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烧药不成命酒独醉】作者:白居易 朝代:唐代
[烧药不成命酒独醉]烧药不成命酒独醉原文
白发逢秋王,丹砂见火空。
不能留姹女,争免作衰翁。
赖有杯中绿,能为面上红。
少年心不远,只在半酣中。
[烧药不成命酒独醉]诗词问答
问:烧药不成命酒独醉的作者是谁?答:白居易
问:烧药不成命酒独醉写于哪个朝代?答:唐代
问:烧药不成命酒独醉是什么体裁?答:五律
问:白居易的名句有哪些?答:白居易
[烧药不成命酒独醉]白居易烧药不成命酒独醉 书法图
烧药不成命酒独醉书法作品
全唐诗
[烧药不成命酒独醉]参考注释
[烧药不成命酒独醉]白发
白头发
白发谁家翁媪。——辛弃疾《清平乐》
[烧药不成命酒独醉]丹砂
同[丹沙]。一种矿物,炼汞的主要原料。可做颜料,也可入药。又叫辰砂、朱砂
[烧药不成命酒独醉]不能
(1)
不可能;不能够
又北向,不能得日。——明·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
不能理解
不能生育
不能实现
(2)
〈方〉∶不允许,不可以
不能不谈到
不能接受
不能相提并论
(3)
〈方〉∶不至于
[烧药不成命酒独醉]姹女
亦作“奼女”。1.少女;美女。《后汉书·五行志一》:“ 河间 姹女工数钱,以钱为室金为堂。” 唐 罗邺 《自遣》诗:“春巷摘桑喧姹女,江船吹笛舞蛮奴。” 梁启超 《澳亚归舟杂兴》诗:“姹女不知家国恨,更弹 汉 曲入胡琴。”
(2).道家炼丹,称水银为姹女。《参同契》卷下:“河上姹女,灵而最神,得火则飞,不见埃尘。” 蒋一彪 集解引 彭晓 曰:“河上姹女者,真汞也。见火则飞腾,如鬼隐龙潜,莫知所往。” 唐 刘禹锡 《送卢处士》诗:“药炉烧姹女,酒瓮贮贤人。” 唐 陆龟蒙 《自遣》诗之二八:“奼女精神似月孤,敢将容易入洪炉。”《西游记》第十九回:“婴儿姹女配阴阳,铅汞相投分日月。”婴儿,道教对铅之称。
[烧药不成命酒独醉]衰翁
老翁。 宋 欧阳修 《朝中措》词:“行乐直须年少,樽前看取衰翁。” 宋 陆游 《晓出东城马上作》诗:“晓出东城数帜红,蒙茸狐貉拥衰翁。”
披着蓑衣的老翁。 宋 辛弃疾 《乌夜啼·廓之见和复用前韵》词:“千尺蔓,云叶乱,繫长松。却笑一身缠绕、似衰翁。”
[烧药不成命酒独醉]杯中绿
见“ 杯中醁 ”。
[烧药不成命酒独醉]能为
(1).语出《左传·隐公四年》:“老夫耄矣,无能为也。”后用作能有所为或有所作为之意。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:“则是王失之於 齐 而取偿於 秦 也,而 齐 赵 之深讎可以报矣,而示天下有能为也。” 唐 韩愈 《郑群赠簟》诗:“法曹贫贱众所易,腰腹空大何能为?”
(2).本领;能耐。《红楼梦》第四八回:“为这点子小事弄的人家倾家败产,也不算什么能为。” 管桦 《清风店》二:“我不戴见这种人。他有多大能为,我不戴见他。”
[烧药不成命酒独醉]面上
(1).指坟土之上。 唐 杜甫 《不归》诗:“面上三年土,春风草又生。” 仇兆鳌 注:“面上,坟土之上。”
(2).情面;面子。 元 杨文奎 《儿女团圆》第二折:“大嫂,凡百的不是,我则看着你的面上,着院公送孩儿学堂里去来。”《水浒传》第十一回:“ 柴大官人 面上,可容他在这里做个头领也好。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三八:“客人可看平日邻舍面上,到家説知此事,一来救了奴家出去;二来脱清了 杨二郎 。”
(3).方面。《说唐》第二九回:“ 罗成 便从怀中取出,老夫人接过一看,不觉堕下泪来,叫声:‘我儿,你母亲面上,只有这点骨肉。’” 茅盾 《子夜》八:“这个姓 赵 的虽则精明,女人面上却非常专心,女人的小指头儿就可以挖出他肚子里的心事!”
[烧药不成命酒独醉]少年
古称青年男子,现在指人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
少年儿童读物
[烧药不成命酒独醉]只在
(1).总在;仍在。 宋 苏轼 《殢人娇·赠朝云》词:“朱脣筯点,更髻鬟生彩。这些箇,千生万生只在。” 宋 李莱老 《谒金门》词:“旧恨新愁都只在,东风吹柳带。”《三国志平话》卷中:“见二嫂灵前烧香奠酒啼哭, 关公 笑曰:二嫂休哭,哥哥只在里。”
(2).就在。 唐 贾岛 《寻隐者不遇》诗:“只在此山中,云深不知处。”《水浒传》第八回:“那人问道:‘ 薛端公 在何处住?’ 董超 道:‘只在前边巷内。’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九:“﹝ 龙香 ﹞心下道:‘佳期只在今夜了,便宜了这酸子。’”
[烧药不成命酒独醉]半酣
指已喝了一半程度,还未尽酒兴的样子
酒至半酣,越发想喝
唐代,白居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