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青松篇】作者:释文珦 朝代:宋代
[青松篇]青松篇原文
西山有孤松,亭亭高百尺,冰雪屡凌厉,难变青青色。
东园盛桃李,摇艳矜春容。
少皞布秋律,扫地无遗踪。
青松固真心,桃李乏坚操。
君子与小人,自古不同调。
宁忍学桃李,誓言作青松。
偃蹇终不屈,傲睨秦皇封。
[青松篇]诗词问答
问:青松篇的作者是谁?答:释文珦
问:青松篇写于哪个朝代?答:宋代
问:释文珦的名句有哪些?答:释文珦
[青松篇]参考注释
[青松篇]西山
(1).西方的山。《易·随》:“王用享于西山。”引申为日入处。 汉 王粲 《从军诗》之三:“白日半西山,桑梓有餘暉。”《文选·李密<陈情事表>》:“但以 刘 日薄西山,气息奄奄。” 李善 注引 扬雄 《反骚》:“临 汨罗 而自陨兮,恐日薄於西山。”
(2).山名。指 首阳山 。在今 山西省 永济县 南。相传 伯夷 、 叔齐 隐居于此。 晋 陆机 《演连珠》之四八:“是以吞纵之彊不能反蹈海之志,漂櫓之威不能降 西山 之节。”参见“ 西山饿夫 ”。
(3).山名。在 江西省 新建县 西,一名 南昌山 ,即古 散原山 。 唐 王勃 《滕王阁序》:“画栋朝飞 南浦 云,珠帘暮捲 西山 雨。”
(4).山名。在 四川省 北部,为 岷山 主峰。也称 雪岭 。 唐 李白 《思边》诗:“今岁何时妾忆君, 西山 白雪暗 秦 云。” 唐 杜甫 《野望》诗:“ 西山 白雪 三城 戍, 南浦 清江 万里桥 。”
(5).山名。 北京市 西郊群山的总称。南起 拒马山 ,西北接 军都山 。有 百花山 、 灵山 、 妙峰山 、 香山 、 翠微山 、 卢师山 、 玉泉山 等峰,林泉清幽,为京郊名胜地。
(6).山名。在 云南省 昆明市 西南, 滇池 西岸,一称 睡佛山 。有 华亭寺 、 太华寺 、 三清阁 、 龙门 诸胜和 聂耳 墓、 李公朴 的衣冠冢。风景优美,有“睡美人”之称。
(7).山名。在 江苏省 吴县 西南,即 洞庭西山 ,古称 包山 ,为 太湖 中最大岛屿。有 缥缈峰 、 销夏湾 、 林屋洞 诸名胜。
[青松篇]孤松
单独生长的松树。 晋 陶潜 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景繄繄以将入,抚孤松而盘桓。” 唐 张说 《遥同蔡起居偃松篇》诗:“清都众木总荣芬,传道孤松最出羣。”
[青松篇]亭亭
(1) 高耸直立的样子
亭亭净植。——宋· 周敦颐《爱莲说》
亭亭独立。——明· 李渔《闲情偶寄·种植部》
亭亭如盖。——明· 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
(2) 形容女子或花木挺立秀气
[青松篇]百尺
(1).十丈。喻高、长或深。 汉 枚乘 《七发》:“ 龙门 之桐,高百尺而无枝。” 晋 左思 《咏史》之二:“以彼径寸茎,荫此百尺条。”《文选·鲍照<苦热行>》:“丹蛇踰百尺,玄蜂盈十围。” 李善 注:“百尺、十围,言其长大也。” 宋 苏轼 《惠州李氏潜珍阁铭》:“眩古潭之百尺,涵万象於瑶琨。”
(2).桅杆。《文选·木华<海赋>》:“於是候劲风,揭百尺,维长綃,挂帆席。” 李善 注:“百尺,帆檣也。”
[青松篇]冰雪
比喻清纯
[青松篇]凌厉
意气昂扬,气势猛烈
实由疾疫大兴,以损凌厉之锋。——《三国志·贾诩传》裴松之注
下令飚发凌厉。——清· 张廷玉《明史》
练习在打板球时使他的投球更加凌厉
攻势凌厉
[青松篇]青色
一类带绿的蓝色,中等深浅,高度饱和;特指三补色中的一色
[青松篇]东园
(1).泛指园圃。 晋 陶潜 《停云》诗之三:“东园之树,枝条再荣。竞用新好,以怡余情。” 唐 李白 《古风》之四七:“桃花开东园,含笑夸白日。” 明 陈汝元 《金莲记·同梦》:“草草言非谬,似 庄周 ,东园蝴蝶两悠悠。”
(2).园名。在 江苏省 仪征市 东。 宋 施昌言 建。 欧阳修 作《真州东园记》, 蔡襄 书,后人称园、记、书为三绝。
(3).官署名。 秦 汉 置。掌管陵墓内器物、葬具的制造与供应,属少府。《后汉书·皇后纪下·孝崇匽皇后》:“﹝ 匽后 ﹞ 元嘉 二年崩,以帝弟 平原王 石 为丧主,歛以东园画梓寿器、玉匣、饭含之具。”参见“ 东园祕器 ”、“ 东园温明 ”。
