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走笔次廷藻韵二绝】作者:张元干 朝代:宋代
[走笔次廷藻韵二绝]走笔次廷藻韵二绝原文
小苏一物绝风流,竹杖荒鞋爱讨幽。
招隐归来吐佳句,何时一笑共重游。
[走笔次廷藻韵二绝]诗词问答
问:走笔次廷藻韵二绝的作者是谁?答:张元干
问:走笔次廷藻韵二绝写于哪个朝代?答:宋代
问:张元干的名句有哪些?答:张元干
[走笔次廷藻韵二绝]张元干走笔次廷藻韵二绝 书法图
走笔次廷藻韵二绝书法作品
[走笔次廷藻韵二绝]参考注释
[走笔次廷藻韵二绝]小苏
(1).稍获苏息。 宋 陆游 《书喜》诗:“岁收俭薄虽中熟,民得蠲除已小苏。”
(2).称 宋 苏辙 。 宋 苏洵 与其子 苏轼 、 苏辙 并有文名,世称 洵 为 老苏 , 轼 为 大苏 , 辙 为 小苏 。 明 袁宏道 《由天池逾含嶓岭至三峡涧记》:“当余初趋 江州 时, 謫仙 之飞瀑, 小苏 之三峡涧,已奔注吾胸,如与阔友期将至。” 郁达夫 《寄曼陀、养吾市师》诗:“却缘家有 元方 在,赢得人间説 小苏 。”
[走笔次廷藻韵二绝]一物
(1).一种事物;一件事物。《管子·白心》:“然而天不为一物枉其时,明君圣人亦不为一人枉其法。”《史记·周本纪》:“此一物足以释 西伯 ,况其多乎!” 唐 杜牧 《冬至日寄小侄阿宜》诗:“第中无一物,万卷书满堂。” 清 郑燮 《同起林上人重访仁公》诗之三:“莫教轻一物,可待报他生。” 马南邨 《燕山夜话·共通的门径》:“没有无所不知的博学之士,也没有只知一事一物而不知其他的专门家。”
(2).同类物;同一事。《周礼·夏官·校人》:“掌王马之政,辨六马之属,种马一物,戎马一物,齐马一物,道马一物,田马一物,駑马一物。” 宋 沉括 《梦溪补笔谈·药议》:“药有用根,或用茎叶,虽是一物,性或不同,苟未深达其理,未可妄用。” 苏曼殊 《断鸿零雁记》第十二章:“云耶,电耶,雨耶,雪耶,实一物也,不过因热度之异而变耳。”
(3).犹一事。《礼记·文王世子》:“行一物而三善皆得者,唯世子而已。” 郑玄 注:“物犹事也。” 南朝 梁武帝 《报侯景书》:“朕为万乘之主,岂可失信於一物。”
(4).犹言一个标准。《墨子·尚贤上》:“上之所以使下者,一物也;下之所以事上者,一术也。”
[走笔次廷藻韵二绝]风流
(1) 风采特异,业绩突出
数风流人物,还看今朝
(2) 才华出众,自成一派,不拘泥于礼教
是真名士自风流
(3) 放荡不羁
如此风流,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响的婚礼
(4) 具有 * 特点或 * 上得到满足
风流小说
(5) 风俗教化
风流笃厚,禁罔疏阔。——《汉书·刑法志》
(6) 遗风,流风余韵
舞榭歌台,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。——宋· 辛弃疾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
(7) 风度;仪表
摇落深知宋玉悲,风流儒雅亦吾师。—— 唐· 杜甫《咏怀古迹》
(8) 风韵,多指好仪态
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,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,便知他有不足之症。——《红楼梦》
[走笔次廷藻韵二绝]竹杖
竹制的手杖。《汉书·西域传赞》:“睹犀布、瑇瑁则建 珠崖 七郡,感枸酱、竹杖则开 牂柯 、 越嶲 。” 唐 刘禹锡 《游桃源一百韵》:“仙翁遗竹杖, 王母 留桃核。” 清 唐孙华 《次和酬恺功院长见怀一百韵》:“颇恋桃笙稳,行烦竹杖持。”
[走笔次廷藻韵二绝]讨幽
寻访幽雅胜境。 清 王诒寿 《<复见心斋诗集>序》:“讨幽弥旬,得句盈轴。”
[走笔次廷藻韵二绝]招隐
(1).征召隐居者出仕。 唐 高适 《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》诗:“幸逢明盛多招隐,高山大泽徵求尽。” 明 杨慎 《春兴》诗:“难教迟暮从招隐,拟把生涯学醉歌。” 清 周亮工 《与王启伯总戎》诗:“ 小山 有赋人招隐,大树无心世任看。”
(2).招人归隐。 唐 骆宾王 《酬思玄上人林泉》诗:“闻君招隐地,髣髴 武陵 春。” 明 薛蕙 《草堂》诗:“珍重故人招隐意,草堂南郭可淹留。” 清 杨承宪 《三姝媚》词:“拂拂空香,引访秋骚客,来歌招隐。”
[走笔次廷藻韵二绝]归来
返回原来的地方
昨日入城市,归来泪满巾。——宋· 张俞《蚕妇》
去时里正与裹头,归来头白还戍边。——唐· 杜甫《兵车行》
[走笔次廷藻韵二绝]佳句
诗文中精辟的语句
[走笔次廷藻韵二绝]何时
(1).什么时候。表示疑问。《楚辞·九辩》:“皇天滛溢而秋霖兮,后土何时而得乾?” 唐 韩愈 《赠别元十八协律》诗之六:“寄书 龙城 守,君驥何时秣?”《宋史·岳飞传》:“或问:‘天下何时太平?’”
(2).什么时候。表示时间难以确定。 刘大白 《石下的松实》诗:“一棵松树,落下许多松实;不知何时,被压着一块大石。”
宋代,张元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