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龙尾】作者:洪咨夔 朝代:宋代
[龙尾]龙尾原文
浅碛苕花紫,平畦芋梗红。
暝收渔筏雨,凉入酒帘风。
客路三年梦,官身两鬓蓬。
谁知龙尾道,却在鹿头东。
[龙尾]诗词问答
问:龙尾的作者是谁?答:洪咨夔
问:龙尾写于哪个朝代?答:宋代
问:洪咨夔的名句有哪些?答:洪咨夔
[龙尾]参考注释
[龙尾]平畦
低平的田畦。 宋 曾巩 《思政堂记》:“平畦浅槛,佳花、美木、竹林、香草之植,皆在其左右。” 碧野 《静静的河湾》:“不论是在平畦或是在高床,处处都有他辛勤的手印。”
[龙尾]酒帘
酒望子
[龙尾]客路
(1).指外乡的路。 唐 皇甫冉 《赴李少府庄失路》诗:“月照烟花迷客路,苍苍何处是 伊川 ?”
(2).指旅途。 唐 戴叔伦 《江干》诗:“予生何濩落,客路转辛勤。杨柳牵愁思,和春上翠裙。” 宋 苏轼 《次韵孙巨源见寄》之三:“应知客路愁无奈,故遣吟诗调 李陵 。” 元 方回 《江行大雨水涨》诗:“客路由来但喜晴,山湥何况舟更行。” 明 徐熥 《寄弟》诗:“春风送客翻愁客,客路逢春不当春。”
[龙尾]官身
旧指作官之人;有官职在身
官身十年,克已奉公
[龙尾]鬓蓬
指鬓发。 宋 陆游 《杂感》诗之五:“啼鶯惊断寻春梦,惆悵新霜点鬢蓬。”
[龙尾]龙尾道
(1). 唐 代 含元殿 前的甬道。自上望下,宛如龙尾下垂,故名。 唐 张籍 《赠赵将军》诗:“身贵早登龙尾道,功高自破 鹿头城 。”《新唐书·逆臣传上·安禄山》:“ 禄山 计天下可取,逆谋日炽,每过朝堂龙尾道,南北睥睨,久乃去。”
(2).借指朝廷。 宋 梅尧臣 《赐酒》诗:“近亲龙尾道,远袭雀头香。” 清 赵翼 《邸抄》诗:“黄髮召归龙尾道,翠云焚却雉头裘。”
(3).旧时城外至城上盘旋而上的隥道。《资治通鉴·唐昭宗乾宁元年》:“ 王先成 请筑龙尾道,属于女墻。” 胡三省 注:“自城外筑墱道,陂陀而上,属于城上短垣。其道前高后庳,后塌于地,若龙之垂尾然,故谓之龙尾道。”
[龙尾]鹿头
(1).鹿的头。《后汉书·董卓传》“钟虡” 唐 李贤 注:“故 贾山 上书云‘悬石铸钟虡’。《前书音义》曰:‘虡,鹿头龙身,神兽也。’”
(2).山名。在 四川省 德阳市 。 唐 杜甫 《鹿头山》诗:“ 鹿头 何亭亭,是日慰飢渴。” 仇兆鳌 注引《全蜀总志》:“ 鹿头山 ,在 德阳县 治北三十餘里。” 宋 苏轼 《送贾讷倅眉》诗之一:“ 鹿头 北望应逢雁,人日东郊尚有梅。”
(3).见“ 鹿头关 ”。
(4).鲟鳇鱼的两颊之肉。 明 黄省曾 《养鱼经》:“江海之产,有鱘鰉之鱼,其长丈餘,鼻端有肉骨,四分身之一,两颊之肉,谓之鹿头。”
宋代,洪咨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