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踏莎行 赠浚州王四郎】作者:谭处端 朝代:元代
[踏莎行-赠浚州王四郎]踏莎行 赠浚州王四郎原文
贤兄来到,说公深浅。
我闻听、忽生叹羡。
一母三枝背长情,安忍心变。
悔前非、改行方便。
聪明首会,速来见面。
与仁兄、和颜欢宴。
稍有违情定风子,决成宛转。
水去、更无厮见。
[踏莎行-赠浚州王四郎]诗词问答
问:踏莎行 赠浚州王四郎的作者是谁?答:谭处端
问:踏莎行 赠浚州王四郎写于哪个朝代?答:元代
问:踏莎行 赠浚州王四郎是什么体裁?答:词
问:谭处端的名句有哪些?答:谭处端
[踏莎行-赠浚州王四郎]谭处端踏莎行 赠浚州王四郎 书法图
踏莎行 赠浚州王四郎书法作品
[踏莎行-赠浚州王四郎]参考注释
[踏莎行-赠浚州王四郎]来到
(1) 从一处移动到某一目的地
他静悄悄地来到室内
(2) 在某一时间来临或发生
防止收获季节及时来到而没有收获准备
(3) 进入一种特定状态
雨季来到了
[踏莎行-赠浚州王四郎]深浅
(1) 指水的深度
水很浑浊,无法看清这条河的深浅
(2) 比喻言语、行为的分寸
说话不知深浅
(3) 浓或淡
颜色深浅各异的布料摆在柜台上
[踏莎行-赠浚州王四郎]闻听
(1).犹听闻。多特指上达帝王。 唐 郑棨 《<开天传信记>序》:“窃以国朝故事,莫盛於 开元 、 天寳 之际。服膺简策,管窥王业,参於闻听,或有闕焉。”《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·宋徽宗宣和三年》:“比者始闻赃私之吏,借以为名,率多并缘为姦,驯致骚扰,达於闻听。”
(2).听见;知道。《红楼梦》第五九回:“话説 宝玉 闻听 贾母 等回来,随多添了一件衣裳,拄了杖前边来。”《白雪遗音·八角鼓·酒鬼》:“那人説:‘我这里忙,不能陪着阿哥诉家常。’醉鬼闻听忙起誓。”豫剧《穆桂英挂帅》第一场:“闻听人言 辽东 安王 * ,兵伐中原,不知 宋 室江山何人扶保?”
[踏莎行-赠浚州王四郎]叹羡
赞叹羡慕
[踏莎行-赠浚州王四郎]安忍
安于做残忍的事;残忍。《左传·隐公四年》:“夫 州吁 ,阻兵安忍。阻兵无众,安忍无亲,众叛亲离,难以济矣。” 孔颖达 疏:“安忍,行虐事刑杀过度也。”《魏书·酷吏传·崔暹》:“贪暴安忍,民庶患之。”《资治通鉴·陈宣帝太建十三年》:“夫绞以致毙,斩则殊形,除恶之体,於斯已极。梟首、轘身,义无所取,不益惩肃之理,徒表安忍之怀。” 胡三省 注:“忍,残忍也。安忍,安於为残忍之事。” 宋 张齐贤 《洛阳搢绅旧闻记·宋太师彦筠奉佛》:“然性安忍,所幸婢妾有小过,鞭捶备至。”
[踏莎行-赠浚州王四郎]行方便
给人以便利。 清 李渔 《意中缘·毒诓》:“好事逼人来,天与行方便,红裙情愿配袈裟,不待旁人劝。”亦作“ 行个方便 ”。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一○五回:“大爷,我再不敢胡説了!求你行个方便罢!”《快心编三集》第六回:“看老人家面上,行个方便,加了五十文,原不肯。直加到三百文钱,方才肯了。”
[踏莎行-赠浚州王四郎]聪明
(1) 天资高,记忆和理解力强
孙讨虏聪明仁惠,敬贤礼士,江表英豪咸归附之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
聪明人
(2) 听觉和视觉灵敏
耳目聪明
[踏莎行-赠浚州王四郎]见面
(1) 与…相见
(2) 露面
邀请我和他们见面
[踏莎行-赠浚州王四郎]仁兄
旧时对同辈友人的敬词,多用于书信
[踏莎行-赠浚州王四郎]和颜
和蔼的面色。 汉 刘向 《列女传·郑瞀》:“妇人以端正和颜为容。” 三国 魏 曹植 《洛神赋》:“收和颜而静志兮,申礼防以自持。” 三国 魏 嵇康 《琴赋》:“扬和颜,攘皓腕。”
[踏莎行-赠浚州王四郎]欢宴
欢乐地宴请
欢宴来宾
[踏莎行-赠浚州王四郎]风子
疯子。亦指佯作颠狂或浪荡不检的人。 宋 蔡启 《蔡宽夫诗话·杨凝式题诗》:“ 杨凝式 仕 后唐 、 晋 、 汉 间,落魄不自检束,自号 杨风子 ,终能以智自完。” 宋 周密 《志雅堂杂钞·书史》:“风马牛事。 服虔 注云:‘风,放也。牝牡相诱谓之风。’今人不肖子,昵昵於游荡者亦谓之‘风子’,岂此意耶?” 元 乔吉 《扬州梦》第一折:“我着家乐奉酒,他説那里曾见这女子来。是输不的他那一双眼。这风子在 豫章 时, 张尚之 家曾见来。” 明 高明 《琵琶记·寺中遗像》:“我自来粧风子,如今难悔。向丛林深处且徘徊,特来看佛会。”
[踏莎行-赠浚州王四郎]宛转
(1) 圆场;圆成
店主八折了五两银子,没处取讨,索性做个宛转。——明· 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
(2) 辗转
路宛转石间。——《徐霞客游记·游黄山记》
宛转而不卧
(3) 婉转
元代,谭处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