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孙保义求偈】作者:释怀深 朝代:宋代
[孙保义求偈]孙保义求偈原文
省缘知足常安乐,广费多求损道情。
闹市门头祖师意,放教心地坦然平。
[孙保义求偈]诗词问答
问:孙保义求偈的作者是谁?答:释怀深
问:孙保义求偈写于哪个朝代?答:宋代
问:释怀深的名句有哪些?答:释怀深
[孙保义求偈]注释
1. 押庚韵
[孙保义求偈]参考注释
[孙保义求偈]知足
知道满足,满足于已经得到的
知足常乐
[孙保义求偈]安乐
安宁快乐
回归故里,度过老年的安乐生活
[孙保义求偈]道情
曲艺的一个类别。渊源于唐代的《承天》《九真》等道曲。南宋始用渔鼓、筒板伴奏,故又称道情渔鼓。至清代,道情同各地民间音乐结合形成了同源异流的多种形式,如陕北道情、江西道情、湖北渔鼓、四川竹琴等。道情多以唱为主,以说为辅。有坐唱、站唱、单口、对口等表演形式
[孙保义求偈]闹市
市面繁华的街区
[孙保义求偈]门头
(1).犹门户,家庭。《红楼梦》第一○七回:“如今借此正好收敛,守住这个门头儿,不然,叫人笑话。”
(2).指有商业往来的户头。 峻青 《海啸》第一章十一:“不敢当,小本生意,没有什么固定的门头。”
(3).指能达到个人目的的途径。如:你找着门头,可别忘了我。
[孙保义求偈]祖师
(1) 学术或技艺上创立派别的人
(2) 佛教、道教中创立宗派的人
[孙保义求偈]放教
使;令。 唐 白居易 《春来频与李二十宾客同游因赠长句》诗:“可惜济时心力在,放教临水復登山。” 金 元好问 《满江红·嵩山中作》词:“暂放教老子据胡牀,邀明月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瞳人语》:“此 芙蓉城 七郎子新妇归寧,非同田舍娘子,放教秀才胡覷。”
[孙保义求偈]心地
(1) 指人的存心、用心
心地善良
(2) 佛教语。指心,即思想、意念等。心能生万法,如地能长万物,儒家用以指心性存养
愿问第一义,回向心地初。——杜甫《谒文公上方》
自古圣贤,皆以心地为本。——《朱子全书·学二》
欲广福田,须凭心地。——《镜花缘》
(3) 心情,心境
心地轻松
(4) 心胸、气量
总能够似宝玉这般人材心地?——《红楼梦》
[孙保义求偈]坦然
(1) 坦白,心安
神情坦然
(2) 平直广阔的样子
宋代,释怀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