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古诗词

【偈颂十三首】_释智遇 | 宋代

【偈颂十三首】作者:释智遇 朝代:宋代

[偈颂十三首]偈颂十三首原文

我本无心有所希求,今此宝藏自然而至。
二林小众,枯枯燥燥,鹤望多时。
珊瑚枕,明月珠,从便彩取,只是不得触讳。

[偈颂十三首]诗词问答

问:偈颂十三首的作者是谁?答:释智遇
问:偈颂十三首写于哪个朝代?答:宋代
问:释智遇的名句有哪些?答:释智遇

[偈颂十三首]释智遇偈颂十三首 书法图

【偈颂十三首】_释智遇 | 宋代
偈颂十三首书法作品

[偈颂十三首]参考注释

[偈颂十三首]无心

(1) 没有心情,没有做某事的念头

无心恋战

(2) 不是存心的

言者无心,听者有意

[偈颂十三首]有所

有所,无所类同。有:存在。无:没有,不存在。所:此为代词。

例句:

战国·楚·屈原《卜居》:“夫尺有所短,寸有所长,物有所不足。智有所不明,数有所不逮,神有所不通。”

《列子》:子贡倦于学,告仲尼曰:"愿有所息。"仲尼曰:"生无所息!"

[偈颂十三首]希求

(1) 希冀获得

希求考高分

(2) 期望并要求

希求多赚点钱

[偈颂十三首]宝藏

(1) 蕴藏在地下的矿产资源

开发地下宝藏

(2) 泛指储藏的珍宝或珍贵物品

雕刻艺术的宝藏

(3) 犹宝库。指其中储藏的大宗宝物

掘得一宝藏,纯是水晶珠

[偈颂十三首]自然

(1) 宇宙万物;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总和,即整个物质世界,自然界

改造自然

自然之理也。——宋· 欧阳修《新五代史·伶官传》

择于自然。——赫胥黎著、 严复译《天演论》

近于自然。——蔡元培《图画》

(2)

(3) 属于或关于自然界的、存在于或产生于自然界的、非人为的

自然现象

自然之验。——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

(4) 不勉强,不拘束,不呆板

他的动作很自然

复得返自然。(指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)。——晋· 陶渊明《归园田居》

自然蛾眉。——唐· 李朝威《柳毅传》

(5) 不经人力干预而自由发展

听其自然

(6) 当然

带露折花,色香自然要好得多。——鲁迅《朝花夕拾》

[偈颂十三首]二林

庐山 东林寺 、 西林寺 的合称。 唐 白居易 《与微之书》:“僕去年秋,始游 庐山 ,到东西二 林 间 香炉峯 下,见云水泉石,胜絶第一,爱不能捨,因置草堂。” 唐 郑谷 《题兴善寺》诗:“寺在帝城阴,清虚胜二 林 。”

[偈颂十三首]小众

一小部分人。《公羊传·桓公十六年》:“﹝ 卫侯 朔 ﹞不能使 卫 小众越在 岱 阴 齐 。”《史记·大宛列传》:“始 月氏 居 敦煌 、 祁连 閒,及为 匈奴 所败,乃远去……其餘小众不能去者,保 南山羌 ,号 小月氏 。”

[偈颂十三首]枯燥

(1) 干枯,干燥

唇吻枯燥

(2) 单调,无趣味

枯燥的谈话

[偈颂十三首]鹤望

企足引颈而望。《三国志·蜀志·张飞传》:“今寇虏作害,民被荼毒,思 汉 之士,延颈鹤望。” 宋 刘筠 《前槛十二韵》:“东南劳鹤望,西北限牛津。” 清 顾炎武 《雒阳》诗:“鹤望将焉属,鲸吞未息争。”

[偈颂十三首]多时

很长一段时间

恭候多时

[偈颂十三首]珊瑚

许多珊瑚虫的骨骼聚集物,树状,供玩赏

珊瑚,色赤,生于海,或生于山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,似树,大者高三尺余,枝格交错,无叶,有青色者,曰琅玕。

珊瑚在网:比喻有才学的人都被收罗来了

[偈颂十三首]明月珠

夜光珠。因珠光晶莹似月光,故名

[偈颂十三首]从便

就便。《元典章·吏部四·听除》:“今后应得替官员从便听候,於解由内明白开写,不许赴都。”

[偈颂十三首]只是

(1) 仅仅是

我来找你,没有什么要紧的事儿,只是拉拉家常罢了

(2) 但是

他的作业全做对了,只是字写得不够端正

[偈颂十三首]不得

用在动词后面,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够

吾不得而见之矣。——清·袁枚《黄生借书说》

[偈颂十三首]触讳

触犯讳忌。 汉 王充 《论衡·程材》:“割切将欲,直言一指,触讳犯忌。” 唐 韩愈 《送穷文》:“捩手覆羹,转喉触讳。”

,

【偈颂十三首】_释智遇 | 宋代
  • 【药圃旧无竹仆为作诗从闲止乞栽】_赵蕃 | 宋代
  • 【药圃旧无竹仆为作诗从闲止乞栽】_赵蕃 | 宋代 >> 【药圃旧无竹仆为作诗从闲止乞栽】_赵蕃 | 宋代...

    【偈颂十三首】_释智遇 | 宋代
  • 【题元真观屋壁二首】_苏泂 | 宋代
  • 【题元真观屋壁二首】_苏泂 | 宋代 >> 【题元真观屋壁二首】_苏泂 | 宋代...

    【偈颂十三首】_释智遇 | 宋代
  • 【落帽】_释宝昙 | 宋代
  • 【落帽】_释宝昙 | 宋代 >> 【落帽】_释宝昙 | 宋代...