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古诗词

【望夏屋山在代州东三十里】_江源 | 明代

【望夏屋山在代州东三十里】作者:江源 朝代:明代

[望夏屋山在代州东三十里]望夏屋山在代州东三十里原文

夏屋崔嵬四面开,攒青飞翠望中回。

何人当日操铜斗,曾向山中灭代来。

[望夏屋山在代州东三十里]诗词问答

问:望夏屋山在代州东三十里的作者是谁?答:江源
问:望夏屋山在代州东三十里写于哪个朝代?答:明代
问:望夏屋山在代州东三十里是什么体裁?答:七绝
问:江源的名句有哪些?答:江源

[望夏屋山在代州东三十里]注释

1. 七言绝句 押灰韵

[望夏屋山在代州东三十里]参考注释

[望夏屋山在代州东三十里]夏屋

(1).大俎,大的食器。《诗·秦风·权舆》:“於我乎夏屋渠渠,今也每食无餘。” 毛 传:“夏,大也。” 郑玄 笺:“屋,具也。”一说指大屋。参阅 孔颖达 疏。

(2).大屋。《楚辞·大招》:“夏屋广大,沙堂秀只。” 王逸 注:“言乃为魂造作高殿峻屋,其中广大。”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见若覆夏屋者矣。” 郑玄 注:“夏屋,今之门廡也,其形旁广而卑。” 南朝 梁 刘孝标 《辩命论》:“瑶臺夏屋,不能悦其神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锦瑟》:“行次,遥见夏屋中有灯火,趋之。”

[望夏屋山在代州东三十里]崔嵬

(1) 有石头的土山

慎事关门并早归,眼前恩爱隔崔嵬。——《 * 》

(2) 高大;高耸

带长铗之陆离兮,冠切云之崔嵬。——《楚辞·屈原·涉江》

仙峰巅险峻岭崔嵬。——《封神演义》

[望夏屋山在代州东三十里]四面

东、南、西、北四个方面,泛指周围

四面受敌

[望夏屋山在代州东三十里]望中

(1).视野之中。 唐 权德舆 《酬冯监拜昭陵途中遇雨》诗:“ 甘谷 行初尽, 轩臺 去渐遥;望中犹可辨,耘鸟下山椒。” 宋 周必大 《次韵沉世得抚干川泳轩》:“华闕望中敞,棠阴坐上得。”

(2).想望之中。 宋 王安石 《江口送道源》诗:“六朝人物草连空,今日无端入望中。” 宋 辛弃疾 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词:“四十三年,望中犹记,烽火 扬州 路。” 明 谢榛 《秋日怀弟》诗:“别后几年儿女大,望中千里弟兄孤。”

[望夏屋山在代州东三十里]当日

就在本日、同一天

你可以当日来回

[望夏屋山在代州东三十里]铜斗

(1).亦作“ 铜枓 ”。铜制的方形有柄的器具,用以盛酒食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“﹝ 襄子 ﹞请 代王 ,使厨人操铜枓以食 代王 及从者,行斟,阴令宰人各以枓击杀 代王 及从官,遂兴兵平 代 地。” 唐 孟郊 《送淡公》诗之三:“铜斗饮江酒,手拍铜斗歌。” 宋 王观国 《学林·铜斗》:“ 孟东野 当时适有铜器,其状方如斗,而 东野 特以贮酒而饮,又击之以和歌声,故自形于诗句。” 清 陈维崧 《水调歌头·赠西陵周勿庵》词:“拍手唱铜斗,蹋地舞迴波。”

(2).铜制的量器。《隋书·赵煚传》:“ 冀州 俗薄,市井多姦诈, 煚 为铜斗铁尺,置之於肆,百姓便之。”《隋书·律历志上》:“ 后周 玉斗并副金错铜斗及 建德 六年金错题铜斗实,同以秬黍定量。”

(3).指作为厌胜之器的威斗。 唐 苏颋 《壠上记·铜斗》:“有人开 玄武湖 ,於古冢得一铜斗,有柄。 文帝 以访朝士。 何承天 谓此亡 新 威斗, 莽 三公亡者,赐之,一在冢外,一在冢内。” 宋 王观国 《学林·铜斗》:“《前汉·王莽传》曰:‘铸威斗,以铜为之。’盖厨人操铜斗者,食器也,威斗者,厌胜之器也,皆非饮酒之器。”

(4).形容富足而牢固。 明 破悭道人 《一文钱》第二折:“自来不曾见这样财主,家私铜斗般,气量芝蔴大。” 顾学颉 王学奇 《元曲释词·铜斗儿》引 童斐 《元曲选》注:“铜斗, 元 时俗语,盖谓美富且牢固也。”

,

  • 【锦衣香】_李景云 崔时佩 | 明代
  • 【锦衣香】_李景云 崔时佩 | 明代 >> 【锦衣香】_李景云 崔时佩 | 明代...

  • 【仙溪夜泊怀郑山人】_佘翔 | 明代
  • 【仙溪夜泊怀郑山人】_佘翔 | 明代 >> 【仙溪夜泊怀郑山人】_佘翔 | 明代...

  • 【和千家诗六十首·其二十九·落花】_李江 | 明代
  • 【和千家诗六十首·其二十九·落花】_李江 | 明代 >> 【和千家诗六十首·其二十九·落花】_李江 | 明代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