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寿韩尚书】作者:李商叟 朝代:宋代
[寿韩尚书]寿韩尚书原文
灵峰高映玉溪光,花草时薰知见香。
未用胡麻金椀饭,且浮昌歜碧霞觞。
松棂照北尘埃无,涧水流南气象长。
舞鹤独知千岁永,风云犹欲会明良。
[寿韩尚书]诗词问答
问:寿韩尚书的作者是谁?答:李商叟
问:寿韩尚书写于哪个朝代?答:宋代
问:李商叟的名句有哪些?答:李商叟
[寿韩尚书]参考注释
[寿韩尚书]灵峰
1.神仙或修道者居处的山峰。
2.指神话中的仙山。
3.山名。在广东省治西北。
4.山名。在浙江省乐清县雁荡山。山下有灵峰寺。
8.山名。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边。
6.山名。在福建省崇安县武夷九曲尽处。
[寿韩尚书]溪光
指溪流的水色。 唐 杜牧 《题白苹洲》诗:“山鸟飞红带,亭薇拆紫花。溪光初透彻,秋色正清华。” 宋 谢逸 《南歌子》词:“雨洗溪光浄,风掀柳带斜。” 清 刘大櫆 《重修孙公桥记》:“亭之西,创水榭三楹,为亭右弼,俯蒞溪光,泛摇几席。”
[寿韩尚书]花草
可供观赏的花和草
[寿韩尚书]知见
(1).见识;见解。《汉书·文帝纪》:“令至其悉思朕之过失,及知见之所不及,匄以啟告朕。” 明 李贽 《史纲评要·宋神宗皇帝》:“ 介甫 之病,坐不近人情,故 君实 明快之言,如不闻也,然岂但 介甫 已乎,凡稍有知见者俱如是矣。” 鲁迅 《坟·文化偏至论》:“往所理想,在知见情操,两皆调整,若主智一派,则在聪明睿智,能移客观之大世界于主观之中者。” 郭沫若 《中国古代社会研究》第三篇第二章第二节:“从这多数的征伐事项中,可以抽绎出下列的几项知见。”
(2).看见,知道。 宋 罗大经 《鹤林玉露》卷九:“时都统 冯湛 帐前适有一人在傍知见。”《廿载繁华梦》第二回:“海关里有两个册房……一个是造真册的,一个是造假册的。真册的自然是海关大臣和库书知见;假册的就拿来虚报皇上。” 陈残云 《山谷风烟》第三六章:“大嫂, 刘 家的事你也知道,家公家婆做过什么,你也知见。”
(3).佛教语。知为意识,见为眼识,意谓识别事理、判断疑难。 宋 秦观 《法云寺长老疏文》:“无前后来去之际,有解脱知见之因。” 清 龚自珍 《重辑<六妙门>序》:“不停心,则虽有无上知见,为烦恼风动摇慧灯,若存若灭……制心一处,何事不办,如开佛知见矣。”
[寿韩尚书]胡麻
(1) 即[芝麻]。东印度群岛的一种一年生、直立草本植物( Sesamum indicum ),其花主要为蔷薇红色或白色。亦称[芝麻]、[脂麻]
(2) 中国西北、内蒙古一带对油用亚麻的俗称
[寿韩尚书]金椀
见“ 金碗 ”。
[寿韩尚书]昌歜
(1).菖蒲根的腌制品。又称昌菹。昌,通“ 菖 ”。古以飨他国之来使,以示优礼。
(2).菖蒲根的腌制品。又称昌菹。昌,通“ 菖 ”。传说 周文王 嗜昌歜, 孔子 慕 文王 而食之以取味。后以指前贤所嗜之物。 唐 韩愈 《送无本师归范阳》诗:“来寻吾何能?无殊嗜昌歜。” 唐 皮日休 《郢州孟亭记》:“既慕其名,亦覩其貌,盖 仲尼 思 文王 ,则嗜昌歜。” 宋 苏轼 《仁宗皇帝御飞白记》:“存昌歜以追嗜好,不若因褒贬以想见其所与之人。” 宋 陆游 《夜坐观小儿作拟毛诗欣然有赋》:“即今见汝尚懽欣,此癖真同嗜昌歜。”
(3).菖蒲根的腌制品。又称昌菹。昌,通“ 菖 ”。端午节有食菖蒲菹与饮菖蒲酒之俗。 宋 范成大 《代儿童作端午贴门诗》之三:“黍筒小费名田课,昌歜多浮乐圣杯。” 清 宫鸿历 《长安午日》诗:“綵结灵符聊辟鬼,盘堆昌歜故愁吾。”
[寿韩尚书]碧霞
(1) 高山深处
(2) 高空
(3) 茶
[寿韩尚书]尘埃
(1) 飞扬的尘土
尘埃传播病菌
(2) ;比喻污浊的东西
爷娘妻子走相送,尘埃不见咸阳桥。—— 唐· 杜甫《兵车行》
蝉蜕于浊秽,以浮游尘埃之外,不获世之滋垢。——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
蒙世俗之尘埃。
[寿韩尚书]水流
(1) 泛指江、河
湖泊星罗棋布,水流纵横交错
(2) 水的流动
(3) 流动着的水
水流湍急
水流畅通
[寿韩尚书]气象
(1)
(2) 气候;天象。后多指大气的状态和现象。如:刮风、下雨、闪电、打雷等等
气象万变
(3) 指能预示吉凶的云气变化
(4) [气象学]的俗称
(5) 事物的情况、态势
生气勃勃的新气象
(6) 景色,景象
气象万千。——宋· 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江山气象
(7) 指迹象
见是伏兵气象
[寿韩尚书]鹤独
谓鹤性弧独。 唐 张贲 《和袭美寒夜见访》:“云孤鹤独且相亲,倣效从它折角巾。”
[寿韩尚书]千岁
(1) 千年。泛指年代长久
(2) 对天子(皇帝)所封诸王的直接称呼,小说和戏剧中常用
千岁爷
(3) 对天子(皇帝)所封诸王的间接称呼
[寿韩尚书]风云
①风和云:天有不测~。 ②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:~突变。
[寿韩尚书]明良
谓贤明的君主和忠良的臣子。语本《书·益稷》:“元首明哉,股肱良哉,庶事康哉!” 三国 蜀 诸葛亮 《便宜十六策·考黜》:“进用贤良,退去贪懦,明良上下,企及国理。” 宋 沉括 《贺枢密吕侍郎启》:“明良协契,远邇均欢。” 清 唐甄 《潜书·任相》:“始有明良之美,而终为 桀 紂 之暴,君臣之际,反覆如是,可不为寒心乎!”
宋代,李商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