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林间书意】作者:陆游 朝代:宋代
[林间书意]林间书意原文
三三两两市船回,水际柴门尚未开。
垂绿笋梢风正恶,弄黄梅子雨初来。
红螺杯小倾花露,紫玉池深贮麝煤。
领取林间闲富贵,向来误计伴邹枚。
[林间书意]诗词问答
问:林间书意的作者是谁?答:陆游
问:林间书意写于哪个朝代?答:宋代
问:陆游的名句有哪些?答:陆游
[林间书意]陆游林间书意 书法图
林间书意书法作品
[林间书意]参考注释
[林间书意]三三两两
(1) 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地在一起
(2) 形容零零落落、为数不多
[林间书意]水际
水边。《魏书·崔楷传》:“臣既乡居水际,目睹荒残,每思 郑 白 ,屡想 王 李 。” 宋 杨万里 《跋尤延之山水两轴》诗之一:“水际芦青荷叶黄,霜前木落蓼花香。” 金 任询 《济南黄台》诗之二:“柴扉水际昼还扃,落日城头晚更明。” 明 徐弘祖 《徐霞客游记·粤西游日记四》:“水际无洞,其深入之窍当潜伏水底耳。”
[林间书意]柴门
用零碎木条木板或树枝做成的门,旧时也比喻贫苦人家
倚杖柴门外,临风听暮蝉。——唐· 王维《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》
[林间书意]尚未
至今未曾;还没有。
例句:
蔡东藩 《清史演义》第三回:“正是科尔沁部统领明安,尚未行礼,即大哭道“全部军士都败没了,贵统领布塞闻已战死了。”
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,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。──左拉
[林间书意]黄梅
(1) 成熟的梅子
(2) 腊梅的别名
(3) 中国湖北省东端、长江北岸的一个县。黄梅戏的发源地
(4) 黄梅季
[林间书意]初来
(1).新来,刚来。 唐 沉佺期 《人日重宴大明宫赐綵缕人胜应制》诗:“山鸟初来犹怯囀,林花未发已偷新。” 唐 李商隐 《蝶》诗之一:“初来小苑中,稍与璅闈通。”
(2).原来,本来。《朱子语类》卷三三:“ 齐 鲁 初来气象已自不同,看 太公 自是与 周公 别。”
[林间书意]螺杯
见“ 螺杯 ”。
亦作“ 螺盃 ”。螺壳所作的酒杯。后亦为酒杯的美称。《艺文类聚》卷七三引《陶侃故事》:“ 侃 上 成帝 螺杯一枚。”《宋书·张畅传》:“ 魏主 又求酒及甘橘。 孝武 又致螺盃杂物,南土所珍。” 唐 白居易 《昨日复今辰》诗:“螺杯中有物,鹤氅上无尘。” 宋 胡仔 《苕溪渔隐丛话后集·回仙》:“饮器中,惟钟鼎为大,屈巵螺杯次之,而梨花蕉叶最小。”《剪灯馀话·至正妓人行》:“螺杯谩想红楼饮,雁柱徒怀锦瑟弦。”《花月痕》第十四回:“於是 曼云 执壶, 丹晕 斟酒, 荷生 便喝了三螺杯酒。”
[林间书意]花露
金银花、荷叶等蒸馏制得的汽水,可入药
[林间书意]紫玉
(1).紫色宝玉。古代以为祥瑞之物。《宋书·符瑞志下》:“黄银紫玉,王者不藏金玉,则黄银紫玉光见深山。”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正纬》:“白鱼赤鸟之符,黄金紫玉之瑞。”
(2).传说中 春秋 时 吴王 夫差 小女名。亦名 小玉 。据 晋 干宝 《搜神记》载: 吴王 夫差 小女 紫玉 ,年十八,悦童子 韩重 ,欲嫁而为父所阻,气结而死。 重 游学归,吊 紫玉 墓。 玉 形现,并赠 重 明珠。 玉 托梦于王,夫人闻之,出而抱之, 玉 如烟而没。后遂用以指多情少女。 王闿运 《采芬女子墓志铭》:“出郊而望,但见 紫玉 之烟;舞鹤还来,俱入泉台之镜。”
(3).用为女子早逝之典。 唐 李白 《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》诗:“胡牀紫玉笛,却坐青云叫。” 唐 杜甫 《桃竹杖引赠章留后》诗:“斩根削皮如紫玉,江妃水仙惜不得。”
(4).紫竹的别名。 南唐 陈陶 《题僧院紫竹》诗:“霞杯传縹叶,羽管吹紫玉。” 元 陈旅 《次韵友人京华即事》:“仙女乘鸞吹紫玉,才人骑马勒黄金。” 清 纳兰性德 《琵琶仙·中秋》词:“一任紫玉无情,夜寒吹裂。”
(5).古人多截紫竹为箫笛,因以紫玉为箫笛之代称。
[林间书意]麝煤
即麝墨。 唐 韩偓 《横塘》诗:“ 蜀 纸麝煤添笔媚, 越 甌犀液发茶香。” 宋 杨万里 《送罗永年西归》诗:“南溪鸥鷺如相问,为报春吟费麝煤。” 清 金农 《短睡十韵》:“不然夭桃百媚 楚 女顋,翠蛾一一画麝煤。”参见“ 麝墨 ”。
[林间书意]领取
取得给予的东西
领取出入证
[林间书意]富贵
富裕而又有显贵的地位
公子为人…不敢以其富贵骄士。——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汗牛塞屋,富贵家之书,然富贵家人读书有几?——清· 袁枚《黄生借书说》
[林间书意]向来
(1) 一贯如此
(2) 先前
向来之烟霞。——唐· 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
向来不过笼络耳。——清· 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
[林间书意]误计
失算。 唐 张九龄 《敕渤海王大武艺书》:“卿往者误计,几於祸成,而失道未遥,闻义能徙,何其智也。” 宋 陆游 《醉倒歌》:“始知人生元自乐,误计作官常懔懔。”
[林间书意]邹枚
汉 邹阳 、 枚乘 的并称。 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睢水》:“ 梁王 与 邹 、 枚 、 司马相如 之徒极游于其上。”两人皆以才辩著名当时。后因以“邹枚”借指富于才辩之士。 唐 王维 《奉和圣制赐史供奉曲江宴应制》:“侍从有 邹 枚 ,琼筵就水开。” 宋 张孝祥 《西江月》词:“坐中宾客尽 邹 枚 ,盛事它年应记。” 清 周亮工 《戊子上元独坐旧雨堂感怀》诗之二:“莫向 梁园 怀盛事, 邹 枚 词赋更谁存。”
宋代,陆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