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送汤孝廉还南海】作者:伍服 朝代:明代
[送汤孝廉还南海]送汤孝廉还南海原文
晓起官亭散曙鸦,一樽相送远还家。
临歧暂折都门柳,后会期看上苑花。
涨海天低云暝树,越江潮落月寒沙。
乡园至日烦传语,两度辞官鬓欲华。
[送汤孝廉还南海]诗词问答
问:送汤孝廉还南海的作者是谁?答:伍服
问:送汤孝廉还南海写于哪个朝代?答:明代
问:送汤孝廉还南海是什么体裁?答:七律
[送汤孝廉还南海]注释
1. 七言律诗 押麻韵
2. 清赵天锡编《宁阳诗存》卷一
[送汤孝廉还南海]参考注释
[送汤孝廉还南海]官亭
古代供过往官吏食宿的处所。《后汉书·章帝纪》:“流人欲归本者,郡县其实禀,令足还到,听过止官亭,无雇舍宿。” 元 刘詵 《望城冈》诗:“衰草秋萧萧,官亭路遥遥。” 明 汤显祖 《牡丹亭·劝农》:“现今亲自各乡劝农,不免官亭伺候。”
[送汤孝廉还南海]还家
(1).回家。《后汉书·臧洪传》:“ 中平 末,弃官还家,太守 张超 请为功曹。” 唐 韩愈 《送进士刘师服东归》诗:“还家虽闕短,指日亲晨飱。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一:“﹝ 满生 ﹞行至 汴梁 中牟 地方,有个族人在那里做主簿,打点去与他寻些盘费还家。”
(2).归还农家。 陈残云 《南大门风光·河畔飘起红旗》:“土改的锣鼓声,和贫苦农民‘土改还家’的欢笑声,震荡了 深圳 南岸劳苦者的心声,有些人回到家乡,分到了土地,安居乐业搞生产。” 周立波 《暴风骤雨》第二部六:“咱们挖地主财宝是要咱们的血汗帐,是财宝还家。”
(3).指把农作物收获回来。 刘澍德 《拔旗》:“附带还有一条:注意不要抛撒,保证颗粒还家。”
[送汤孝廉还南海]临歧
见“ 临岐 ”。
[送汤孝廉还南海]都门
(1).京都城门。《汉书·王莽传下》:“兵从 宣平城门 入,民间所谓 都门 也。” 颜师古 注:“ 长安 城东出北头第一门。” 唐 韩愈 《丰陵行》诗:“羽卫煌煌一百里,晓出都门葬天子。” 宋 柳永 《雨霖铃》词:“都门帐饮无绪,留恋处,兰舟催发。”
(2).都中里门。 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规箴》:“ 元皇帝 时,廷尉 张闓 在小市居,私作都门,早闭晚开。羣小患之。”
(3).借指京都。 元 揭傒斯 《送宋少府之官长洲》诗:“白髮 长洲 尉,都门万里船。” 清 顾炎武 《送王文学丽正归新安》诗:“两年相遇都门道,只有 王生 是故人。” 清 和邦额 《夜谭随录·崔秀才》:“忽有 崔元素 者,投一刺, 刘 接见。询其邦族,曰:‘ 山东 临胊 秀才也,游都门二十年矣。’”
[送汤孝廉还南海]会期
(1) 开会的日期
(2) 会议的持续时间
[送汤孝廉还南海]看上
喜欢;感到满意
她看上了这个式样
[送汤孝廉还南海]涨海
南海 的古称。 南朝 宋 鲍照 《芜城赋》:“南驰 苍梧 涨海 ,北走紫塞 雁门 。”《旧唐书·地理志四》:“ 南海 在 海丰县 南五十里,即 涨海 ,渺漫无际。” 清 姚鼐 《赏番图为李西华侍郎题》诗:“漫天 涨海 游龙鱼,西界 闽 越 东尾閭。”
[送汤孝廉还南海]低云
离地面较近的云。它们的平均高度在地表和1980米之间,这些云类主要有层积云、层云和雨层云
[送汤孝廉还南海]江潮
江河下游的潮汐现象。因外海潮波沿江河上溯,致使水位定时涨落。亦泛指江河中的波涛。 唐 刘长卿 《饯王相公出牧括州》诗:“江潮淼淼连天远,旌旆悠悠上岭翻。” 宋 张先 《浣溪沙》词:“楼倚春江百尺高,烟中还未见归橈,几时期信似江潮?” 郁达夫 《采石矶》:“﹝他﹞心里的一种悲感,竟同江潮似的涌了起来。”
[送汤孝廉还南海]寒沙
称寒冷季节的沙滩。 南朝 梁 丘迟 《旦发鱼浦潭》诗:“森森荒树齐,析析寒沙涨。” 唐太宗 《饮马长城窟行》:“寒沙连骑跡,朔吹断边声。” 宋 刘过 《唐多令》词:“芦叶满汀洲,寒沙带浅流。”
[送汤孝廉还南海]乡园
家乡,家园
乡园多故。——明· 宗臣《报刘一丈书》
[送汤孝廉还南海]至日
(1) 指夏至日
(2) 指冬至日
淳熙丙申至日。——宋· 姜夔《扬州慢》
[送汤孝廉还南海]传语
传话。《国语·周语上》:“百工諫,庶人传语。” 韦昭 注:“百工卑贱,见时得失不得达,传以语王也。”《后汉书·清河王刘庆传》:“帝将诛 竇氏 ……又令 庆 传语中常侍 郑众 求索故事。” 唐 岑参 《逢入京使》诗:“马上相逢无纸笔,凭君传语报平安。”《警世通言·小夫人金钱赠年少》:“孩儿感些风寒,这几日身子不快,来不得。传语员外得知,一好便来。” 鲁迅 《书信集·致李小峰》:“倘见 达夫 先生,并乞传语平安为托。”
[送汤孝廉还南海]辞官
辞去官职。《新唐书·隐逸传·武攸绪》:“后革命,封 安平郡王 ,从封 中岳 ,固辞官,愿隐居。”柳琴戏《状元打更》第十四场:“先让你回去,我过个三年五载,辞官回家,同你过半辈子安生日子。”
伍服,明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