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送人之蜀】作者:释文珦 朝代:宋代
[送人之蜀]送人之蜀原文
佳友相辞去,西游卒未还。
单车行数月,万水与千山。
雨雪年华晚,烟尘道路艰。
莫教音信绝,添我鬓毛斑。
[送人之蜀]诗词问答
问:送人之蜀的作者是谁?答:释文珦
问:送人之蜀写于哪个朝代?答:宋代
问:释文珦的名句有哪些?答:释文珦
[送人之蜀]参考注释
[送人之蜀]辞去
(1).辞别而去。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:“愿得赐归,安行而反臣之邑屋,则再拜而辞去也。”《孔丛子·独治》:“ 叔孙通 遂辞去,以法仕 秦 。” 晋 陶潜 《桃花源记》:“餘人各復延至其家,皆出酒食。停数日,辞去。”
(2).去世的婉辞。 元 关汉卿 《玉镜台》第一折:“老身姓 温 ,夫主姓 刘 ,早年辞去,别无儿男。”
(3).辞掉,请求解除(自己的工作)。如:她辞去了原来的工作,到 上海 谋职。
[送人之蜀]游卒
未做官的人。卒,通“ 倅 ”。《礼记·燕义》:“国子存游卒,使之脩德学道。” 郑玄 注:“游卒,未仕者也。” 陆德明 释文:“卒,七内反。”《周礼·夏官·诸子》作“国子存游倅”。
[送人之蜀]车行
出售或出租车辆的商行。 老舍 《二马》第四段三:“两个人上了车,忽忽悠悠的跑到车行还了车,清了账。”
[送人之蜀]千山
(1).极言山多。 唐 柳宗元 《江雪》诗:“千山鸟飞絶,万逕人踪灭。” 宋 王安石 《古松》诗:“万壑风生成夜响,千山月照挂秋阴。”
(2).山名。在今 辽宁省 西南部,为 长白山 的支脉。上有 月芽 、 钵盂 、 笔架 等十余峰。奇峰迭耸,峭壁嵯峨,故有千山之称。参阅《嘉庆一统志·奉天府·山川》。
[送人之蜀]烟尘
(1) 烟灰
(2) 烟雾和尘埃
(3) 烽烟和战场上扬起的尘土,旧时指战火
汉家烟尘在东北。——唐· 高适《燕歌行》
九重城阙烟尘生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长恨歌》
(4) 旧时指人烟稠密的地方
锦里烟尘外,江村八九家。——杜甫《为农》
[送人之蜀]道路
供人马车辆通行的路;两地之间的通道。也用于比喻事物发展或为人处世所遵循的途径
人生道路
自张材村以东道路皆官军所未尝行。——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
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。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[送人之蜀]莫教
犹莫非。《京本通俗小说·西山一窟鬼》:“ 吴教授 听得外面声音,不是别人,是我浑家和 锦儿 ,怎知道我和 王七三 官人在这里?莫教也是鬼?”
[送人之蜀]音信
信息;书信;消息
他走后杳无音信
[送人之蜀]鬓毛
鬓角的头发
乡音无改鬓毛衰。——唐· 贺知章《回乡偶书》
宋代,释文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