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古诗词

【御苑采茶歌十首】_熊蕃 | 宋代

【御苑采茶歌十首】作者:熊蕃 朝代:宋代

[御苑采茶歌十首]御苑采茶歌十首原文

龙焙夕薰凝紫雾,凤池晓濯带苍烟。
水芽只自宣和有,一洗枪旗二百年。

[御苑采茶歌十首]诗词问答

问:御苑采茶歌十首的作者是谁?答:熊蕃
问:御苑采茶歌十首写于哪个朝代?答:宋代
问:熊蕃的名句有哪些?答:熊蕃

[御苑采茶歌十首]参考注释

[御苑采茶歌十首]龙焙

茶名。 宋 苏轼 《西江月·茶词》:“龙焙今年絶品,谷帘自古珍泉。” 金 元好问 《台山杂咏》之十三:“石罅飞泉冰齿牙,一杯龙焙雪生花。” 林景行 《斋中读书》诗之一:“新熏出龙焙,嘉食荐冰乳。”

[御苑采茶歌十首]凤池

(1).即凤凰池。 南朝 齐 谢朓 《直中书省》诗:“兹言翔凤池,鸣珮多清响。” 唐 刘知几 《史通·史官建置》:“暨皇家之建国也,乃别置史馆,通籍禁门, 西京 则与鸞渚为邻, 东都 则与 凤池 相接。” 清 孙枝蔚 《汪舟次赴赣榆教谕任去后寄怀》诗之二:“凤池与乌臺,旦夕谓可至。”参见“ 凤凰池 ”。

(2).古琴底有二孔,上孔曰龙池,下孔曰凤池。 王谟 辑《世本·作篇》:“ 伏羲氏 削桐为琴……龙池八寸通八风,凤池四寸象四时。”

(3).砚的一种。 宋 范纂 《端溪砚谱》:“砚之形製……曰凤池。” 宋 范纂 《端溪砚谱》:“ 宣和 初,御府降样造形,若风字,如凤池样,但平低耳。”亦作“ 凤池研 ”。 宋 米芾 《画史·唐画》:“古书画皆圜,盖有助于器。 晋 唐 皆凤池研,中心如瓦凹,故曰研瓦。”

[御苑采茶歌十首]苍烟

苍茫的云雾。 唐 陈子昂 《岘山怀古》诗:“野树苍烟断,津楼晚气孤。” 金 元好问 《泛舟大明湖》诗:“看山水底山更佳,一堆苍烟收不起。”《花月痕》第十五回:“细看春色低红烛,烦向苍烟问白鸥。”

[御苑采茶歌十首]水芽

茶叶名。 宋 杨万里 《谢木韫之舍人分送讲筵赐茶》诗:“ 淳熙 锡贡新水芽,天珍误落黄茅地。” 宋 姚宽 《西溪丛语》卷上:“龙园胜、雪白茶二种,谓之水芽。先蒸后拣,每一芽先去外两小叶,谓之乌带;又次取两嫩叶,谓之白合;留小心芽,置於水中,呼为水芽。”

[御苑采茶歌十首]只自

徒自,徒然。 唐 杜甫 《忆郑南》诗:“万里苍茫外,龙蛇只自深。” 仇兆鳌 注引 张远 曰:“峡水苍茫,徒为龙蛇深窟,不似 郑 南江心之瀟洒。”

[御苑采茶歌十首]宣和

(1).疏通调和。 三国 魏 嵇康 《琴赋》序:“余少好音声,长而翫之,以为物有盛衰,而此无变,滋味有猒,而此不勌,可以导养神气,宣和情志。处穷独而不闷者,莫近於音声也。” 唐 白居易 《为人上宰相书》:“如此,则相公得不匡辅其政,缉熙其令,宣和其风乎?然则,匡辅、缉熙、宣和之道,某虽不敏,尝闻於师焉。”

(2).借称 宋 徽宗 赵佶 。 宣和 为其年号。 金 元好问 《俳体雪香亭杂咏》之五:“御屏零落 宣和 笔,留得 华清 《按乐图》。” 明 吴宽 《大房金源诸陵》诗之一:“却是 宣和 解亡国,穹庐黄屋恐非心。” 清 赵翼 《读史》诗之十九:“ 伯时 擅丹青,神到秋毫颠; 宣和 爱遗笔,幅值数百千。”

[御苑采茶歌十首]枪旗

成品绿茶之一。由带顶芽的小叶制成。芽尖细如枪,叶开展如旗,故名。 五代 齐己 《闻道林诸友尝茶因有寄》诗:“枪旗冉冉緑丛园,穀雨初晴叫杜鹃。” 明 高启 《采茶词》:“雷过溪山碧云煖,幽丛半吐枪旗短。” 清 钱谦益 《佟宰饷刁酒戏题示家纯中秀才》诗之二:“如今又想南茶喫,悔掷枪旗上马鞍。”

茶叶嫩尖。 五代 齐己 《谢人惠扇子及茶》诗:“鎗旗封 蜀 茗,圆洁製鮫綃。” 宋 无名氏 《张协状元》戏文第四一出:“春到郊原日迟迟,鎗旗展山谷里。” 钱南扬 校注:“茶名。《北苑别録》‘拣茶’:‘中芽,古谓一枪一旗是也。’言茶初生,一小芽如枪,一小叶如旗,故名。今称旗枪。” 明 高启 《采茶词》:“雷过溪山碧云暖,幽丛半吐鎗旗短。”

[御苑采茶歌十首]百年

(1) 指很多年

百年老屋,尘泥渗漉。——明· 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

百年大计

(2) 指人的一生;一辈子

百年之后,即死了以后

,

  • 【琴歌】_王谨礼 | 宋代
  • 【琴歌】_王谨礼 | 宋代 >> 【琴歌】_王谨礼 | 宋代...

  • 【和蒲大受王园泛舟用文老韵】_郭印 | 宋代
  • 【和蒲大受王园泛舟用文老韵】_郭印 | 宋代 >> 【和蒲大受王园泛舟用文老韵】_郭印 | 宋代...

  • 【友人惠酒殊佳用清光滑辣四字为韵以谢】_冯时行 | 宋代
  • 【友人惠酒殊佳用清光滑辣四字为韵以谢】_冯时行 | 宋代 >> 【友人惠酒殊佳用清光滑辣四字为韵以谢】_冯时行 | 宋代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