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古诗词

【留别博州官杨丹】_张咏 | 宋代

【留别博州官杨丹】作者:张咏 朝代:宋代

[留别博州官杨丹]留别博州官杨丹原文

郊亭欲别时,霜叶翻空日。
男儿志在乘长风,去便离忧惨颜色。
镆铘煌煌对尊酒,醉舞不成空握手。
耻唱悠悠易水歌,羞折丝丝关外柳。
我欲为君操峻节,研清词,古来贤圣同驱驰。
连城白壁不足道,济时才略为藩篱。
一以答惠贶,再欲酬心知。
从今明月夜,应有远相思。

[留别博州官杨丹]诗词问答

问:留别博州官杨丹的作者是谁?答:张咏
问:留别博州官杨丹写于哪个朝代?答:宋代
问:张咏的名句有哪些?答:张咏

[留别博州官杨丹]参考注释

[留别博州官杨丹]霜叶

(1).经霜的叶子。《魏书·田益宗传》:“霜叶将沦,非劲飈无以速其籜。” 宋 苏轼 《谒金门·秋兴》词:“霜叶未衰吹未落,半惊鸦喜鹊。” 清 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消夏录一》:“霜叶微黄石骨青,孤吟自怪太零丁。”

(2).特指经霜变红的枫叶。 唐 杜牧 《山行》诗:“停车坐爱枫林晚,霜叶红於二月花。” 宋 张抡 《朝中措·渔父》词之五:“ 松江 西畔水连空,霜叶舞丹枫。” 元 萨都剌 《寓栖云》诗:“最怜八月 江 南好,老雁叫云霜叶红。” 明 刘基 《仍用韵酬衍上人》之二:“有情霜叶欺花貌,无用风荷象客衣。”

[留别博州官杨丹]翻空

形容作文构思时奇想联翩。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神思》:“意翻空而易奇,言徵实而难巧也。”

[留别博州官杨丹]男儿

(1) 男子汉

男儿有泪不轻弹

(2) 指丈夫

[留别博州官杨丹]长风

(1).远风。 战国 楚 宋玉 《高唐赋》:“长风至而波起兮,若丽山之孤亩。”《文选·左思<吴都赋>》:“习御长风,狎翫 灵胥 。” 刘逵 注:“长风,远风也。” 唐 杜甫 《龙门阁》诗:“长风驾高浪,浩浩自太古。” 明 高启 《梦游仙》诗:“长风八万里,夜入通明天。”

(2).暴风;大风。 玄应 《一切经音义》卷一引《兼明苑》:“风暴疾而起者谓之长风。” 明 刘基 《拟连珠》之五十:“长风烈烈,难行折舵之舟。”

[留别博州官杨丹]离忧

遭受忧愁。离,通[罹],遭遇

[离骚]者,犹离忧也。——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

[留别博州官杨丹]惨颜

谓表情悲伤。 宋 陆游 《鹧鸪天·葭萌驿作》词:“惯眠古驛常安枕,熟听《阳关》不惨颜。”

[留别博州官杨丹]镆铘

古代宝剑名

不期乎镆铘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

[留别博州官杨丹]煌煌

明亮辉耀貌

明星煌煌

[留别博州官杨丹]尊酒

犹杯酒。 唐 高适 《赠别沉四逸人》诗:“耿耿尊酒前,联雁飞愁音。” 元 刘祁 《归潜志》卷五:“尊酒之间,一谈一笑,甚有前辈风,今不復见矣。” 清 方文 《从吴锦雯读宋玉叔诗喜而有寄》诗:“惆悵掩尊酒,何时共懽讌。”

[留别博州官杨丹]醉舞

犹狂舞。 唐 李白 《邠歌行上新平长兄粲》:“ 赵 女长歌入彩云, 燕 姬醉舞娇红烛。” 宋 辛弃疾 《满江红·题冷泉亭》词:“醉舞且摇鸞凤影,浩歌莫遣鱼龙泣。” 清 丘逢甲 《重有忆迭前韵》:“东风吹楼作醉舞,一枝夜泣梨花雨。”

