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心耻奉檄】作者:陈梦庚 朝代:宋代
[心耻奉檄]心耻奉檄原文
日月孔兼孟,尘埃申与韩。
合于三尺法,行矣一分宽。
火伞不遮热,冰壶独枕寒。
平反了无几,足迹略高安。
[心耻奉檄]诗词问答
问:心耻奉檄的作者是谁?答:陈梦庚
问:心耻奉檄写于哪个朝代?答:宋代
问:心耻奉檄是什么体裁?答:五律
问:陈梦庚的名句有哪些?答:陈梦庚
[心耻奉檄]注释
1. 五言律诗 押寒韵
2. 同上书卷二○八五○
[心耻奉檄]参考注释
[心耻奉檄]日月
(1) 生计;生活
舒心的日月
(2) 太阳和月亮
[心耻奉檄]尘埃
(1) 飞扬的尘土
尘埃传播病菌
(2) ;比喻污浊的东西
爷娘妻子走相送,尘埃不见咸阳桥。—— 唐· 杜甫《兵车行》
蝉蜕于浊秽,以浮游尘埃之外,不获世之滋垢。——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
蒙世俗之尘埃。
[心耻奉檄]合于
符合
合于国情
[心耻奉檄]三尺法
指法律。古代以三尺竹简书法律,故称。《史记·酷吏列传》:“君为天子决平,不循三尺法,专以人主意指为狱。狱者固如是乎?” 裴骃 集解引《汉书音义》:“以三尺竹简书法律也。” 宋 王应麟 《困学纪闻·左氏传》:“《汉·杜周传》:‘不循三尺法。’注谓‘以三尺竹简书法律也’。 朱博 亦云:‘奉三尺律令以从事。’《盐铁论》乃云:‘二尺四寸之律。’古今一也。盖律书以二尺四寸简,举其大数,谓之三尺。”《明史·翟銮传》:“不合三尺法,何以信天下。” 清 吴伟业 《感事》诗:“老知三尺法,官为五銖钱。”
[心耻奉檄]一分
等于说[一点]、[一些]
减一分则喜。——清·袁枚《祭妹文》
增一分则忧。
[心耻奉檄]火伞
(1).比喻烈日。 唐 韩愈 《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》诗:“光华闪壁见神鬼,赫赫炎官张火伞。” 清 林则徐 《中秋炮台眺月》诗:“行酒东臺对落日,犹如火伞张鬱攸。”
(2).红色的伞盖。 宋 秦观 《观宝林塔张灯次胡瑗韵》:“次第边烽举,高低祭烛攒;虹旌排阵堞,火伞御灵官。”
火繖:同“ 火伞 ”。 宋 刘克庄 《卜算子·茉莉》词:“相对炎官火繖中,便有清凉意。” 宋 杨万里 《夏夜月下独酌》诗:“明朝火繖上,别作一经营。” 清 赵翼 《苦热》诗:“火繖当空气益炎,避炎何处觅深严。”
[心耻奉檄]冰壶
(1).盛冰的玉壶。常用以比喻品德清白廉洁。语本《文选·鲍照〈白头吟〉》:“直如朱丝绳,清如玉壶冰。” 李周翰 注:“玉壶冰,取其絜浄也。” 唐 姚崇 《冰壶诫序》:“冰壶者,清洁之至也。君子对之,示不忘清也……内怀冰清,外涵玉润,此君子冰壶之德也。” 明 孙梅锡 《琴心记·王孙作醵》:“官况托冰壶,友谊敦芳醑,数载梦中孤,今日樽前聚。” 清 陈梦雷 《赠秘书觉道弘五十韵》:“霜鍔扬辉耀,冰壶濯晶莹。”
(2).借指月亮或月光。 唐 元稹 《献荥阳公》诗:“冰壶通皓雪,綺树眇晴烟。” 宋 杨万里 《中秋前二夕钓雪舟中静坐》诗:“人间何处冰壶是,身在冰壶却道非。” 元 马致远 《青山泪》第三折:“正夕阳天阔暮江迷,倚晴空 楚 山叠翠,冰壶天上下,云锦树高低。” 明 陈所闻 《浪淘沙·中秋同皮元素泛月》曲:“秋色老梧桐,月满遥空。画桥百尺似飞虹。人向冰壶同载酒,细浪轻风。” 清 李基和 《戊寅中秋初度月下作》诗:“谁画 雁门 今夜里,山川别样贮冰壶。”
[心耻奉檄]平反
把判错的案件或做错的政治结论改正过来
[心耻奉檄]了无
全无;毫无。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释滞》:“空有疲困之劳,了无錙銖之益也。” 唐 李白 《赠黄山胡公求白鹇》诗序:“自小驯狎,了无惊猜。” 清 袁枚 《新齐谐·山阴风灾》:“二十四日晨起,天气清和,了无变态。”
[心耻奉檄]足迹
脚印
雪地上的足迹
[心耻奉檄]高安
(1).谓居于高位而安泰。《管子·版法》:“修长在乎任贤,高安在乎同利。” 尹知章 注:“与下同利,则高位安。”
(2).指 汉哀帝 时 高安侯 董贤 。《文选·潘岳<西征赋>》:“刺 哀主 於 义 域,僭天爵於 高安 。” 张铣 注:“ 董贤 有美色,帝幸之,封为 高安侯 。”
(3). 宋 乐章名。《宋史·乐志一》:“ 建隆 元年二月……改乐章十二‘顺’为十二‘安’,盖取‘治世之音安以乐’之义。祭天为《高安》,祭地为《静安》。”
宋代,陈梦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