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古诗词

【过罗㬋岭】_乾隆 | 清代

【过罗㬋岭】作者:乾隆 朝代:清代

[过罗㬋岭]过罗㬋岭原文

每过罗㬋必有诗,循名考典竞何为。

试看晓月当西落,明复东升岂费辞。

[过罗㬋岭]诗词问答

问:过罗㬋岭的作者是谁?答:乾隆
问:过罗㬋岭写于哪个朝代?答:清代
问:过罗㬋岭是什么体裁?答:七绝
问:乾隆的名句有哪些?答:乾隆

[过罗㬋岭]注释

1.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:御制诗四集卷九十五

[过罗㬋岭]参考注释

[过罗㬋岭]过罗

草名。即苦丁。《太平御览》卷九九八引 沉怀远 《南越志》:“ 龙州县 有皋芦草,叶似茗,味苦澁,土人以为饮,今 南海 谓为过罗,或曰拘罗。” 清 郝懿行 《证俗文》卷十七:“ 南越 茗苦涩,谓之过罗。又云,即今之苦丁,亦名皋卢。”

[过罗㬋岭]考典

稽考典实。《左传·昭公十五年》:“言以考典,典以志经,忘经而多言,举典将焉用之。” 清 顾炎武 《禹降》探诗:“奇疑是穴,考典或言陵。” 清 袁枚 《随园诗话补遗》卷二:“考据之学,离诗最远,然诗中恰有考据题目,如《石鼓歌》、《铁券行》之类,不得不徵文考典,以侈侈隆富为贵。”

[过罗㬋岭]何为

为什么,何故。《国语·鲁语下》:“今王死,其名未改,其众未败,何为还?” 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归心》:“江河百谷,从何处生?东流到海,何为不溢?” 唐 韩愈 《琴操·履霜操》:“儿罪当笞,逐儿何为?” 清 侯方域 《壮悔堂记》:“余向为堂,读书其中,名之曰‘杂庸’。或曰:‘昔 司马相如 卖酒 成都 市,身自涤器,与庸保杂作。子何为其然?’”

(1).干什么,做什么。用于询问。《后汉书·齐武王縯传》:“﹝ 刘稷 ﹞闻 更始 立,怒曰:‘本起兵图大事者, 伯升 兄弟也,今 更始 何为者邪?’” 唐 韩愈 《汴泗交流赠张仆射》诗:“新秋朝凉未见日,公早结束来何为?” 明 冯梦龙 《智囊补·上智·子产》:“ 子产 立 公孙洩 及 辰止 …… 太叔 曰:‘ 公孙 何为?’ 子产 曰:‘説也。’”

(2).是什么。《后汉书·何进传》:“大将军称疾不临丧,不送葬,今欻入省,此意何为?” 唐 徐夤 《人事》诗:“平生生计何为者?三逕苍苔十亩田。”

[过罗㬋岭]试看

试着看看;且看。 唐 韩愈 《盆池》诗之五:“且待夜深明月去,试看涵泳几多星。” 元 康进之 《李逵负荆》第一折:“俺绰起这桃花瓣儿来,我试看咱,好红红的桃花瓣儿。”

[过罗㬋岭]晓月

拂晓的残月。 南朝 宋 谢灵运 《庐陵王墓下作》诗:“晓月发 云阳 ,落日次 朱方 。” 唐 李群玉 《自澧浦东游江表》诗:“哀碪擣秋色,晓月啼寒螿。” 宋 柳永 《殢人娇》词:“晓月将沉,征驂已鞴。愁肠乱,又还分袂。” 曹禺 《原野》第三幕:“左半个天悬着半轮晓月,如同一张薄纸。”

[过罗㬋岭]费辞

亦作“ 费词 ”。1.多费言词;饶舌。 南朝 梁 何逊 《七召》:“言未毕,先生摄衣而起曰:‘子前所説,似玉巵之无当,徒费辞而难领。’” 唐 张太古 《观生束修判对》:“各宜知理,奚至费词。” 明 吴承恩 《慰友人》诗:“碧空瞥见雁排字,緑树已无鸎费词。” 梁启超 《祭蔡锷文》:“呜呼!自吾 松坡 之死,国中有井水饮处皆哭,寧更待吾之费词。”

(2).多馀的言词;废话。 宋 尹洙 《故龙图阁直学士朝散大夫尚书刑部郎中刘公墓表》:“无溢言费辞以累其实,后之人欲见公德业,当视於斯文为不诬矣。” 清 黄六鸿 《福惠全书·刑名·保辜》:“况保辜一状,早已定其供招,夫后来之检审,又可以无费词矣。” 刘师培 《文说·和声》:“又如‘遑暇’重言,‘庸何’并列,‘期期’象口吃之声,‘耳耳’表不然之意,虽施诸縑墨,係属费词,然传其声貌,非此莫由。”

,

  • 【南乡子·邢州道上作】_陈维崧 | 清代
  • 【南乡子·邢州道上作】_陈维崧 | 清代 >> 【南乡子·邢州道上作】_陈维崧 | 清代...

  • 【避暑山庄晚秋】_乾隆 | 清代
  • 【避暑山庄晚秋】_乾隆 | 清代 >> 【避暑山庄晚秋】_乾隆 | 清代...

  • 【赠陈海鹏联】_北海风人 | 清代
  • 【赠陈海鹏联】_北海风人 | 清代 >> 【赠陈海鹏联】_北海风人 | 清代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