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失调名·男儿出外】作者:敦煌曲子 朝代:唐代
[失调名·男儿出外]失调名·男儿出外原文
男儿出外径前行。
路上慎莫逢贼兵。
两家排阵便该斗。
三棱凿子乱纵横,夺目云中落羽翰。
相隈莫效鸦鹊争。
[失调名·男儿出外]诗词问答
问:失调名·男儿出外的作者是谁?答:敦煌曲子
问:失调名·男儿出外写于哪个朝代?答:唐代
问:敦煌曲子的名句有哪些?答:敦煌曲子
[失调名·男儿出外]注释
1. 出处:敦煌歌辞总编补遗
[失调名·男儿出外]参考注释
[失调名·男儿出外]男儿
(1) 男子汉
男儿有泪不轻弹
(2) 指丈夫
[失调名·男儿出外]出外
(1) 离家外出
妻子也出外当打杂女工
(2) 超出某一数量;以外
年纪有五十出外
[失调名·男儿出外]前行
前锋。《吴子·应变》:“募吾材士,与敌相当,轻足利兵,以为前行。”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 项羽 乃立 章邯 为 雍王 ,置 楚 军中。使长史 欣 为上将军,将 秦 军为前行。” 唐 韩愈 《再与鄂州柳中丞书》:“握兵之将,熊羆貙虎之士,畏懦蹙蹜,莫肯杖戈为士卒前行者。”
(1).以前的行为。《荀子·议兵》:“ 武王 之诛 紂 也,非以甲子之朝而后胜之也,皆前行素脩也。此所谓仁义之兵也。”《孔丛子·论书》:“ 公 ( 定公 )曰:‘先君 僖公 功德前行,可以与於报乎?’”
(2).向前行走。《晋书·长沙王乂传》:“想来逆者,当前行一尺,却行一尺。” 唐 李白 《登太白峰》诗:“举手可近月,前行若无山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四回:“ 庄绍光 也起来洗了脸,叫小厮拴束行李,会了帐,一同前行。” 鲁迅 《故事新编·非攻》:“他在大街上前行,除看见了贫弱而外,也没有什么异样。”
(3). 唐 宋 制,尚书省六部分前行、中行、后行三等。 宋 王溥 《唐会要·尚书省分行次等》:“故事,以兵吏及左右司为前行,刑户为中行,工礼为后行。”
(4).用作对吏员的尊称。《古今小说·简帖僧巧骗皇甫妻》:“小娘子簌地两行泪下道:‘告前行,到这里隐讳不得。觅幅纸和笔,只得与他供招。’”
[失调名·男儿出外]路上
(1) 路面上
路上没有一个行人
(2) 路中;旅程中
一路上要小心,别把东西丢了
[失调名·男儿出外]贼兵
敌军或叛军。亦指敌军或叛军的士兵。 宋 尹洙 《乞减省寨栅札子》:“盖缘贼兵数少,其寨栅亦可御遏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一○五回:“贼兵大败亏输。” 清 孔尚任 《丁廉使》诗:“天兵忽下贼兵死,围城无恙旧妻子。”
[失调名·男儿出外]凿子
一种工具,具有短金属杆,并在一端有锐刃,常用锤子敲打以凿、刻、旋或其他切削动作削去各种材料的表面
[失调名·男儿出外]纵横
(1) 竖和横互相交错
众壑纵横。——《徐霞客游记·游黄山记》
犹有曲挺纵横者。
刀戟纵横。——《广东军务记》
(2) 奔放自如
笔意纵横
(3) 奔驰无阻
纵横四海
(4) 放肆;无所顾忌
(5) 指合纵连横
[失调名·男儿出外]夺目
耀眼,因超群出众而使其它所有的都黯然失色
光彩夺目
[失调名·男儿出外]云中
(1).云霄之中,高空。常用指传说中的仙境。《楚辞·九歌·云中君》:“灵皇皇兮既降,猋远举兮云中。” 王逸 注:“云中,云神所居也。”《乐府诗集·相和歌辞四·王子乔》:“ 王子乔 ,参驾白鹿云中遨。” 宋 柳永 《玉蝴蝶》词:“云中鼓吹,游徧 蓬莱 。”
(2).高耸入云的山上。喻尘世外。 宋 严参 《沁园春·自适》词:“吾应有,云中旧隐,竹里柴扉。”
(3).比喻朝廷。 明 高启 《寓感》诗之十六:“ 蜀 琴有奇纹,本是枯桐枝……曾持荐 黄帝 ,云中奏《咸池》。”
(4).古郡名。原为 战国 赵 地, 秦 时置郡,治所在 云中县 (今 内蒙古 托克托 东北)。 汉 代辖境较小。有时泛指边关。《韩非子·喻老》:“故虽有 代 、 云中 之乐,超然已无 赵 矣。” 南朝 宋 鲍照 《代陈思王<白马篇>》:“要途问边急,杂虏入 云中 。” 清 朱彝尊 《送曹侍郎溶备兵大同》诗之二:“知有 冯唐 论将略,不令 魏尚 久 云中 。”
(5).古 云梦泽 。《左传·定公四年》:“ 楚子 涉 雎 济 江 ,入于 云中 。” 杜预 注:“入 云梦泽 中。” 杨伯峻 注:“传説 云梦泽 跨 江 南北,此 江 南之 云梦 。”
[失调名·男儿出外]羽翰
(1).翅膀。 南朝 宋 鲍照 《咏双燕》之一:“双燕戏云崖,羽翰始差池。” 唐 孟郊 《出门行》之二:“参辰出没不相待,我欲横天无羽翰。” 明 张景 《飞丸记·月下伤怀》:“思痴无羽翰,想极梦魂旋。” 清 陈康祺 《郎潜纪闻》卷十一:“已看文彩振鵷鸞,重向青霄刷羽翰。”
(2).飞翔;飞升。 唐 李绅 《华顶》诗:“浮生未有从师地,空诵仙经想羽翰。” 清 汪懋麟 《阻东昌三日》诗:“舟前花鸭凭游戏,天上飞鸿自羽翰。”
(3).指书信或文章。 清 姚鼐 《送江宁郡丞王石丈运饷入蜀》诗:“忆昔趋阶序,初欣见羽翰。” 郭沫若 《纪念孙中山》诗之三:“天高风净雁声还,寄语 臺 澎 托羽翰。”
[失调名·男儿出外]鸦鹊
(1).鸦鸟和喜鹊。 唐 王建 《宫词》之七二:“宫花不共外花同,正月长先一半红。供御樱桃看守别,直无鸦鹊在园中。” 宋 陆游 《游卧龙寺》诗:“翻翻林表鸦鹊语,渺渺烟边鸥鷺行。” 清 褚人穫 《坚瓠首集·乌啄蝗歌》:“ 康熙 壬子夏, 吴中 大旱,飞蝗蔽天,竹粟殆尽,蝗亦有为鸦鹊所食者。”
(2).指喜鹊。 郭沫若 《星空·广寒宫》:“这些鸦鹊们每到一定的时候,总要飞来天上架一次桥,架了又拆含回去。”
唐代,失调名,敦煌曲子,男儿出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