遍东南地,曾看江水源。
袖藏勾漏药,身是老君孙。
去住云相似,枯荣事不论。
九华峰最碧,相对旧柴门。

[赠九华李丹士]诗词问答

问:赠九华李丹士的作者是谁?答:翁卷
问:赠九华李丹士写于哪个朝代?答:宋代
问:翁卷的名句有哪些?答:翁卷

[赠九华李丹士]翁卷赠九华李丹士 书法图

【赠九华李丹士】_翁卷 | 宋代
赠九华李丹士书法作品

[赠九华李丹士]参考注释

[赠九华李丹士]东南

介于东和南之间的方向

方是时,博鸡者以义闻东南。——明· 高启《书博鸡者事》

[赠九华李丹士]水源

(1) 水道的源头或上游

(2) 河流的发源地或源头

(3) 民用水、工业用水或灌溉用水的来源

威胁要切断水源

[赠九华李丹士]勾漏

亦作“ 勾屚 ”。山名。在今 广西 北流县 东北。有山峰耸立如林,溶洞勾曲穿漏,故名。为道家所传三十六小洞天的第二十二洞天。见《云笈七籤》卷二七。 汉 置 勾漏置 , 隋 废。《晋书·葛洪传》:“以年老,欲鍊丹以祈遐寿,闻 交阯 出丹,求为 勾屚 令。” 唐 杜甫 《为农》诗:“远惭 勾漏 令,不得问丹砂。” 宋 杨亿 《到郡满岁自遣》诗:“无嫌 勾漏 僻,且得养丹砂。” 清 方文 《石臼行·赠崔正谊明府》:“莫疑 勾漏 乞丹砂,匪向 临卭 弹緑綺。”

[赠九华李丹士]老君

中国道教对老子的神化称呼,又称[太上老君]。多种道教经典对老子有各种神化说法,大致说老子以[道]为身,无形无名,生于天地之先,住于太清仙境,长存不灭,常分身化形降生人间,为历代帝王之师,伏羲时为郁华子,神农时为大成子,祝融时为广成子

[赠九华李丹士]去住

犹去留。 汉 蔡琰 《胡笳十八拍》:“十有二拍兮哀乐均,去住两情兮难具陈。” 唐 司空曙 《峡口送友人》诗:“峡口花飞欲尽春,天涯去住泪霑巾。” 庞树柏 《鹣鹣引为邑中贞烈严毛氏作》:“此心似磐石,去住终难移。”

[赠九华李丹士]相似

相类;相像

相似三角形

豕与亥相似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慎行论》

[赠九华李丹士]枯荣

草木的盛衰。比喻人的得志和失意

[赠九华李丹士]不论

(1)

表示条件或情况不同而结果不变,下文多用[都、总]与它呼应

不论是教师,还是学生,都应该努力学习

(2)

无论,不管

不论你走到那里,都别把我忘了

[赠九华李丹士]九华

(1).山名。在今 安徽省 青阳县 。旧称 九子山 。因有九峰如莲花,故改为今名。 唐 李白 《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》序:“ 青阳县 南有 九子山 ,山高数十丈。上有九峰如莲花……予乃削其旧号,加以 九华 之目。” 宋 陆游 《入蜀记》卷三:“ 九华 本名 九子 , 李太白 为易名。”主峰 天台峰 ,有 化城寺 、 百岁宫 、 回香阁 和古拜经台等古刹名胜,与 峨眉 、 五台 、 普陀 等山合称 中国 佛教四大名山。参见“ 九子山 ”。

(2).宫殿名。 后赵 石虎 建。《拾遗记·晋时事》附 南朝 梁 萧绮 录:“ 石虎 席卷西京,崇丽妖虐,外僭和鸞文物之仪,内修 三英 、 九华 之号。” 齐治平 注:“ 九华 ,宫名。”《清一统志》:“ 后赵 石虎 建,以三三为位,故谓之 九华 。”

(1).重九之花,指菊花。 晋 陶潜 《九日闲居》诗序:“余閒居,爱重九之名。秋菊盈园,而持醪靡由。空服九华,寄怀於言。”

(2).花朵繁茂。喻妇德昭彰。 北周 庾信 《周仪同松滋公拓跋竞夫人尉迟氏墓志铭》:“标梅三实,无闕其时;夭桃九华,能修其政。”

[赠九华李丹士]相对

(1) 面对面;相向

大与小相对

(2) 非绝对的(跟[绝对]相对)

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

(3) 比较来说

相对不错

[赠九华李丹士]柴门

用零碎木条木板或树枝做成的门,旧时也比喻贫苦人家

倚杖柴门外,临风听暮蝉。——唐· 王维《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》

,

【赠九华李丹士】_翁卷 | 宋代
  • 【灵龟潭】_郑樵 | 宋代
  • 【灵龟潭】_郑樵 | 宋代 >> 【灵龟潭】_郑樵 | 宋代...

    【赠九华李丹士】_翁卷 | 宋代
  • 【荆溪馆夜坐】_陆游 | 宋代
  • 【荆溪馆夜坐】_陆游 | 宋代 >> 【荆溪馆夜坐】_陆游 | 宋代...

    【赠九华李丹士】_翁卷 | 宋代
  • 【次韵宋尚书山居十五咏正己亭】_方岳 | 宋代
  • 【次韵宋尚书山居十五咏正己亭】_方岳 | 宋代 >> 【次韵宋尚书山居十五咏正己亭】_方岳 | 宋代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