(4).指 汉 孝宣王皇后 陵墓。因位于 宣帝 陵东,故称。《汉书·外戚传上·孝宣王皇后》:“ 邛成太后 凡立四十九年,年七十餘, 永始 元年崩,合葬 杜陵 ,称 东园 。” 颜师古 注:“虽同塋兆而别为坟, 王后 陵次 宣帝 陵东,故曰 东园 也。”
[青松篇]桃李
桃花和李花;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;喻人的青春年少;喻争荣斗艳、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
[青松篇]摇艳
亦作“摇灩”。荡漾,摇曳。 唐 温庭筠 《黄昙子歌》:“参差緑蒲短,摇艳云塘满。” 唐 温庭筠 《莲花》诗:“緑塘摇灩接星津,轧轧兰橈入白苹。”
[青松篇]春容
(1).犹春色,春天的景色。 五代 齐己 《南归舟中》诗之一:“春容含众岫,雨气泛平芜。” 宋 陈师道 《黄梅》诗:“黄里含真意,春容带薄寒。” 金 元好问 《游黄华山》诗:“是时气节已三月,山木赤立无春容。”
(2).青春的容貌。《乐府诗集·清商曲辞一·子夜歌之三二》:“郎怀幽闺性,儂亦恃春容。” 唐 李白 《古风》之十一:“春容捨我去,秋髮已衰改。” 唐 温庭筠 《苏小小歌》:“酒里春容抱离恨,水中莲子怀芳心。”
(3).女子的画相。 明 杨柔胜 《玉环记·赶逐韦皋》:“贤姐怎生画得一轴春容,与小生路上一看,就如见贤姐一般。” 明 汤显祖 《牡丹亭·幽媾》:“当时自画春容,埋於太湖石下。”
[青松篇]少皞
亦作“ 少昊 ”。传说中古代 东夷 集团首领,名 挚 (一作 质 ),号 金天氏 。 东夷 集团曾以鸟为图腾,相传 少皞 曾以鸟名为官名。传说 少皞 死后为西方之神。《左传·昭公十七年》:“ 郯子 曰:‘我高祖 少皞 挚 之立也,凤鸟适至,故纪於鸟,为鸟师而鸟名。’” 杜预 注:“ 少皞 , 金天氏 , 黄帝 之子, 己 姓之祖也。”《吕氏春秋·孟秋》:“孟秋之月,日在翼,昏斗中,旦毕中,其日庚辛,其帝 少皞 。” 高诱 注:“庚辛,金日也。 少皞 ……以金德王天下,号为 金天氏 ,死配金,为西方金德之帝,为金神。” 唐 杜甫 《同诸公登慈恩寺塔》诗:“ 羲和 鞭白日, 少昊 行清秋。” 明 何景明 《九咏》:“肆改辙兮西逝,遵 少皞 兮故域。”
[青松篇]秋律
古人以四季与十二律相配,因称秋季为秋律。 南朝 齐 王融 《寒晚敬和何徵君点》:“疎酌候冬序,閒琴改秋律。” 唐 孟郊 《奉报翰林张舍人见遗》诗:“百虫笑秋律,清削月夜闻。” 唐 李贺 《送沉亚之歌》:“请君待旦事长鞭,他日还辕及秋律。” 王琦 汇解:“《月令》:孟秋之月,律中夷则;仲秋之月,律中南吕;季秋之月,律中无射。以秋月为秋律本此。”
[青松篇]扫地无遗
见“ 扫地无餘 ”。
[青松篇]青松
青翠的松树
[青松篇]真心
(1) 不含欺诈或欺骗的
(2) 心意真实恳切
真心诚意地想娶她为妻
[青松篇]坚操
坚定的节操。 清 袁枚 《随园诗话补遗》卷二:“有数贵官,艷称‘状元嫂’卓识坚操,人所不及。” 李大钊 《新旧思潮之激战》:“一面更要有自信独守的坚操。”
[青松篇]君子
(1) 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
彼君子兮。——《诗·魏风·伐檀》
君子不齿。——唐· 韩愈《师说》
君子寡欲。——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
君子多欲。
(2)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,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
不亦君子乎。——《论语》
君子有不战。——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
君子博学。——《荀子·劝学》
花之君子。——清· 周容《芋老人传》
(3) 对别人的尊称
君子书叙。——唐· 李朝威《柳毅传》
君子登山。——明· 顾炎武《复庵记》
同社诸君子。——明· 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
君子之后。——清· 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
