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一剪梅】作者:王吉昌 朝代:元代
[一剪梅]一剪梅原文
一气升腾宝鼎煎。
相交水火,玉路飞铅。
不能神定两团圆。
隔若云泥,难契重玄。
切要澄心剿万缘。
自然性命,混合归禅。
阳魂变化恣升迁。
百日千朝,云步壶天。
[一剪梅]诗词问答
问:一剪梅的作者是谁?答:王吉昌
问:一剪梅写于哪个朝代?答:元代
问:一剪梅是什么体裁?答:词
问:王吉昌的名句有哪些?答:王吉昌
[一剪梅]王吉昌一剪梅 书法图
一剪梅书法作品
[一剪梅]参考注释
[一剪梅]一气
(1) 一举,一次,不间断地
一气呵成
(2) 同一帮派,声气相通;同伙
他们通同一气
(3) 一阵(多含贬义)
瞎闹一气
[一剪梅]升腾
(1) 升入天空;往上升
在目光中灿灿地生光,如包藏火焰的大雾,旋转而且升腾。——《雪》
(2) 涌出;爆发出
一股力量从心里升腾起来
(3) 升官;发迹
[一剪梅]宝鼎
(1).古代的鼎。原为炊器,后以为政权的象征,故称宝鼎。《大盂鼎》:“ 盂 用对王休,用乍(作)且(祖) 南公 宝鼎。”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:“﹝ 黄帝 ﹞获宝鼎,迎日推筴。”《汉书·吾丘寿王传》:“天祚有德而宝鼎自出,此天之所以与 汉 ,乃 汉 宝,非 周 宝也。”《旧唐书·玄宗纪上》:“丁未 眉州 鼎皇山 下 江水 中得宝鼎。” 明 宋讷 《壬子秋过故宫》诗:“宝鼎百年归 汉 室,锦帆终古似 隋 家。”
(2).香炉。因作鼎形,故称。 清 陈维崧 《百字令·雨窗怀松之南水》词:“宝鼎香焦,画廊花瘦,阮又无心摘;茶烟颺起,细煎花乳翻白。”
(3).指鼎炉,道士炼丹煮药的炉子。 程善之 《春日杂感》诗:“宝鼎炼神药,不如手中巵。”
[一剪梅]相交
(1) 互相交叉在一起、交于一点
(2) 交朋友;做朋友
[一剪梅]水火
指大小便
[一剪梅]玉路
(1).即玉辂。帝王所乘玉饰的车子。《周礼·春官·巾车》:“王之五路,一曰玉路。” 郑玄 注:“玉路,以玉饰诸末。” 贾公彦 疏:“言诸末者,凡车上之材於末头皆饰之,故云。” 三国 魏 曹植 《七启》:“僕将为吾子驾云龙之飞駟,饰玉路之繁缨。”《晋书·舆服志》:“玉、金、象三路,各以其物饰车,因以为名。革者漆革,木者漆木。其制,玉路最尊,建太常,十有二旒,九仞委地,画日月升龙,以祀天。” 宋 曾巩 《救灾议》:“人和洽於下,天意悦於上,然后玉路徐动,就阳而郊。”
(2).形容冰雪覆盖的道路。 老舍 《骆驼祥子》十一:“ 祥子 没工夫看这些美景,一看眼前的‘玉路’,他只想一步便跑到家中。”
[一剪梅]飞铅
指射出的 * 。 清 薛福成 《枪炮说上》:“设以虢猛絶伦之将,而遇快枪精砲,不能不殞于飞铅之下。”
[一剪梅]不能
(1)
不可能;不能够
又北向,不能得日。——明·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
不能理解
不能生育
不能实现
(2)
〈方〉∶不允许,不可以
不能不谈到
不能接受
不能相提并论
(3)
〈方〉∶不至于
[一剪梅]神定
谓心神安定。《新唐书·杨元琰传》:“生数岁未言,相者视曰:‘语迟者神定,必为重器。’”
[一剪梅]团圆
亲属团聚,多指夫妻久别相聚
骨肉团圆
[一剪梅]云泥
语出《后汉书·逸民传·矫慎》:“﹝ 吴苍 ﹞遗书以观其志曰:‘ 仲彦 足下,勤处隐约,虽乘云行泥,栖宿不同,每有西风,何尝不叹!’”云在天,泥在地。后因用“云泥”比喻两物相去甚远,差异很大。 南朝 梁 荀济 《赠阴梁州》诗:“云泥已殊路,暄凉詎同节。” 唐 钱起 《离居夜雨奉寄李京兆》诗:“寂寞想 章臺 ,始叹云泥隔。” 清 王夫之 《读四书大全说·论语·尧曰篇一》:“抑既为人心矣,其视道心有云泥之隔,而安能有过于道心者乎?”后因亦用“云”尊称他人,用“泥”谦称自己。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八回:“检开票子看那来信,上面歪歪斜斜的,写着两三行字。写的是:屡访未晤,为悵!僕事,谅均洞鉴……今午到关奉謁,乞少候。云泥两隐。”云泥两隐,指把受信人和写信人的名字都隐去不具。
[一剪梅]重玄
(1).天,天空。《文选·陆机<汉高祖功臣颂>》:“重玄匪奥,九地匪沉。” 李善 注:“重玄,天也。” 唐 王勃 《游山庙序》:“俯临万仞,平视重玄。” 明 叶宪祖 《鸾鎞记·论心》:“自有漫漫浩气,直贯重玄。”
(2).指很深的哲理。语本《老子》:“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。”《晋书·隐逸传·索袭》:“味无味於慌惚之际,兼重玄於众妙之内。” 唐 李白 《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》:“黄金师子乘高座,白玉麈尾谈重玄。” 王琦 注:“重玄,即《老子》‘玄之又玄’之义。” 清 方以智 《<物理小识>自序》:“推而至於不可知,转以可知者摄之,以费知隐,重玄一实,是物物神神之深几也。”
