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琵琶亭】作者:喻良能 朝代:宋代
[琵琶亭]琵琶亭原文
琵琶人去几经秋,司马青衫亦故丘。
唯有当时亭下水,无情依旧更东流。
[琵琶亭]诗词问答
问:琵琶亭的作者是谁?答:喻良能
问:琵琶亭写于哪个朝代?答:宋代
问:喻良能的名句有哪些?答:喻良能
[琵琶亭]喻良能琵琶亭 书法图
琵琶亭书法作品
[琵琶亭]参考注释
[琵琶亭]琵琶
中国的一种四弦乐器,弹奏如吉他,其主要部分大如诗琴,颈部有琴柱12个以上,伸入主体部分的琵琶,是在西汉[裁筝筑]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。它从西汉试制,历东汉、魏晋、至隋唐,基本定型。它在汉末魏初始获[枇杷]名。魏晋时,因[枇杷]二字音,改名[琵琶]
[琵琶亭]几经
经过许多次
几经磨难
[琵琶亭]司马青衫
唐 白居易 《琵琶行》末句为“就中泣下谁最多? 江州 司马青衫湿。”后因用以形容悲伤凄切。 元 王实甫 《西厢记》第四本第三折:“淋漓襟袖啼红泪,比司马青衫更湿。” 清 褚人穫 《坚瓠七集·琵琶亭》:“﹝ 明 吴江 沉韶 ﹞ 洪武 初,避徵辟,泛舟游 襄 汉 ,次 九江 ,登 琵琶亭 ,月下彷佛闻歌声,有司马青衫感。”
[琵琶亭]故丘
亦作“ 故邱 ”。家乡的山丘;故乡。 唐 杜甫 《解闷》诗之二:“一辞故国十经秋,每见秋瓜忆故丘。” 宋 苏辙 《次韵子瞻和渊明拟古》之八:“竿木常自随,何必返故邱。” 明 陈汝元 《金莲记·蜀晤》:“蠨蛸门户,烟霞故丘,荒芜围径,庭幃白头,鷫鸘裘冷,难过秋时候。” 清 钱谦益 《陆宣公墓道行》:“人言藁葬在 忠州 ,又云徵还返故邱。”
[琵琶亭]当时
就在那个时刻;马上
当时就签约雇用你
[琵琶亭]下水
(1) 放水
(2) 放入或滑入水中
船下水
(3) 比喻入伙做坏事
她用色相拉他下水 xiàshui
(4) 食用的牲畜内脏
猪下水
[琵琶亭]无情
(1) 没有感情
无情无义
(2) 不留情
水火无情
[琵琶亭]依旧
依然像从前一样
书房的陈设依旧未变
[琵琶亭]东流
(1) 水向东流
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。——南唐· 李煜《虞美人》
(2) 向东流的水,泛指河川
喻良能,宋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