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次韵袁起岩瑞麦。此麦两岐已黄熟。其间又出】作者:范成大 朝代:宋代
[次韵袁起岩瑞麦。此麦两岐已黄熟。其间又出]原文
民和神福固其宜,况有仁先四者施。
吴稻即看收再熟,周牟先已秀双岐。
蕙风半老黄金穗,梅雨重春绿玉枝。
乐不可支聊发咏,田间日日是芳时。
[次韵袁起岩瑞麦。此麦两岐已黄熟。其间又出]诗词问答
问:《次韵袁起岩瑞麦。此麦两岐已黄熟。其间又出》的作者是谁?答:范成大
问:该诗写于哪个朝代?答:宋代
问:范成大的名句有哪些?答:范成大
[次韵袁起岩瑞麦。此麦两岐已黄熟。其间又出] 书法图
次韵袁起岩瑞麦。此麦两岐已黄熟。其间又出书法作品
[次韵袁起岩瑞麦。此麦两岐已黄熟。其间又出]参考注释
[次韵袁起岩瑞麦。此麦两岐已黄熟。其间又出]民和
民众和睦团结。《左传·桓公六年》:“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。”《管子·兵法》:“畜之以道 * 和,养之以德 * 合。” 晋 潘岳 《河阳县作》诗之二:“黔黎竟何常,政成在民和。” 宋 梅尧臣 《和永叔柘枝歌》:“始知事简乐民和,不厌来观柘枝舞。”
民众的信赖。《史记·楚世家》:“ 熊渠 甚得 江 汉 间民和。”《汉书·萧何传》:“客又説 何 曰:‘……君初入 关 ,本得百姓心,十餘年矣,皆附君,尚復孳孳得民和。’”《梁书·止足传·顾宪之》:“﹝ 顾宪之 ﹞性又清俭,彊力为政,甚得民和。”
[次韵袁起岩瑞麦。此麦两岐已黄熟。其间又出]神福
(1).谓神灵所祐之福。 汉 焦赣 《易林·同人之剥》:“公尸侑食,神福来处。”
(2).即纸马。旧时祭神所用印有神像的纸。《醒世恒言·蔡瑞虹忍辱报仇》:“管家搬行李安顿舱内,请老爷奶奶下船。烧了神福,船头指挥众人开船。”
[次韵袁起岩瑞麦。此麦两岐已黄熟。其间又出]再熟
指谷物一年两次成熟,或果树一年两次结实。《文选·左思<吴都赋>》:“国税再熟之稻,乡贡八蚕之緜。” 张铣 注:“南人种稻,一岁再熟。”《艺文类聚》卷八六引 晋 潘岳 《橘赋》:“余斋前橘树,冬夏再熟,聊为赋云尔。”《新唐书·西域传上·高昌》:“土沃,麦、禾皆再熟。”
[次韵袁起岩瑞麦。此麦两岐已黄熟。其间又出]蕙风
指和暖的春风。 晋 左思 《魏都赋》:“珍树猗猗,奇卉萋萋,蕙风如薰,甘露如醴。” 宋 周邦彦 《看花回》词之二:“蕙风初散轻暖,霽景澄洁。” 明 杨慎 《江陵别内》诗:“蕙风悲摇心,兰露愁沾足。”
[次韵袁起岩瑞麦。此麦两岐已黄熟。其间又出]黄金
(1)
(2) 铜
黄金折。——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
太傅赍黄金。
(3) 金
天作黄金色。——《广东军务记》
(4) 金黄色
黄金络马头。——《乐府诗集·陌上桑》
(5) 见[金]
[次韵袁起岩瑞麦。此麦两岐已黄熟。其间又出]梅雨
指初夏江淮流域持续较长的阴雨天气,正值梅子黄熟,故称
[次韵袁起岩瑞麦。此麦两岐已黄熟。其间又出]乐不可支
形容高兴极了
一天赚了五十块,见了女儿一副乐不可支的样子
[次韵袁起岩瑞麦。此麦两岐已黄熟。其间又出]田间
(1) 田地里
田间劳动
田间管理
(2) 农村;乡间
[次韵袁起岩瑞麦。此麦两岐已黄熟。其间又出]日日
(1) 天天
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。——清· 林觉民《与妻书》
(2) 一天一天地
淫侈之俗日日以长。——贾谊《论积贮疏》
[次韵袁起岩瑞麦。此麦两岐已黄熟。其间又出]芳时
良辰;花开时节。 南朝 宋 颜延之 《北使洛》诗:“游役去芳时,归来屡徂諐。” 宋 欧阳修 《减字木兰花》词:“爱惜芳时,莫待无花空折枝。” 明 刘基 《感遇》诗之二:“芳时良可惜,此物何足数。” 瞿秋白 《赤都心史》八:“芳时易过,驹隙年光。”
[次韵袁起岩瑞麦。此麦两岐已黄熟。其间又出]诗文赏析
【原题】:
次韵袁起岩瑞麦。此麦两岐已黄熟。其间又出一青枝,亦已秀实,传记所未载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