[一剪梅]切要
十分必要;非常需要
[一剪梅]澄心
(1).使心情清静。《文子·上义》:“ 老子 曰:‘凡学者能明於天人之分,通於治乱之本,澄心清意以存之,见其终始,反於虚无,可谓达矣。’” 唐 吕岩 《水龙吟》词:“万事澄心定意,聚真阳、都归一处。”《醒世姻缘传》第九三回:“ 晁梁 澄心定虑了一会,将那寺中房廊、屋舍、园圃、庭堂合他住过的禪房榻炕,都能想记无差。”
(2).静心。 晋 陆机 《文赋》:“罄澄心以凝思,眇众虑而为言。” 唐 王鲁复 逸句:“清泉绕屋澄心远,曙月衔山出定迟。”
[一剪梅]万缘
指一切因缘。 唐 白居易 《端居咏怀》:“从此万缘都摆落,欲携妻子买山居。” 宋 苏轼 《安国寺浴》诗:“心困万缘空,身安一牀足。” 清 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消夏录四》:“凡学仙者,必游方之外,使万缘断絶,一意精修。” 瞿秋白 《饿乡纪程》三:“我现在是万缘俱寂,一心另有归向了。”
[一剪梅]自然
(1) 宇宙万物;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总和,即整个物质世界,自然界
改造自然
自然之理也。——宋· 欧阳修《新五代史·伶官传》
择于自然。——赫胥黎著、 严复译《天演论》
近于自然。——蔡元培《图画》
(2)
(3) 属于或关于自然界的、存在于或产生于自然界的、非人为的
自然现象
自然之验。——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
(4) 不勉强,不拘束,不呆板
他的动作很自然
复得返自然。(指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)。——晋· 陶渊明《归园田居》
自然蛾眉。——唐· 李朝威《柳毅传》
(5) 不经人力干预而自由发展
听其自然
(6) 当然
带露折花,色香自然要好得多。——鲁迅《朝花夕拾》
[一剪梅]性命
指生物的生命
苟全性命于乱世。——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偷性命。——明· 刘基《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》
身心性命。——清· 刘开《问说》
[一剪梅]混合
搀合,合在一起
把水和酒精混合起来
[一剪梅]阳魂
日的别称。亦指日的魂魄、精气。 宋 梅尧臣 《长歌行》:“日中不见影,阳魂与鬼并。”《西游记》第三六回:“月至三十日,阳魂之金散尽,阴魄之水盈轮,故纯黑而无光,乃曰‘晦’。”
[一剪梅]变化
事物产生新的状况
初渐谓之变,变时新旧两体俱有;变尽旧体而有新体,谓之化。——《礼记·中庸》疏
一争一择,而变化之事出矣。——〔英〕赫胥黎著、 严复译《天演论》
则天道变化,不主故常是正。——〔英〕赫胥黎著、 严复译《天演论》
[一剪梅]升迁
指工作调动且职位提升
不循中道,纵得升迁何荣也
[一剪梅]百日
又叫百岁,为初生婴儿一百天举行的庆祝仪式
[一剪梅]云步
腾云而行的步履。喻指轻盈的脚步。 唐 杜牧 《张好好诗》:“絳脣渐轻巧,云步转虚徐。” 宋 吴泳 《摸鱼儿·郫县宴同官》词:“那箇是、紫佩飞霞仙侣,駸駸云步如许。” 清 查慎行 《次汪紫沧同年见送原韵》之三:“云步改迁寻丈地,《霓裳》吹散大罗天。”
[一剪梅]壶天
(1).传说 东汉 费长房 为市掾时,市中有老翁卖药,悬一壶于肆头,市罢,跳入壶中。 长房 于楼上见之,知为非常人。次日复诣翁,翁与俱入壶中,唯见玉堂严丽,旨酒甘肴盈衍其中,共饮毕而出。事见《后汉书·方术传下·费长房》。后即以“壶天”谓仙境;胜境。 唐 张乔 《题古观》诗:“洞水流花早,壶天闭雪春。” 宋 王安石 《上元戏呈贡父》诗:“别开閶闔壶天外,特起 蓬莱 陆海中。” 元 无名氏 《抱妆盒》第一折:“尚兀自嫌他拘倦,向御园中别是一壶天。” 清 钮琇 《觚賸·杜曲精舍》:“﹝ 李雪木 ﹞自到 杜曲 ,神隐壶天者,数晨夕矣。”亦作“ 壶中天 ”。 唐 李白 《赠饶阳张司户燧》诗:“蹉跎人间世,寥落壶中天。” 唐 白居易 《酬吴七见寄》诗:“谁知市南地,转作壶中天。” 宋 陆游 《壶天阁》诗:“乃知壶中天,端胜缩地脉。”
(2).传说仙人 施存 有一壶,中有天地日月,自号“壶天”,人称“壶公”。参见“ 壶公 ”。
元代,王吉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