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颂古一百二十一首】作者:释宗杲 朝代:宋代
[颂古一百二十一首]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原文
夺得骊珠即便回,小根魔子尽疑猜。
拈来抛向洪波里,撒手大家空去来。
[颂古一百二十一首]诗词问答
问:颂古一百二十一首的作者是谁?答:释宗杲
问: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写于哪个朝代?答:宋代
问:释宗杲的名句有哪些?答:释宗杲
[颂古一百二十一首]释宗杲颂古一百二十一首 书法图
颂古一百二十一首书法作品
[颂古一百二十一首]参考注释
[颂古一百二十一首]夺得
获取,得到
[颂古一百二十一首]骊珠
(1).宝珠。传说出自骊龙颔下,故名。《庄子·列御寇》:“夫千金之珠,必在九重之渊,而驪龙頷下。” 唐 温庭筠 《莲浦谣》:“荷心有露似驪珠,不是真圆亦摇荡。” 明 刘兑 《娇红记》:“红牙缓引驪珠串,个个一般圆。” 清 卓尔堪 《海市歌》:“龙女仙衣湘水裙,掌上驪珠弄明月。”
(2).比喻珍贵的人或物。《南齐书·倖臣传论》:“长主君世,振裘持领,赏罚事殷,能不踰漏,宫省咳唾,义必先知。故能窥盈缩於望景,获驪珠於龙睡。” 唐 元稹 《赠童子郎》诗:“ 杨公 莫讶清无业,家有驪珠不復贫。” 清 陈其元 《庸闲斋笔记·解元抄袭陈文》:“主司閲文,合意者少,至十八日犹未定元。外舅适得一卷,大喜,以为独得驪珠矣。”《孽海花》第十三回:“这回 章自蜚 、 闻韵高 都没有中,驪珠已失,所得都是鳞爪罢了。”
(3).杨梅的别名。 清 厉荃 《事物异名录·果蓏·杨梅》:“ 陆游 诗:‘未爱满盘堆火齐,先惊探頷得驪珠。’按,谓杨梅也。”
(4).龙眼的别名。见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果三·龙眼》。
[颂古一百二十一首]即便
——用来加强语气,指即使;纵使
即便你有理,也不该发脾气啊!
[颂古一百二十一首]疑猜
怀疑猜测。 元 乔吉 《两世因缘》第四折:“众文武都惊怪,不由咱心下转疑猜。这个即世婆婆,莫不是前世的嬭嬭?” 清 袁枚 《随园诗话》卷一:“ 嵩亭上人 《题活埋菴》云:谁把菴名号‘活埋’?令人千古费疑猜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二八回:“ 宝玉 听他提出‘金玉’二字来,不觉心里疑猜。”
[颂古一百二十一首]洪波
* 浪
大海掀起洪波
[颂古一百二十一首]撒手
(1) 放开手
他从梯子上撒手跳下来
(2) 放弃
撒手不管
[颂古一百二十一首]大家
(1) 巨室,世家望族。古指卿大夫之家
汝是大家子,仕宦于台阁。——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(2) 犹言大作家,大专家
艺苑品题有大家之目,自论诗者推李杜始。—— 王夫之《夕堂永日绪论外编》
(3) 奴仆对主人的称呼
(4) 宫中近臣或后妃对皇帝的称呼
(5) 知识渊博者,博学的人
[颂古一百二十一首]去来
(1).往来,往返。《商君书·垦令》:“商劳则去来賫送之礼,无通於百县,则农民不飢,行不饰。”《魏书·礼志四》:“各令骑将六人去来挑战,步兵更进退以相拒击。” 明 王鏊 《震泽长语·官制》:“所以皷舞群伦,曰官曰差遣曰职而已,又迁徙去来,常无虚日。”
(2).谓离去而又归来。《史记·孝文本纪》:“与王 兴居 去来,亦赦之。” 裴駰 集解引 张晏 曰:“虽始与 兴居 反,今降,赦之。” 清 汪懋麟 《送高会东少司寇》诗:“乡里却看鬚鬢旧,行藏转觉去来新。”
(3).离去。来,语气助词。 南朝 宋 鲍照 《代陈思王白马篇》诗:“去来今何道,卑贱生所钟。” 唐 孟郊 《古意》诗:“荡子守边戍,佳人莫相从,去来年月多,苦愁改形容。”
(4).犹言左右,表示概数。
(5).佛教语。指过去、未来。 宋 范成大 《二偈呈似寿老》诗:“法法刹那无住,云何见在去来。” 明 胡应麟 《少室山房笔丛·双树幻钞引上》:“﹝释氏之﹞苦空矣,即未能顿悟,而足以亡乱於去来。” 清 黄遵宪 《己亥杂诗》:“但有去来无现在,无穷生灭看香烟。”
宋代,释宗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