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闻鹃】作者:杨公远 朝代:宋代
[闻鹃]闻鹃原文
帝魄声声切,教侬听不禁。
都缘伤国破,岂是怨春深。
枕上幽人思,灯前逆旅心。
花枝疑恨血,到处映山林。
[闻鹃]诗词问答
问:闻鹃的作者是谁?答:杨公远
问:闻鹃写于哪个朝代?答:宋代
问:杨公远的名句有哪些?答:杨公远
[闻鹃]杨公远闻鹃 书法图
闻鹃书法作品
[闻鹃]参考注释
[闻鹃]不禁
抑制不住,不由得
不禁失笑
不禁鼓起掌来
不禁不由
[闻鹃]春深
春意浓郁。 唐 储光羲 《钓鱼湾》诗:“垂钓緑湾春,春深杏花乱。” 宋 秦观 《次韵裴仲谟和何先辈》:“支枕星河横醉后,入帘飞絮报春深。” 许地山 《危巢坠简·春桃》:“ 春桃 愉悦的声音就像春深的莺啼一样。”
[闻鹃]枕上
(1).床上。 唐 岑参 《春梦》诗:“枕上片时春梦中,行尽 江 南数千里。” 宋 陆游 《秋声》诗:“人言悲秋难为情,我喜枕上闻秋声。” 杨朔 《秋风萧瑟》:“夜来枕上隐隐听见 渤海湾 的潮声,清晨一开门,一阵风从西吹来,吹得人通体新鲜干爽。”
(2).指梦中。 宋 萧东夫 《吕公洞》诗:“枕上功名祇扰扰,指端变化又玄玄。”
[闻鹃]幽人
(1).幽隐之人;隐士。《易·履》:“履道坦坦,幽人贞吉。” 孔颖达 疏:“幽人贞吉者,既无险难,故在幽隐之人守正得吉。”《后汉书·逸民传序》:“ 光武 侧席幽人,求之若不及。” 清 顾炎武 《与胡处士庭访北齐碑》诗:“策杖向郊坰,幽人在巖户。”
(2).指幽居之士。 宋 苏轼 《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》诗:“幽人无事不出门,偶逐东风转良夜。”
[闻鹃]逆旅
客舍;旅店
宿于逆旅。——《庄子·山水》
寓逆旅。——明· 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
[闻鹃]花枝
(1).开有花的枝条。 唐 王维 《晚春归思》诗:“春虫飞网户,暮雀隐花枝。” 明 谢谠 《四喜记·花亭佳偶》:“浅印花鞋小,斜插花枝鬢欲烧。” 萧红 《夏夜》:“她过来似用手打我,嘴里似乎咒我,她依过的那花枝,立刻摇闪不定了。”
(2).比喻美女。 前蜀 韦庄 《菩萨蛮》词:“此度见花枝,白头誓不归。” 宋 张景修 《虞美人》词:“旁人应笑髯公老,独爱花枝好。” 清 唐孙华 《五舫诗为同年狄向涛太史赋》:“花枝斜倚镜臺前,晚妆人倦娇相向。”
[闻鹃]恨血
谓屈死者的血。语本《庄子·外物》:“ 萇弘 死于 蜀 ,藏其血,三年而化为碧。” 唐 李贺 《秋来》诗:“秋来鬼唱 鲍 家诗,恨血千年土中碧。” 唐 陆龟蒙 《和袭美馆娃宫怀古五绝》之三:“此地最应沾恨血,至今春草不匀生。”参见“ 三年化碧 ”。
[闻鹃]到处
各处;处处
陪客人到处参观
到处找他
[闻鹃]山林
有山和树木的地方
山林地区
宋代,杨公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