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古诗词

【上寄汪镇抚·其一】_徐孜 | 元代

【上寄汪镇抚·其一】作者:徐孜 朝代:元代

[上寄汪镇抚·其一]上寄汪镇抚·其一原文

祖武孙谋再显扬,六州功烈旧封疆。

天晴日映旌旗暖,地阔风抟鼓角长。

处处尽安新舍宇,村村重理旧池塘。

书生纸帐梅花月,也得山林久保藏。

[上寄汪镇抚·其一]诗词问答

问:上寄汪镇抚·其一的作者是谁?答:徐孜
问:上寄汪镇抚·其一写于哪个朝代?答:元代
问:上寄汪镇抚·其一是什么体裁?答:七律
问:徐孜的名句有哪些?答:徐孜

[上寄汪镇抚·其一]注释

1.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:仰山遗稿

[上寄汪镇抚·其一]参考注释

[上寄汪镇抚·其一]祖武

谓先人的遗迹、事业。武指步武,足迹。《诗·大雅·下武》:“昭兹来许,绳其祖武。” 郑玄 笺:“戒慎其祖考所履践之迹。” 朱熹 集传:“武,迹也。” 北周 庾信 《周祀宗庙歌·皇夏四》:“百灵光祖武,千年福考孙。” 宋 范成大 《三登乐》词之四:“人笑此翁,又来访古。况五湖、元自有,扁舟祖武。” 明 宋濂 《重刊<贞观政要>序》:“ 文宗 践位,始喜读而篤行之。 太和 初,政灿然可观,虽未能如 贞观 之治,亦可谓能法其祖武者矣。” 蔡东藩 《清史通俗演义》第四九回:“ 乾隆 中叶以来,久不行献俘礼,此次擒获 张格尔 , 道光帝 思绳祖武,踵行盛举,遣官告祭太庙,亲御午门楼受俘。”

[上寄汪镇抚·其一]孙谋

顺应天下人心的谋略。孙,通“ 逊 ”。语出《诗·大雅·文王有声》:“詒厥孙谋,以燕翼子。” 郑玄 笺“孙,顺也……传其所以顺天下之谋,以安其敬事之子孙。”一说,“孙谋”是为子孙筹划的意思。 朱熹 集传:“谋及其孙,则子可以无事矣。” 唐 王维 《裴仆射济州遗爱碑》:“为其身计,保乎忠贞,将为孙谋,貽以清白。” 宋 黄庭坚 《神宗皇帝挽词》之一:“孙谋开二圣,末命对三灵。今代谁 班 马 ,能书汗简青。”

[上寄汪镇抚·其一]显扬

(1).称扬;表彰。《礼记·祭统》:“显扬先祖,所以崇孝也。”《史记·律书》:“然身宠君尊,当世显扬,可不谓荣焉。”

(2).显亲扬名。 唐 白居易 《为崔相陈情表》:“爵禄之荣,实有踰於同辈;显扬之命,独未及於先人。” 宋 曾巩 《史馆申请三道札子》:“为人子孙者,亦宜知父祖善状,合要显扬,使得见於国史,以称为人后嗣之义。” 清 王韬 《淞滨琐话·金玉蟾》:“君本读书,当以显扬自许。兹甘儕市侩,愿终身浮沉耶?”

(3).显耀;显示。 李劼人 《天魔舞》第二六章:“今 * 要显扬本事,因就打算利用这政治常识,先来判断一下目前这种紊乱的经济情况,其趋势究竟如何。”

[上寄汪镇抚·其一]六州

(1).指古代九州中的六州。《逸周书·程典》:“维三月既生魄, 文王 合六州之侯,奉勤于 商 。” 孔晁 注:“三分天下有其二,以伏事 殷 也。”《吕氏春秋·古乐》:“ 汤 於是率六州以讨 桀 罪,功名大成,黔首安寧。”《文选·郭璞<江赋>》:“滈汗六州之域,经营炎景之外。” 李善 注:“六州, 益 、 梁 、 荆 、 江 、 扬 、 徐 。”其中 益州 置于 汉 , 江州 置于 晋 ,已非古九州之名。

(2).指 唐 时六州郡。《新唐书·突厥传上》:“初, 突厥 内属者分处 丰 、 胜 、 灵 、 夏 、 朔 、 代 间,谓之 河曲 六州降人。” 唐 李商隐 《过故府中武威公交城旧庄感事》诗:“山下祇今黄绢字,泪痕犹堕六州儿。” 冯浩 注:“六州儿者,指 河北 魏博 诸州也。《旧》、《新》书《罗威传》:“自 至德 中, 田承嗣 盗据 相 、 魏 、 澶 、 博 、 衞 、 贝 等六州,募置牙军。语曰:‘ 长安 天子, 魏府 牙军。’谓其势强也。 魏 博 六州, 唐 时常语”。”此指 魏 博 六州。

(3).乐曲名。《文献通考·乐考十九》:“本朝鼓吹,止有四曲:《十二时》、《导引》、《降仙臺》并《六州》为四。每大礼宿斋或行幸,遇夜每更三奏,名为警场…… 政和 七年,詔《六州》改名《崇明祀》,然天下仍谓之《六州》,其称谓已熟也。”