[青松篇]小人
(1) 〈方〉
(2) 指子女
养这么一个小人就让夫妻俩够操劳的了
(3) 小孩儿
[青松篇]自古
(1).从古以来。《诗·小雅·甫田》:“我取其陈,食我农人,自古有年。”《论语·颜渊》:“自古皆有死,民无信不立。” 三国 魏 曹丕 《典论·论文》:“文人相轻,自古而然。” 宋 欧阳修 《定风波》词:“任是好花须落去,自古。”
(2).泛指从前。 清 刘大櫆 《送张福清序》:“昔在自古, 闽 粤 不齿於上国。”
[青松篇]同调
(1) 音调相同
(2) 比喻志趣或主张相同的人
引为同调
[青松篇]誓言
(1).誓师时所说的话。《书·汤誓》:“尔不从誓言,予则孥戮汝,罔有攸赦。” 孔 传:“不用命。” 唐 韩愈 《复志赋》:“恐誓言之不固兮,斯自讼以成章。” 刘白羽 《火光在前》第十章:“这战前的铁石誓言是十分激动人心的。”
(2).相互约定的话。《战国策·赵策四》:“王曰:‘子勉行矣,寡人与子有誓言矣。’” 明 刘基 《春秋明经·齐侯卫侯郑伯来战于郎齐人卫人郑人盟于恶曹》:“ 郑伯 果合 纪 鲁 而战 齐 卫 ,明年 齐 卫 又听 宋 人之言而伐 郑 ,誓言果足恃乎!”
(3).约誓;以言相约。《史记·郑世家》:“於是 庄公 迁其母 武姜 於 城潁 ,誓言曰:‘不至黄泉,毋相见也!’” 唐 韩愈 《送区册序》:“有 区生 者,誓言相好,自南海挐舟而来。” 唐 柳宗元 《祭六伯母文》:“ * 号恋,誓言固之,仁贤见容,曲遂其私。”
[青松篇]偃蹇
(1) 高耸
(2) 骄横;傲慢
惧其偃蹇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柳河东集》
那些督抚贵人点了点头,他就得意的了不得,从此就故作偃蹇之态去骄人。——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
(3) 困顿;窘迫
叔宝道:[小弟当时偃蹇。——《隋唐演义》
(4) 形容委曲婉转的样子
[青松篇]不屈
(1).不屈折。犹言不卑下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至矣哉!直而不倨,曲而不屈。” 杨伯峻 注:“虽能委曲,而不屈折。” 宋 曾巩 《夫人周氏墓志铭》:“有诗七百篇,其文静而正,柔而不屈,约於言而谨於礼者也。”
(2).不顺从;不屈服。《后汉书·郭太传》:“﹝ 孟敏 ﹞十年知名,三公俱辟,并不屈云。” 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归心》:“儒有不屈王侯,高尚其事。” 宋 司马光 《涑水记闻》卷九:“乃缚 嵩 于庭而掠之数百, 嵩 不屈。” 清 昭槤 《啸亭续录·张夫子》:“ 明 监军 张公春 ,於 大凌河 被擒,见 太宗 不屈。” 陈登科 《活人塘》五:“你们要记住,坚决勇敢,顽强不屈,切不能骄傲大意。”
不竭;不尽。《老子》:“虚而不屈,动而愈出。” 王弼 注:“故虚而不得穷屈,动而不可竭尽也。”《荀子·王制》:“使国家足用而财物不屈,虞师之事也。”
[青松篇]傲睨
傲慢斜视;骄傲。 唐 罗隐 《送宣武徐巡官》诗:“傲睨公卿二十年,东来西去只悠然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司文郎》:“ 餘杭 生时一遇之,虽不甚倾谈,而傲睨之气顿减。”《西湖二集·韩晋公人奁两赠》:“这 戎昱 ……自恃有才,有性极是傲睨,看人不在眼里。” 鲁迅 《坟·文化偏至论》:“屹然出中央而无校讎,则其益自尊大,寳自有而傲睨万物,固人情所宜然,亦非甚背於理极者矣。”
[青松篇]秦皇
指 秦始皇 。 汉 班彪 《王命论》:“ 秦皇 东游以厌其气, 吕后 望云而知所处。”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明诗》:“ 秦皇 灭典,亦造仙诗。” 唐 李白 《大猎赋》:“虽 秦皇 与 汉武 兮,復何足以争雄。” 金 元好问 《游泰山》诗:“ 秦皇 憺威灵, 茂陵 亦雄材。” 清 阎尔梅 《歌风台》诗:“屋上龙交生 汉祖 ,山中蛇斩应 秦皇 。”
宋代,释文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