[留别博州官杨丹]不成

——作语气词用在句末,表示反问或揣度的语气,常与[难道]、[莫非]等词相呼应

老五不在这儿,莫非又下厂去了不成

[留别博州官杨丹]握手

通常用于会见或告别时,两人右手相握或相握后两手上下轻轻摇动,以表示友谊、热情、良好祝愿,或慰问,或仅系一种礼节

[留别博州官杨丹]悠悠

(1) 长久,遥远

悠悠长夜

(2) 遥远的

悠悠未来

(3) 形容从容不迫

(4) 众多

(5) 荒谬

悠悠之谈

(6) 飘动的样子

羌笛悠悠雪满地。——宋· 范仲淹《渔家傲》

(7) 庸俗

(8) 形容忧伤

悠悠我思

中心悠悠

悠悠尔心。——南朝梁· 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

(9) 形容悠闲自在

白云千载空悠悠。——唐· 崔颢《黄鹤楼》

悠悠自得

[留别博州官杨丹]易水歌

古歌名。《战国策·燕策三》载, 荆轲 将为 燕太子 丹 往刺 秦王 , 丹 在 易水 (今 河北 易县 境)边为他饯行。 高渐离 击筑, 荆轲 和而歌曰:“风萧萧兮 易水 寒,壮士一去兮不復还!”后人称为《易水歌》。 唐 骆宾王 《夏日游德州赠高四》诗:“白雪《梁山曲》,寒风《易水歌》。”亦作“ 易水辞 ”。 明 张煌言 《挽华吉甫明经》诗:“更闻锻鍊神偏壮,慷慨如歌《易水辞》。”

[留别博州官杨丹]丝丝

(1).形容纤细之物。犹言一丝一丝。 唐 司空图 《灯花》诗之一:“ 蜀 柳丝丝羃画楼,窗尘满镜不梳头。” 宋 苏轼 《三月二十日开园》诗之三:“鬱鬱苍髯真道友,丝丝红蕚是乡人。” 明 文徵明 《素发》诗:“素髮丝丝不满梳,衰容览镜已非吾。” 闻一多 《红烛·李白之死》:“月儿初还在池下丝丝柳影后窥看,像沐罢的美人在玻璃窗口晾发一般。”

(2).形容细微的感觉。犹一些、一点。 宋 苏轼 《江上值雪效欧阳体》诗:“江空野阔落不见,入户但觉轻丝丝。” 刘半农 《静》诗:“他俩已经麻木,不再觉得两边肋胁下一丝丝的噏着痛了。”

(3).象声词。 茅盾 《子夜》七:“车子已经开进他家的大门,车轮在柏油路上丝丝地撒娇。” 管桦 《二十八宿》:“油灯丝丝地烧着,灯光里飘动着抽烟的烟雾。”

[留别博州官杨丹]关外

指山海关以东或嘉峪关以西一带地区

[留别博州官杨丹]峻节

高尚的节操

[留别博州官杨丹]清词

清丽的词句。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诔碑》:“清词转而不穷,巧义出而卓立。” 唐 芮挺章 《<国秀集>序》:“取 太冲 之清词,无嫌近溷;得 兴公 之佳句,寧止掷金。” 清 龚自珍 《西郊落花歌》:“先生读书尽三藏,最喜《维摩》卷里多清词。” 鲁迅 《且介亭杂文二集·孔另境编<当代文人尺牍钞>序》:“先前是在看朝章国故,丽句清词,如何抑扬,怎样请托。”

[留别博州官杨丹]古来

自古以来

古来如此

古来圣贤皆寂寞,唯有饮者留其名。——唐· 李白《将进酒》

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。——清· 林觉民《与妻书》

[留别博州官杨丹]贤圣

(1).道德才智极高。《六韬·盈虚》:“君不肖则国危而民乱;君贤圣则国安而民治。” 汉 刘向 《列女传·周室三母》:“盖 太姜 渊智非常,虽 太王 之贤圣,亦与之谋。” 宋 洪迈 《容斋三笔·吾家四六》:“念叠矩重规,当贤圣之君七作。”

(2).道德才智极高的人。《战国策·赵策二》:“故去就之变,知者不能一;远近之服,贤圣不能同。” 唐 杨炯 《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》:“ 周京 赫赫, 成 康 之至教蔑闻; 鲁国 巖巖,贤圣之餘风可坠。” 清 昭槤 《啸亭杂录·陆中丞》:“六岁受《孝经》、《论语》,以古贤圣自期。” 郁达夫 《初秋杂感》诗之二:“何必珊瑚夸斗富,本来贤圣不言贫。”