[上寄汪镇抚·其一]功烈

功勋业绩

[上寄汪镇抚·其一]封疆

(1) 分封土地的疆界;分封的疆界,界域的标记,聚土而成

故曰,域民不以封疆之界。——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

(2) 将某一地区全权交给官吏管理

封疆大元帅

执掌封疆之印

[上寄汪镇抚·其一]晴日

晴天。 唐 苏颋 《奉和春日幸望 * 应制》:“东望望春春可怜,更逢晴日柳含烟。” 明 高启 《雨中晓卧》诗之一:“閒人晴日犹无事,风雨今朝正合眠。” 毛 * 《沁园春·雪》词:“须晴日,看红装素裹,分外妖嬈。”

[上寄汪镇抚·其一]旌旗

旗帜

旌旗裂。——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

上建旌旗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

钟鼓旌旗。——宋· 苏轼《教战守》

遍地旌旗。——《广东军务记》

旌旗蔽日

[上寄汪镇抚·其一]风抟

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﹝鹏﹞水击三千里,摶扶摇而上者九万里。”后以“风摶”比喻仕途腾达。 唐 岑参 《送张秘书充刘相公通汴河判官便赴江外觐省》诗:“前年见君时,见君正泥蟠。去年见君处,见君已风摶。”

[上寄汪镇抚·其一]鼓角

战鼓和号角的总称。古代军队中为了发号施令而制作的吹擂之物

前面鼓角齐鸣,一彪军出,放过马谡,拦住 张郃。——《三国演义》

五更鼓角声悲壮,三峡星河影动摇。——唐· 杜甫《阁夜》

[上寄汪镇抚·其一]处处

(1) 在各个地方

得其船,便扶向路,处处志之。——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

(2) 在各个方面

处处严格要求自己

(3) 在所有地方

神州处处掀起建设祖国的浪潮

[上寄汪镇抚·其一]池塘

(1) 蓄水的坑池,较小而浅

(2) 澡塘中的浴池

[上寄汪镇抚·其一]书生

(1) 读书人

白面书生

(2) 指抄写的人

[上寄汪镇抚·其一]纸帐梅花

同“ 梅花纸帐 ”。一种由多样物件组合、装饰而成的卧具。 宋 辛弃疾 《满江红·卢国华移漕建安诸公饯别国华赋词留别席上和韵》词:“纸帐梅花归梦觉,蓴羹鱸鱠秋风起。” 元 张可久 《汉东山》曲:“纸帐梅花病 维摩 ,奈老何!” 明 王錂 《寻亲记·诮夫》:“花本无心,蜂蝶空飞倦,到不如纸帐梅花独自眠。”参见“ 梅花纸帐 ”。

[上寄汪镇抚·其一]也得

(1).也可以。表示许可。 唐 李肇 《唐国史补》卷上:“奴见官人不下马,打也得,不打也得;官人打了,去也得,不去也得。” 元 关汉卿 《望江亭》第三折:“也得也得,我与你説去。”

(2).也可以。表示足够。 宋 辛弃疾 《杏花天·嘲牡丹》词:“若教解语应倾国,一箇 西施 也得。”《京本通俗小说·错斩崔宁》:“ 梁园 虽好,不是久恋之家。不若改行从善,做个小小经纪,也得过养身活命。”

[上寄汪镇抚·其一]山林

有山和树木的地方

山林地区

[上寄汪镇抚·其一]保藏

(1).使藏伏、隐蔽而得到保护。《汉书·五行志中之上》:“入地则孕毓根核,保藏蛰虫,避盛阴之害;出地则养长华实,发扬隐伏,宣盛阳之德。”《南史·薛安都传》:“ 任 榛大抵在 任城 界,积世逋叛所聚,棘榛深密,难为用师,故能久自保藏,屡为人患。”

(2).保存收藏。 丁玲 《莎菲女士的日记·三月二十四号》:“假使他能把我紧紧的拥抱着,让我吻遍他全身,然后他把我丢下海去,丢下火去,我都会快乐的闭着眼等待那可以永久保藏我那爱情的死的来到。”如:他把保藏多年的古画献给了国家。

,,

  • 【耕云轩】_释妙声 | 元代
  • 【耕云轩】_释妙声 | 元代 >> 【耕云轩】_释妙声 | 元代...

  • 【清平乐 题碧梧苍石图 珊瑚网名书题跋卷八】_刘则梅 | 元代
  • 【清平乐 题碧梧苍石图 珊瑚网名书题跋卷八】_刘则梅 | 元代 >> 【清平乐 题碧梧苍石图 珊瑚网名书题跋卷八】_刘则梅 | 元代...

  • 【满江红 赠默庵(此下原有无号默说四字,据道藏删)】_李道纯 | 元代
  • 【满江红 赠默庵(此下原有无号默说四字,据道藏删)】_李道纯 | 元代 >> 【满江红 赠默庵(此下原有无号默说四字,据道藏删)】_李道纯 | 元代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