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过伊河入运口】作者:乾隆 朝代:清代
[过伊河入运口]过伊河入运口原文
图欲泻微湖,尾闾大疏治。
韩庄闸迤南,伊河就下利。
其馀彭潘口,均自荆桥出。
前年率剔鬟,鱼金多涸地。
即今过伊河,入运实畅遂。
然上源来少,济临水虞匮。
顾漕虑弃农,农顾防漕弃。
筹政所以难,两全益艰致。
[过伊河入运口]诗词问答
问:过伊河入运口的作者是谁?答:乾隆
问:过伊河入运口写于哪个朝代?答:清代
问:乾隆的名句有哪些?答:乾隆
[过伊河入运口]注释
1. 押寘韵 出处:御制诗三集卷五十
2. 台
[过伊河入运口]参考注释
[过伊河入运口]尾闾
(1).古代传说中泄海水之处。《庄子·秋水》:“天下之水,莫大於海,万川归之,不知何时止而不盈; 尾閭 泄之,不知何时已而不虚。” 成玄英 疏:“ 尾閭 者,泄海水之所也。”《文选·嵇康<养生论>》:“自力服药,半年一年,劳而未验。志以厌衰,中路復废,或益之以畎澮而泄之以 尾閭 。” 李善 注引 司马彪 曰:“ 尾閭 ,水之从海水出者也,一名 沃燋 ,在东大海之中。尾者,在百川之下故称尾。閭者,聚也,水聚族之处,故称閭也。” 唐 李德裕 《漏潭石》诗:“常疑六合外,未信 漆园 书,及此闻溪漏,方欣验 尾閭 。” 清 赵翼 《逃荒》诗:“安得 尾閭 筹洩水,尽收归海出平畴。”
(2).泛指事物趋归或倾泄之所。 清 魏源 《军储篇一》:“此漏不塞,虽万物为金,阴阳为炭,不能供尾閭之壑。” 梁启超 《新民论》第二节:“民族帝国主义者何?其国民之实力,充於内而不得不溢於外,於是汲汲焉求扩张权力於他地,以为我尾閭。” 郭沫若 《创造十年》十二:“《季刊》和《周报》的标准太高,外来的投稿百分之九十九以上不能用,因而失掉不少的读者,应该要有一种日报来做尾闾,以销纳外来的投稿。”
[过伊河入运口]疏治
疏导治理。《宋史·河渠志五》:“ 神宗 熙寧 元年, 河水 涨溢,詔都水监、 河北 转运司疏治。”《元史·河渠志二》:“委官相视,疏治 运河 。”
[过伊河入运口]下利
(1).古代祭祀时主祭人的助手,有上手下手之分,下手曰下利。《仪礼·少牢馈食礼》:“佐食上利执羊俎,下利执豕俎。” 胡培翚 正义引 吴廷华 曰:“利即佐食也,长为上,次为下。”参见“ 上利 ”。
(2).古代医学对“泄泻”与“痢疾”的统称。 汉 张仲景 《金匮要略·呕吐哕下利病》:“下利,手足厥冷,无脉者,灸之不温;若脉不还,反微喘者,死。”《三国志·魏志·华佗传》:“ 东阳 陈叔山 小男二岁得疾,下利常先啼,日以羸困。” 宋 韩祇和 《伤寒微旨论·用药逆篇》:“热药既下,往往吐出及下利愈甚,此亦阴阳气相击也。”
(3).堪舆家迷信之说,指不宜埋葬的处所。《旧唐书·吕才传》:“ 汉 之山陵,散在诸处,上利下利,蔑尔不论。”
[过伊河入运口]前年
去年前边的那一年
前年予病。——清· 袁枚《祭妹文》
[过伊河入运口]鱼金
指紫金鱼袋。 唐 张祜 《雁门太守行》:“闺中年少妻莫哀,鱼金虎竹天上来, 雁门 山边骨成灰。”
[过伊河入运口]即今
今天;现在。 唐 高适 《送桂阳孝廉》诗:“即今江海一归客,他日云霄万里人。” 宋 陆游 《连日有雪意戏书》诗:“壮岁羈游半九州,即今憔悴老菟裘。”《警世通言·杜十娘怒沉百宝箱》:“事已如此,料留你不住了,只是你要去时,即今就去。”
[过伊河入运口]畅遂
畅茂顺遂。谓顺利而茁壮地生长。 唐 无名氏 《律吕相召赋》:“天理不姦,物情和愜,草木以之而畅遂,乾坤於焉而交接。” 清 戴名世 《书<咏兰诗>后》:“﹝兰﹞往往有虫嚙之……而众草蒙翳条达畅遂无有害之者。”
[过伊河入运口]上源
上游;上流。 南朝 梁 任昉 《述异记》卷上:“ 吴 故宫亦有 香水溪 ,俗云 西施 浴处,人呼为 脂粉塘 , 吴王 宫人濯粧於此溪上源,至今馨香。” 唐 元祯 《赛神》诗:“阿胶在末派,罔象游上源。” 宋 沉括 《梦溪笔谈·辩证二》:“ 震泽 上源,皆山环之,了无大川。”《元史·河渠志一》:“ 世祖 时开 通惠河 ,安置闸座,全藉上源 白浮 、 一亩 等泉之水以通漕运。”
[过伊河入运口]水虞
古代官名。掌管川泽的政令。《礼记·月令》:“﹝季冬之月﹞乃命水虞渔师收水泉池泽之赋。”《国语·鲁语上》:“古者大寒降,土蛰发。水虞於是乎讲罛罶,取名鱼,登川禽。” 韦昭 注:“水虞,渔师也。掌川泽之禁令。”
[过伊河入运口]所以
(1) 表示因果关系,常与[因为]连用
因为刻苦训练,所以成绩提高很快
(2) 指实在的情由或适当举动
忘乎所以
(3) 所用;用来
夫仁义辨智,非所以持国也
(4) 原因;缘故
故今具道所以。——宋· 王安石《答司马谏议书》
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而慎取之也。——王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
[过伊河入运口]两全
顾全双方;成全两个方面
两全其美
两全的办法
乾隆,清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