(3).佛;菩萨。

(4).贤人酒和圣人酒的并称。 宋 林逋 《答潘司理》诗:“岑寂园庐何所对,酒中贤圣药君臣。”参见“ 贤人 ”。

[留别博州官杨丹]驱驰

(1) 策马快奔

军中不得驱驰

(2) 尽力奔走效劳

逐许先帝以驱驰。——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
(3) 驱使

驱驰毡裘之长。——南朝梁· 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

[留别博州官杨丹]连城

(1).指毗邻的诸城。《史记·平津侯主父列传》:“今诸侯或连城数十,地方千里,缓则骄奢易为 * ,急则阻其彊而合从以逆京师。”《后汉书·朱祐景丹等传论》:“亦有鬻繒屠狗轻猾之徒,或崇以连城之赏,或任以阿衡之地。” 宋 赵蕃 《施衢州除浙西提刑以诗寄饯》之二:“俾公按连城,此责亦重矣。” 清 王士禛 《兰溪丞徐君殉节诗》:“连城大帅竖降旛,独有微官死报恩。”

(2). 战国 时, 赵惠文王 得 和氏 璧, 秦昭王 寄书 赵王 ,愿以十五城易璧。事见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。后以“连城”指 和氏 璧或珍贵之物。 唐 欧阳詹 《瑾瑜匿瑕赋》:“终酬九年之积,不损连城之美。” 宋 赵蕃 《次韵徐季纯见贻》:“ 郑 人之璞 周 死鼠,昧者自谓怀连城。” 明 袁宗道 《刻<文章辨体>序》:“今天下人握夜光,家抱连城,类惮於结撰,传景輒鸣。” 明 陈子龙 《酬李司马萍槎先生》诗:“久瞻枢府重 明光 ,投我连城云锦章。”

[留别博州官杨丹]不足道

(1)

不值得去说它

个人的得失是不足道的

(2)

——毛 * 《纪念白求恩》

[留别博州官杨丹]济时

犹济世,救时。《国语·周语中》:“宽,所以保本也;肃,所以济时也。”《旧唐书·隐逸传序》:“退无肥遁之贞,进乏济时之具。” 明 高明 《琵琶记·高堂称寿》:“经世手,济时英, 玉堂 金马 岂难登。” 周咏 《感怀》诗之三:“举目 新亭 挥掬泪,刦餘谁是济时才?”

[留别博州官杨丹]略为

——用在形容词或动词前面,表示程度轻微,时间短促或数量不多,用法同[略]

小刘比小李略为高一些

[留别博州官杨丹]藩篱

篱笆

羝羊触藩。——《易·大壮》。疏:[藩,藩篱也。]

[留别博州官杨丹]惠贶

称他人馈赠的敬词。 三国 魏 吴质 《答东阿王书》:“信到奉所惠貺,发函伸纸,是何文采之巨丽而慰喻之绸繆乎!”

[留别博州官杨丹]酬心

谓相互倾诉心意。 明 王世贞 《送吴提学迁广东参政》诗:“酬心乍杯酒,挥手遽风尘。”

[留别博州官杨丹]从今

从现在起。《史记·范雎蔡泽列传》:“先生之寿,从今以往者四十三岁。” 宋 郭应祥 《玉楼春》词:“从今对酒与当歌,空惹离情千万绪。” 元 王实甫 《西厢记》第四本第三折:“从今经懺无心礼,专听春雷第一声。” 杜鹏程 《延安人》:“从今向后要和他一道工作的工程处长,是什么模样?”

[留别博州官杨丹]明月

(1) 明亮的月亮

明月几时有

(2) 指夜明珠

[留别博州官杨丹]应有

(1).所有,一切。 唐 白居易 《奏所闻状》:“自今已后,应有进奉,并不用申报御史臺,如有人勘问,便仰録名奏来者。” 元 关汉卿 《单刀会》第一折:“将 江 上应有战舡,尽行拘收,不放 关公 渡 江 回去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一回:“应有民间税赋悉皆赦免。”

(2).应当具有。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八回:“姑娘一进洞房,早看见摆满一分妆奩,凡是应有的,公婆都给办得齐齐整整。”

[留别博州官杨丹]相思

互相思念,多指男女彼此思慕

,

  • 【芦苇江八咏后江钓月】_罗仲舒 | 宋代
  • 【芦苇江八咏后江钓月】_罗仲舒 | 宋代 >> 【芦苇江八咏后江钓月】_罗仲舒 | 宋代...

  • 【江间作】_潘大临 | 宋代
  • 【江间作】_潘大临 | 宋代 >> 【江间作】_潘大临 | 宋代...

  • 【送赵安仁之官上虞二首】_戴复古 | 宋代
  • 【送赵安仁之官上虞二首】_戴复古 | 宋代 >> 【送赵安仁之官上虞二首】_戴复古 | 宋代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