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初闻南湖蛙声成三诗】作者:张镃 朝代:宋代
[初闻南湖蛙声成三诗]初闻南湖蛙声成三诗原文
枵花杨柳傍清明,淡沲风光画不成。
春到此时须急赏,绕堤今夜有蛙声。
[初闻南湖蛙声成三诗]诗词问答
问:初闻南湖蛙声成三诗的作者是谁?答:张镃
问:初闻南湖蛙声成三诗写于哪个朝代?答:宋代
问:张镃的名句有哪些?答:张镃
[初闻南湖蛙声成三诗]参考注释
[初闻南湖蛙声成三诗]杨柳
(1) 杨树和柳树的合称
(2) 专指柳树
杨柳岸晓风残月。——宋· 柳永《雨霖铃》
(3) 古曲名,即[折杨柳]
羌笛何须怨杨柳。——唐· 王之涣《凉州词》
[初闻南湖蛙声成三诗]清明
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,在4月4、5或6日。在节日里人们扫墓和向死者供献特别祭品
[初闻南湖蛙声成三诗]淡沲
亦作“ 淡沱 ”。形容风光明净。 唐 杜甫 《醉歌行》:“春光淡沲 秦东亭 ,渚蒲芽白水荇青。”一本作“ 澹沲 ”、“ 潭沲 ”。 宋 陆游 《暮春》诗:“湖上风光犹淡沱,尊前怀抱颇清真。” 清 陈见鑨 《更漏子·出塞》词:“莲叶稀,楝花軃,四望秋容淡沲。”
[初闻南湖蛙声成三诗]风光
(1) 风景;景物
江南三月好风光
毕竟西湖六月中,风光不与四时同。——宋· 杨万里《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》
北国风光,千里冰封。——毛 * 《沁园春·雪》
(2) 名胜风景
(3) 光耀,体面(含贬义)
[初闻南湖蛙声成三诗]不成
——作语气词用在句末,表示反问或揣度的语气,常与[难道]、[莫非]等词相呼应
老五不在这儿,莫非又下厂去了不成
[初闻南湖蛙声成三诗]此时
这时候。《后汉书·刘玄传》:“﹝ 韩夫人 ﹞輒怒曰:‘帝方对我饮,正用此时持事来乎!’” 唐 白居易 《琵琶记》:“别有幽愁暗恨生,此时无声胜有声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四三回:“此时已经四更天光景了。”
[初闻南湖蛙声成三诗]蛙声
蛙的叫声。 唐 张籍 《过贾岛野居》诗:“蛙声篱落下,草色户庭间。” 南唐 伍乔 《何明府见访》诗:“马嘶穷巷蛙声息,辙到衡门草色开。” 宋 辛弃疾 《西江月·夜行黄沙道中》词:“稻花香里説丰年,听取蛙声一片。” 元 杨载 《赠孙思顺》诗:“薰风池馆蛙声老,落日帘櫳燕子飞。”
宋代,张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