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古诗词

【闻城中募兵有感】_项安世 | 宋代

【闻城中募兵有感】作者:项安世 朝代:宋代

[闻城中募兵有感]闻城中募兵有感原文

莫在军中日募兵,万夫鱼贯列行营。
县金都市招徕广,立的辕门去取粗。
二石开弓犹恨少,双重被铠尚嫌轻。
伍符□属他人手,历历空能记姓名。

[闻城中募兵有感]诗词问答

问:闻城中募兵有感的作者是谁?答:项安世
问:闻城中募兵有感写于哪个朝代?答:宋代
问:项安世的名句有哪些?答:项安世

[闻城中募兵有感]参考注释

[闻城中募兵有感]中日

隔日。《仪礼·聘礼》:“士中日则二双。” 郑玄 注:“中,犹间也。”

[闻城中募兵有感]募兵

招募兵丁

[闻城中募兵有感]万夫

万人;万民;众人。《书·咸有一德》:“万夫之长,可以观政。” 晋 陆机 《拟古·东城一何高》诗:“一唱万夫叹,再唱梁尘飞。” 唐 杜甫 《将适吴楚留别章使君留后兼幕府诸公》诗:“近辞痛饮徒,折节万夫后。” 明 刘基 《郁离子·省敌》:“万夫一力,天下无敌。”

[闻城中募兵有感]鱼贯

形容前后接连着,像鱼群游动一样

无毡衫者各用绳索束腰,攀木挂树,鱼贯而进。——《三国演义》

[闻城中募兵有感]行营

出征时的军营。亦指军事长官的驻地办事处;也作移营,指行军

[闻城中募兵有感]都市

(1) 国家的主要城市

(2) 大的城市

[闻城中募兵有感]招徕

招揽

招徕顾客

[闻城中募兵有感]辕门

古时军营的门或官署的外门

[闻城中募兵有感]去取

舍弃或保留;取舍

决定去取

[闻城中募兵有感]双重

两方面;两重

双重关系

双重身份

双重国籍

[闻城中募兵有感]伍符

(1).古代军中各伍互保的符信。《史记·张释之冯唐列传》:“夫士卒尽家人子,起田中从军,安知尺籍伍符。” 司马贞 索隐:“伍符者,命军人伍伍相保,不谷姦诈。”

(2).泛指军队中的簿册。 清 钱谦益 《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王弘祖授承德郎》:“稽京营积年之额,覈班军累岁之餉,尺籍伍符之必计,而一粒一鍰之不遗。” 马建忠 《上李伯相论漠河开矿事宜禀》:“计名授地,悉准营制……召募之众,法亦如之,使伍符尺籍按册可稽。”

(3).指军队。 唐 元稹 《酬乐天东南行诗》:“重喜登贤苑,方日佐伍符。” 宋 曾巩 《节相制》:“逮后王之更造开阡陌以居民,隶伍符者,身不受于一廛,仗齐鉞者,位不连于九棘。” 明 方孝孺 《书夷山稿序后》:“吾观 四明 蔡先生 羈寓数千里外,在尺竹伍符中而放笔为诗。”

[闻城中募兵有感]人手

(1) 可动用的人力;可动员的人员;人力资源

(2) 专门做某种工作的人

人手太少

(3) 每人的手里

人手一册

[闻城中募兵有感]历历

一个个清晰分明

历历可数

历历在目

[闻城中募兵有感]记姓名

相传 项羽 少时,学书不成,去学剑,又不成。 项梁 怒之。 羽 曰:“书足以记名姓而已。剑一人敌,不足学,学万人敌。”见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。后遂以“记姓名”为不必多读书之典。 唐 韦蟾 《长乐驿谑李汤给事题名》诗:“只应学得 虞姬 壻,书字纔能记姓名。”

,

  • 【四望亭】_苏轼 | 宋代
  • 【四望亭】_苏轼 | 宋代 >> 【四望亭】_苏轼 | 宋代...

  • 【次瓜州】_陈造 | 宋代
  • 【次瓜州】_陈造 | 宋代 >> 【次瓜州】_陈造 | 宋代...

  • 【西江月】_佚名 | 宋代
  • 【西江月】_佚名 | 宋代 >> 【西江月】_佚名 | 宋代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